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出處

高山流水 純音樂 - 中國國樂大全 江南絲竹                                

孟母賦

/布茂嶺

    陽谷東北石佛鎮平坊村,古有孟母祈蠶祠,久而湮廢。郡侯王忠林公過而垂詢,邑賢遂欲重構祈蠶祠并擴建為賢母文化苑,以敦教化。命余作《孟母賦》曰:

    泰嶧巖巖,魯邦共瞻。洙泗湯湯,儒教發源。天生孔孟,日月雙懸。詩書禮樂,澤被千年。嶧麓孤桐,母儀垂范。天降大任,必先磨難。子生三歲,父卒幼單。寡母攜子,倍嘗辛艱。扶孤育雛,任勞任怨。蠶桑耕耘,織紉炊爨。始居鬼村,荒冢累累。紙灰飛飛,挽歌慘慘。童子何知,嬉戲其間。裝神弄鬼,日漸習染。嗟彼賢母,果斷搬遷。遠離荒僻,擇居市廛。商賈熙攘,市聲雜喧。軻居其肆,習近糴販。錙銖必較,射利浸染。君子喻義,小人喻利。智哉賢母,學宮三遷。青青子衿,彬彬學官。書聲瑯瑯,弦歌翩翩。俎豆穆穆,揖讓謙謙。孟母大悅,送子庠序。泮池漾漾,講業淵淵。習儒課禮,修仁近善。春日遲遲,逃課耍玩。讀未成頌,斷機警頑。子懼而驚,從此志專。鄰有屠庖,子問為何?母允割肉,以烹以啖。家計窘迫,終踐諾言。總角成童,德學益漸。母備束修,送軻杏壇。拜謁子思,儒學以傳。六藝俱臻,孔教薪傳。孟妻由氏,深閨裸袒。軻見恥之,欲休退還。仉氏喻子,有理有據。教子以嚴,待媳以寬。家庭和睦,傳為美談。孟子學成,以教學館。志在游宋,憂親不遠。高堂聞之,勸之力踐。終成亞圣,立德立言。儒教恢宏,仁義播散。若無圣母,豈有亞圣。母儀子效,雙圣垂典。啟迪華夏,澤被億萬。廟食千秋,香火綿延。陽谷古邑,齊國名縣。沃野百里,桑麻遍原。禾麥肥美,積粟丘山。地近鄒魯,詩禮浸染。邑志始載,北郊平坊,孟母遷徙。教民桑蠶,克勤可儉。魯錦鄒織,阿縞齊紈。民富而禮,化比鄒縣。子孫感念,共沐澤遠。鳩工庀材,筑祈蠶祠。自漢而唐,見諸志編。以迄近世,浩劫頹殘。今逢盛世,復興夢圓。宏揚母儀,慈淑承傳。重構祈蠶祠,刻古賢今人詩賦于其上。拓建賢母文化苑,使鄉人日夕游學乎其間。重敦圣土之風俗,再踐賢母之型范。是不惟無愧于圣母,亦且流惠于桑梓,澤被乎永永,啟后而光前!是為賦。

    乙未年孟夏谷旦邑人布茂嶺應陽谷縣政協之邀而薰沐拜撰并發表于《聊城日報》

◆驢賦

  /布茂嶺

    驢之為物,其形似馬;面窄體短,頭大耳長。毛革韌厚,蹄行鏘鏘;豎耳揚鬣,嘶鳴昂昂。刻苦耐勞,性情謙良。或服廂道途,或耕耘壟上。趕集歸寧,馱夫載女;糴谷鬻菜,走村串鄉。路遙不避遠,負重不歇韁。唯主人是從,擔責任最強。食則粗糲野草,臥則草廄土墻。皮肉兼用,臟器可饗。國寶阿膠,驢皮熬漿。灞橋風雪,驢子背上。詩人健仆,行吟無疆。勞人忠實助手,宴席味列高檔。由此觀之,驢之功德大也哉!

    爾乃無行文人,或譏其為黔州之笑柄,或陋其未若牛馬之儀形。或疾其不能馳騁于沙場,或鄙其不能陳廟堂之犧牲。甚者嘲笑其鳴聲之粗鄙,相貌之寢容!

    嗟乎!尺有所短,物各有能。以貌取人,失之準繩。抗暴御強,不畏大蟲。見侶嘶愛,猶夫人情;引吭高歌,天籟之聲。終生勞役,不擇險平。善識歸途,不棄貧病。雖多功德與勞人,終不為權貴之所榮。汝驢何負于主人哉,奈何喋喋不休于此良牲?贊曰:

    名列六畜最下層,自古誰肯彰德牲。粗糲野草填口腹,重馱遠載過人工。

    灞橋踏雪伴詩狂,阿井熬膠做料精。勞苦功高君知否,紛紛輕薄不如卿!

    陽谷人布茂嶺應東阿“貢禧堂”東方阿膠有限公司趙云峰先生之邀而撰于甲午仲夏

◆重修布氏族譜序

    /布茂嶺

    夫家有乘、州縣有志、國有史,其義并重。族譜之修,上至歷代祖妣,下及各支耳孫。以序昭穆,以別親疏,以明長幼,以考世系。歷與百代而不忘,傳之億世而不紊者,其所以報本之遠,繼志述事,前創后繼,彰美備善,發孝弟之誠,敬親愛之誼,此孝子賢孫,所由孜孜于志譜之是務也。

    谷邑布氏,源自姬姓。春秋晉卿步揚與七十二賢叔乘之苗裔,大明節臣諱辰字天象之裔孫也。天象公遭肇國難,殉國報師。盧太夫人率子徙居谷邑,耕讀不輟,詩禮淵源,忠孝遺風,人文代起。至于今,宗支丕茂,奕葉繁昌,聲名鵲起,衣冠峨峨。實吾姓之所榮,而一邑之所望也。

    自盧太夫人攜三子徙居以來,宗廟、丘墓、村井、譜牒,皆巍然赫然。谷邑所僅存,數州之罕見。足慰祖宗在天之靈,是大有功于名教也。

    自一九八三年修譜以來,已閱一世。國泰族興,譜務迫急。古來譜閱一世而必修,今逢新村改造,村井速廢,子孫遷散,萍蹤飄零。數代后恐不知若籍何貫,亞父鳳林公甚以為憂。乃扶病力疾,殫精竭慮,與族叔興學等收集族息,重續支譜。本譜乃三世祖諱三奇、三陽之宗支,涉及家廟布、西北排、大劉、前海、羊皮店之胞親。鳳林公慷慨仗節、深明大義、工費自負。蓋家風使然,族人莫不景仰。譜成之日,公命余作序,余不惴淺陋,欣然命筆。族譜告成,祖宗在天之靈,其亦稍慰;子孫靈魂亦有皈依。望后之子孫,踵武前賢,繩繩緝緝,光大吾族文明,以傳之不朽也。

    甲午年清明谷旦 二十一世孫茂嶺熏沐拜撰

◆祭儀狄文

/布茂嶺

    生民之初,混沌質樸。三皇開基,人文始祖。舜耕歷山,勞人讓畔;舜網雷池,漁人讓罟。舜都景陽,觀陽播谷。教民稼穡,民豐物阜。

    舜女儀狄,德配禹婦。儀狄聰慧,采果林麓。忽睹猿猴,飲于泉窟。乃樂乃嘯,載奔載突。儀狄捧嘗,香沁肺腑。美于五味,香過六乳。飄然羽化,緲兮仙都。于是儀狄,殫精竭慮,汲以濟汶,酵以果黍。九蒸九餾,冬藏夏儲。發明醴醪,流芳千古。

    禹治九河,矻矻懇懇。三過家門,無暇得進。帝女睹禹,勞形費神。乃釀甘醪,奉觴以進。禹飲而甘,爽心銷魂。美哉佳釀,樂乎良醺。百憂頓消,萬慮無存。畢竟圣帝,怵惕競慎。喟然長嘆:后世之君。必有以酒,亡國殞身。乃疏儀狄,遂絕旨品。功高被疏,怨哉酒神。

    酒有諸德,試為君陳:宗廟祭祀,穆穆薰薰。俎豆既列,無酒不尊;將士赴敵,堂堂之陣。鼙鼓動地,酒壯雄心。奏凱而還,旨酒勞軍;灞陵送別,勞燕各分。勸君一杯,流水浮云。何時歸來,接風洗塵;詩人騷客,醉月傾樽。咳唾珠玉,揮灑雄文;爾乃新婚燕爾,交杯互斟。執子之手,白頭同心;金榜題名,鹿鳴饗賓;邀親會友,賀子生孫;紅白理事,社酒雞豚。

    嗟呼!無酒不成席,無酒不成禮。無酒不助興,無酒不成文,無酒不遣悶!

    景陽岡酒,儀狄之溯源,國窖之濫觴。李白醉臥白宿寺,武松醉打景陽岡。成就水滸金瓶兩部奇書,鼎助無數英雄業績輝煌。傲立中國十大名酒之林,躋身國宴人民會堂。真乃文化名酒之冠冕,英雄品牌之榜樣。

    智哉儀狄,千秋功績。高山仰止,景行行止。飲酒思源,感恩不已。上配五牢,下主五齊。以宴以禱,為樽為洗。萬神以降,三獻成禮。肇基曲蘗,開啟祭祀。大禮斯備,群賢畢至。鳩工牝材,刻尓神祗。景茅齊獻,神其饗之。

    公元二零一五年十一月十九日陽谷人布茂嶺恭撰

作者簡介:

    布茂嶺,筆名布谷鳥。男,1963年12月11日誕生,山東陽谷人氏,現居聊城。中賦會員、辭賦家、研究員、辭賦鑒定師。碩士、學者、詩人、駐站作家。現任中華辭賦家聯合會副主席、學術評審委員會委員,中華賦學院研究員,中華辭賦出版社副社長,中華辭賦報(網)副總編輯,聊城大學東昌學院中文系副教授、兼辭賦研究所常務所長,洛陽辭賦研究院副院長,《賦苑瓊葩》第一、二部副主編。系山東省青年詩協理事,魯西詩人協會常務理事,第三屆聊城市作家代表,院文學社輔導員。1980年以聊城地區文科第一名考入山東大學中文系,獲學士學位,2001年獲山東師范大學中文研究生學位。自1984年以來,發表詩歌(305首)、散文(32篇)、論文、演講辭、通訊等共600余篇,頻頻獲獎。出版詩集《五月的布谷鳥》、《詩詞聯賦唱水城》(與李國林先生合著)等2部。工于辭賦,出版《布茂嶺辭賦集》,收賦70余篇。該書出版后,另作辭賦30余篇,總計100多篇。其中2009年其《聊城賦》入編《千城賦》第一卷P187-189頁。其《陽谷賦》在2010-2011年度第一屆“中華魂全國辭賦大賽”中,榮獲“賦帝杯·金獎”,并與《中賦網誕辰七周年賦》、《我所了解的潘承祥先生》等3篇及詩、聯各1首一起入編《賦苑瓊葩》第一部上卷P174-177頁和下卷P1403-1405頁。2012-2013年度其《討賦鸮賦孬檄》獲第二屆中華魂全國辭賦大賽“賦王杯·二等獎”,2014-2015年度其《與賦帝及中賦諸賢書》獲第三屆中華魂全國辭賦大賽“賦圣杯·三等獎”。本書上卷個集中特設《賦儒布茂嶺專集》,收賦序4篇,連同上卷《賦帝賦頌記》專欄中《賦帝贊》、《與賦帝并中賦諸賢書》2篇,以及下卷總集中《討賦鸮賦孬檄》與附錄《致中華辭賦家聯合會主席潘承祥先生的一封信》2篇,本書合計錄其文8篇。另有辭賦入編入刊《中華辭賦百家賦選》、《中華辭賦報》與《中華辭賦》雜志等。榮獲2010年度中國賦壇“十大新聞人物”,2013年度中華賦壇“全國興賦功臣”,2015年度中華賦壇“全國優秀辭賦家”榮譽稱號。應邀參加:2007年4月8-12日首屆中國(洛陽)辭賦創作研討會,2010年8月23-25日第一屆中華辭賦(太行山)高峰論壇暨《中國潞安賦/序》研討會與《中國潞安賦》大型碑刻揭幕儀式,2011年5月1-3日第二屆中華魂全國詩詞辭賦書畫競賽頒獎大會暨中華辭賦(太原清徐)創研宣交流促進會,2011年5月7-8日洛陽辭賦研究院揭牌暨《歷代詠洛賦評注》首發與“龍門詩會”啟動儀式。

    中華辭賦家聯合會主席賦帝司馬呈祥潘氏評價其曰:“至夫茂嶺布公,文優品端行潔,自不待言,且粹然狷介之直士也。揚清激濁,力倡正義于天下;疾惡恚仇,痛斥小人與奸宄。若非良篤修激之君子,履仁蹈義施德,有守節如玉之操,其誰能敬重之哉?若未達丹心,剛正不阿,豈足為群獠多妒而妄造事端以謗訐、患終不弭也哉?”

    2005年8月9日加入[中賦],成為中華辭賦家聯合會副主席、學術評審委員會委員,中華賦學院研究員,中華辭賦出版社副社長,中華辭賦報(網)副總編輯,中國著名辭賦家創作集團重要領導成員之一。系中華新辭賦創作運動發起人之一,早期弘賦人之一,詩賦革新倡導者之一,中賦事業忠實支持者之一。德藝雙馨,詩賦并煥。修身立文,浩然正氣。賦壇雅號稱謂:賦儒。




歡迎轉載:http://www.kanwencang.com/lishi/20170116/88266.html

文章列表


不含病毒。www.avast.com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大師兄 的頭像
    大師兄

    IT工程師數位筆記本

    大師兄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