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出處

   紅紅火火、購銷兩旺的春節市場已接近尾聲,農副產品市場也應驗了“一節三滯”的商界老話,出現了購買力明顯下降、價格普遍下跌的最新行情。昨天是元宵佳節,記者多方采訪獲悉,為節日置辦餐桌,市民都少掏了些“銀子”。

  “元宵節,我打算請朋友來家中吃飯,今天特地到超市買點蔬菜、魚肉等農副產品,一趟逛了下來,魚肉蔬菜沒少買,但比節前少花了幾十塊錢。”市民李女士在九里街附近的超市買菜,發現主要農副產品的價格普遍下降。

魚肉蔬菜沒少買,但比節前少花了幾十塊錢

  市區某大型超市店長孔先生表示,在春節過后,他們超市的農副產品日銷量,比春節前日均下降30%-40%。隨之,超市對不少農副產品的價格相應的進行下調。

  “居家每餐都需要的‘上海青’已經降到了0.6元/500克,而年前一度賣到2元多/500克。四季豆2元多/500克,年前是6元多/500克。薄皮椒現價為2.99元/500克,年前是5元/500克。”孔先生舉例說。不過他也表示,雖然銷量也同樣下降了,但活魚和肉類的價格沒有什么變化。

  在大市口附近的一家糧油店,記者了解到,米面油的銷量在春節過后下降了。據經營者劉先生介紹,他賣的江蘇大米和面粉仍為2.5元/500克,中儲糧的色拉油148元/桶(20升)、中儲糧的菜籽油5.6元/500克,但銷量卻明顯降下來,只有年前的一半。

  他還表示,盡管元宵節來臨,但糯米銷量與去年同期相比還是下降了20%。4元/袋的水磨糯米粉(425克),他的店這個元宵節只銷售了1000多袋。他分析認為,市民如今都適應了買半成品的生活方式,想吃元宵就到超市里買回來下下,親手做元宵的人越來越少。

  經過大雪節氣后的腌肉期和春節的購買高峰,雞年春節過后,豬肉消費明顯缺乏后續的消費動力,元宵節也處于冷淡狀態。據某品牌豬肉專賣店的馬師傅介紹,元宵節的豬肉價格比春節來臨之前下跌明顯,肋條肉、前胛肉從15元/500克降至13.5元/500克,精肋排從29元/500克回落到27元/500克。由于家庭冰箱里多少還儲備豬肉或市民家中掛有腌肉,所以在元宵節來臨時,豬肉消費量仍然沒有明顯改變,昨天的銷量只有春節前的25%左右。

  對于主要農副產品市場的后期走勢,業內人士分析表示,近期的天氣對在田蔬菜的生長有利,去年以來生豬養殖形勢看好,米面油產品豐富,只要后期沒有明顯的雨雪天氣,主要農副產品的貨源供應不會有問題。隨著春節在家中儲備的農副產品逐漸吃完用完,在元宵節過后,主要農副產品市場需求將逐漸回歸常態,它們的價格和銷售量將恢復正常。


歡迎轉載:http://www.kanwencang.com/jiankang/20170216/102356.html

文章列表


不含病毒。www.avast.com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大師兄 的頭像
大師兄

IT工程師數位筆記本

大師兄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