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出處

  以色列《耶路撒冷郵報》網站2月15日文章,原題:中國在中東的權力博弈 目前,美國仍是世界最大的能源消費國和凈進口國,但中國正迅速趕上。與此同時,國際能源市場的發展,特別是美國新技術的出現及大量頁巖油氣的探明,意味著美國正逐漸走向能源獨立,而中國對中東石油依賴日增。今后20年,中國在消費中東石油方面將超過美國。

分析人士稱,上述從西向東的轉變,促使世界唯一超級大國與世界新興超級大國在中東地區穩定上形成共同利益。施拉加·比蘭是特拉維夫的律師,也是智庫“結構改革研究所”的負責人。比蘭認為,全球能源市場版圖的轉變,創造了歷史性戰略機遇:“眼下兩個超級大國已在石油生產新技術方面進行協作,過去美國巨頭向本國供應石油,現在改向中國。從現在起,中東的命運和問題的解決,將系于美國在中東的全新利益及其在能源博弈中的新伙伴——中國。”中國海軍艦艇遠洋航行比蘭認為,美中在中東利益一致,主要源自兩國的互相依賴:一方面美國在該地區擁有軍事優勢,保護對石油運輸至關重要的海上運輸線;另一方面,中國不僅是美國第二大貿易伙伴,而且還持有超過1.2萬億美債。幾年前,中國若試圖獲取中亞、非洲和中東的能源,美國的本能反應往往是阻撓。不過,中國經濟持續發展關系到美國利益。美國和中國都認識到,全球經濟的互相依賴和在確保能源供應方面彼此協作的重要性。

  

上海交通大學從事政治學研究的張俊華教授認為,中國最終將在中東發揮作用,但眼下不會介入過深。他預計,美中將在中東政策上展開協作。他說:“長期以來,中國在中東地區搭便車,即美國負責駐軍,維持地區穩定,但今后美國可能減少駐軍。這對中國不是好事,中國將不得不做些什么。”華盛頓一個中左智庫的分析家布拉德利·伯瑟曼稱:“今后幾十年中國對能源需求暴增,這肯定會促使中國更加積極地介入中東。沒有一個國家能對如此依賴的地區無動于衷。”但他提醒說,美中在諸如伊朗、敘利亞等問題上始終存在分歧。“巴以爭端若和平解決,將有助地區和平。但在中國擁有經濟利益的其他地方,它從未對投入外交能量表現出太多興趣。”▲(作者伊蘭·埃弗雅塔爾,汪析譯)
歡迎轉載:http://www.kanwencang.com/xinwen/20161123/58061.html

文章列表


不含病毒。www.avast.com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大師兄 的頭像
    大師兄

    IT工程師數位筆記本

    大師兄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