中藥我想應該大家都不陌生,有的人還有接觸,因為現在社會中藥已經很普遍了,中藥的種類有各種各樣,竹瀝是中藥的一種,不過因為社會的發展,也就有了假竹瀝的存在,那么應該怎樣區別竹瀝的真假呢?竹瀝,中藥名,為禾本科植物淡竹等的莖,經火烤后所流出的液汁,分布于山東、河南及長江流域以南各地,具有清肺降火,滑痰利竅之功效,用于中風痰迷,肺熱痰,驚風,癲癇,熱病痰多,壯熱煩渴,子煩,破傷風,那么應該怎樣區別竹瀝真假呢?
淡竹又名:毛金竹,白夾竹。植株木質化,呈喬木狀。竿高6-18m,直徑5-7cm,成長后仍為綠色,或老時為灰綠色,竿環,均甚隆起。背面無毛或上部,微毛,黃綠至淡黃色而具有灰黑色之斑點和條紋;耳及其繸毛,均極易脫落;葉長披針形,有皺折,基部收縮;小枝,葉1-5片,葉鞘鞘口無毛;葉片深綠色,無毛,窄披針形,寬1-2cm,次脈6-8對,質薄。內稃先端有2齒,微毛,長12-15mm;鱗,數目有變化,3至1枚或缺如,披針形,長約3mm;花藥長7-10mm,開花時,以具有甚長之花絲而垂懸于花外;子房呈尖卵形,頂生一長形之花柱,兩者共長約7mm,柱頭3枚,各長約5mm,刷狀。
清熱滑痰:①用于邪熱肺,癥見咳嗽氣息粗促,喉中痰盛,量多質稠,色黃難吐出,胸脅脹滿,身熱口干,可與黃芩、蘆根、瓜、桔梗、連翹、薏苡仁等同用,以潤肺止、清熱祛痰。②用于發熱煩渴,多為病后余熱不盡、口干、煩渴,可與石膏、知母、地骨皮、麥冬等滋陰潤肺藥同用。
如何區分竹瀝的真假呢?其配生姜汁:其性寒滑利,宜于痰熱之證,能清心、肺、胃三經之火而痰利竅,定驚通絡,單用即能取效。但其亦有傷胃滑腸之弊。臨床常和生姜汁相須為用。生姜汁能消痰利竅,《丹溪心法》謂:其滑痰,非姜汁能行經絡,生姜汁溫中益胃之功亦可減,寒胃,滑腸之弊。
歡迎轉載:http://www.kanwencang.com/jiankang/20161229/79636.html
文章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