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出處

導讀:

自古以來,芹菜就伴隨著中國人的日常生活,無日或離。早在《詩經?魯頌?泮水》中就有這樣的佳句:“思樂泮水,薄采其芹。”而《呂氏春秋》更是對其贊美有加:“菜之美者,

  自古以來,芹菜就伴隨著中國人的日常生活,無日或離。早在《詩經?魯頌?泮水》中就有這樣的佳句:“思樂泮水,薄采其芹。”而《呂氏春秋》更是對其贊美有加:“菜之美者,云夢之芹。”

  從春日山雨后蘇東坡的“西崦人家應最樂,煮芹燒筍餉春耕”,到秋高日落時杜甫的“盤剝白鴉谷口栗,飯煮青泥坊底芹”,仿佛人們一年四季都沉浸在芹菜的清香里。所以,連描寫它的詩句也都和芹菜一樣,無不透著一股田園小清新的味道。

  芹菜對脾的助益,首先并不是直接健脾,而在于平抑肝火。大家都知道,中醫講“木克土”,肝膽屬木、脾胃屬土,肝就是脾胃的冤家,總是死盯著脾胃不放,稍有郁悶不愉快,就對脾胃發脾氣。

  芹菜性涼,入肝經,對于肝火旺盛、肝陽上亢的疾病,比如高血壓、中風等,都有著非常好的功效,這樣就間接幫助到脾胃,避免了“冤家找上門”的無妄之災。

  從現代醫學的角度,芹菜也有護肝的作用。纖維素雖不被人體吸收,但卻是人體排毒的重要因素,可以避免脂肪等多種物質過多地被人體吸收,進入血管,形成動脈粥樣硬化,危及心腦血管健康。同時,也避免其淤積在胃腸道,形成食積、宿便等有害物質。這樣,就減少了肝解毒、腎排毒的工作負擔。

  在歷史上,相傳唐朝宰相魏征就“嗜芹如命”,每天都用醋芹佐餐下飯。唐太宗李世民為了巴結這位剛正不阿的諫官,投其所好,欽賜醋芹。魏征一見心愛的小菜,也果然放下了黑臉,喜笑顏開。還沒吃飯,就先把三碗醋芹吃了個干凈。雖然這只是史傳的佳話,但從中醫藥的角度卻非常有道理。為什么呢?

  首先,諫官這個職位最主要靠的就是正直、無私,就是專說那些真實的、但是人們不愛聽的話。總是挑刺、揭短,聽的人不高興,說的人也不受待見,自然雙方都肝氣不舒。要擱現在說,那就是血壓都得高,更何況魏征還是有名的“諫官中的諫官”,肝旺自然脾虛,食欲不會好到哪里去。

  那怎么辦呢?不管魏征是的確深諳養生之道,還是生活中湊巧發現,反正他是真的找到了一個很好的辦法——吃芹菜。

  芹菜是涼性的,可以去火,色澤青翠,主入肝經。醋味酸,也入肝經。芹菜拿醋一拌,不僅飯前開胃,還對平肝降火非常有益,所以天天吃都吃不膩。

  您看,從事一份有利于國家卻不利于心情的工作,不懂點食療養生,那哪兒行?

  除了清肝以助脾,芹菜還因其芳香氣味有著醒脾開胃的作用。在日常生活中,可能很多人都有這樣的體會:沒胃口的時候,就要吃一些清香的涼拌菜,這正是利用了芳香醒脾的作用。尤其是濕邪困脾,在飲食中加入新鮮的芹菜汁,或者涼拌芹菜,對于打開胃口、增加食欲非常有效。

  而在有餡類食物中,香氣濃郁的芹菜餡餃子、芹菜餡包子、芹菜餡餅也特別受歡迎,因為它比其他餡料都更容易引起食欲,尤其適宜陽氣旺盛、易于心煩上火的春夏兩季,是清熱除煩的佐餐首選。

  春季肝臟當令,稍遇心情不暢就容易肝氣郁結、肝火旺盛。芹菜味辛甘、性微涼,主入肝經,最擅長平肝瀉火。

  李乾構,國家級名老中醫、北京中醫醫院脾胃病專家、BTV《養生堂》重要嘉賓。本文出自李老代表著作《大國醫——脾要輕補,胃要嬌養》,一書說透脾胃養生的秘訣!

  HAPPY營養與健康

  壹號專家(微信ID:yihaojiankang)旗下大眾營養與健康頻道

看文倉www.kanwencang.com網友整理上傳,為您提供最全的知識大全,期待您的分享,轉載請注明出處。
歡迎轉載:http://www.kanwencang.com/jiankang/20170224/106000.html

文章列表


不含病毒。www.avast.com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大師兄 的頭像
    大師兄

    IT工程師數位筆記本

    大師兄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