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出處
三陰交穴 足太陰脾經
位置:在小腹內側,內腳拐(內踝)上三寸,腿骨(脛骨)后緣。
取穴法:正坐屈膝垂足,或躺平(仰臥)伸足取穴。用食指、中指、無名指并攏,按壓在內腳拐上緣,靠腿骨的后緣,按壓有凹窩的地方,就是本穴。
針灸法:直刺透懸鐘穴五分至一寸五分,或斜刺向下沿脛骨后緣針一寸至二寸,可有電麻感放射至內踝尖;灸三壯,或艾條灸五至十分鐘。
主治證:本穴治療范圍較廣。婦女月經不調,月經過多,痛經,崩漏,難產,產后血暈,白帶,陰癢,男子早泄,遺精,陽萎,陰莖痛,以及水腫,小便不利,遺尿,消化不良,腹脹,腸鳴,失眠,中風虛脫,神經衰弱,風疹塊,痔瘡,下肢痛,濕疹等。
配伍應用:配足三里,治腸胃病;配關元(或中極),治遺尿;配內關、大沖,治舌裂出血;配氣海、中極、中脘,治閉經、月經不調;配合谷,可引產,能縮短產程。
歡迎轉載:http://www.kanwencang.com/jiankang/20170312/120761.html
文章列表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