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
看文倉網友為您分享以下“大學英語課堂教學中學生積極情感的培養”資訊,希望對您有所幫助,感謝您對92to.com的支持!
基金項目: 陜西省教育廳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項目(11jk0403)
渭南師范學院研究生項目(10ykz023)
摘 要:學習者情感因素對大學英語課堂教學效果有較大的影響。大學英語課堂教學目標應是學生語言認知和情感培養的結合。文章從學生學習的興趣,動機,自信心和學生性格等方面,分析了當前大學英語課堂上學生的情感狀態,并提出了大學英語課堂教學中培養學生積極情感的一些建議。
關鍵詞:大學英語;積極情感;培養
作者簡介:田靜(1978-),女,陜西白水人,碩士,渭南師范學院外語學院講師,主要從事大學英語教學及語言文化研究
[中圖分類號]:g65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2139(2011)-24-0299-01
0 引言
20世紀60年代以來,隨著西方人本主義心理學的興起和發展,各國教育研究者開始關注學習者語言學習中的情感因素。學生在語言學習中能始終保持積極的情感,將有利于其英語語言的學習和長遠的發展。與之相應,成功的語言教育與教學也不只是對學生專業知識的傳授,隨之也始終伴隨著學生積極情感的培養。大學英語課作為各院校的必修課,教師在大學英語教學中該如何培養學生的積極情感,針對這一問題,筆者提出了自己的一些看法。
1、大學英語課堂教學中學生情感現狀
為適應新的大學英語教學要求,大學英語課堂中教師多的強調到學生聽說能力的培養。而我國多數院校英語課堂的大班教學模式不能滿足學生課堂聽說實踐的需要,師生之間缺乏交流,課堂氣氛較為沉悶,相當一部分學生在大學英語課堂上產生出抑郁,焦慮的消極情感。另外,學生在語言學習中遇到困難時,不能得到及時有效地引導和幫助,學習興趣受到影響,學生學習自信心也漸趨削弱。除此,學生進入大學后,相對較寬松的學習氛圍反而讓部分學生失去了學習目標。多數學生只把考試過關或取得英語四、六級證書當成英語學習的動機,而這種外在工具型的學習動機并不能真正促進學生英語語言的學習。大學英語課堂教學受到了學生各種消極情感的影響。
2、大學英語課堂教學中學生積極情感的培養
2.1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激發學生英語學習興趣
有道是:“親其師而信其道。”要想讓學生對英語學習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趣,大學英語教師應用自己的愛心,耐心,信心和熱情,關愛感染學生。無論是在課堂上還是在日常的學習生活中,老師應尊重學生,理解學生,平等的對待每一位學生。教師應樹立“以學生為中心”的思想意識,重視每位學生,要善于發現每位學生的優點,并適時讓學生在課堂上展示自己的長處。特別是對待那些英語基礎較差的學生應用自己的耐心和熱情感化學生,對學生所做出的點滴努力和進步都應真誠地加以肯定和鼓勵,真正成為學生的良師益友。這樣學生才會“親其師”而“信其道”產生并保持高度的學習興趣。
2.2創造寬松愉悅的課堂氛圍,鼓勵學生樹立內在學習動機
大學英語課堂教學作為學生大學英語學習的主戰場,課堂環境和學習氛圍對學生大學英語的學習成效起著相當大的作用。寬松愉悅而又平等和諧的課堂氛圍能讓學生在語言學習中保持一種安全輕松地狀態,注意力集中,在快樂中學習。學習環境的愉悅使學生充分感受到了愛,尊敬和自我實現的需要。教師合理地利用學生的好勝心,競爭欲和求贊同等動機,采用肯定和激勵的教學策略,更易于學生對英語語言文化的學習和掌握,成功的學習體驗又會幫助學生產生學習興趣和遠大的理想,從而形成良性循環。學生英語語言學習的動機也就會逐步從起始的考試過關或擇業需要等外在的工具型動機轉化為對英語語言及文化掌握和了解的內在融合型動機。
2.3正確對待學生語言錯誤,增強學生英語學習自信心
語言的學習是語言感知,理解和運用的一個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學生犯錯誤是不可避免的。學生出現語言錯誤時,大學英語教師應多采用鼓勵肯定性評價方式,不應簡單的采用“yes”或“no”的評價方式。大學英語課堂中,教師對待學生出現的語言錯誤應耐心引導啟發,多給學生創造體驗成功的機會;盡量不要在公共場合批評指責學生,使學生產生羞辱感而產生厭學情緒。教師應隨時關注每一位學生,對學生所做出的任何努力和進步都應加以真誠的肯定;對學生學習中遇到的困難應適時給予幫助和鼓勵。學生在多次的努力,挫折,鼓勵而后成功的體驗中自信心會逐漸增強。在借助大學英語語言的學習逐步成長為一個自信的個體。
2.4因材施教,發揮學生個體性格特長
我們一般認為外向型性格的學習者更利于語言的學習。他們性格開朗,善于社交和冒險,這些性格特點都有助于語言機會的獲得和語言技能的提高。但王雪梅(2000)曾做過一次調查,調查發現:在英語綜合能力上,性格內向者和外向者水平差異不明顯。雖說性格外向的學生更主動積極參與課堂活動,但性格內向者卻擅長于詞匯語法和閱讀理解能力的掌握。英語語言學習中學生有不同的性格特點,但并沒有好壞之分。教師應公平對待每一位學生,注重觀察學生不同的課堂反映,了解學生不同的性格特點。在課堂上教師可以針對不同性格特點的學生采用針對性和合作性的活動展開教學,盡可能地讓所有學生能發揮其性格中的優勢,并做到不同性格特點學生之間的互補和相互學習,最終形成學生個體性格的完善。
3、結語
大學英語教學過程不單是一個語言學習的過程,更是一個情感交流的過程。在教學中教師應善于反思,不斷提高自身業務素質及教師素養,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和創造精神,為學生英語語言的學習提供良好的學習環境。做到“知識教育”和“情感教育”相結合,培養學生學習中的積極情感,使其在語言學習的過程中潛能得到開發和價值得以體現,最終實現每位學生“完整的人”的發展。
百度搜索“看文倉”,專業資料,生活學習,盡在看文倉kanwencang.com,您的在線圖書館
歡迎轉載:http://www.kanwencang.com/xuexi/20161225/77673.html
文章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