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
“有勇氣,有良心,有才華,有責任感”這是1981年巴金為《萌芽》雜志復刊時寫下的寄語。新中國第一本青年文學刊物,“任何參天的大樹都是由萌芽長成的”。2016年,
“有勇氣,有良心,有才華,有責任感”
這是1981年巴金為《萌芽》雜志復刊時寫下的寄語。
新中國第一本青年文學刊物,
“任何參天的大樹都是由萌芽長成的”。
2016年,《萌芽》創刊第60年。
2017年,在紀念這本意義非凡刊物的辭舊迎新之際,
巴金先生這句話,想送給一波校園版《萌芽》
最富勇氣的時光,最具才華的青春
有良心、有責任感的啟蒙。
三寸『萌芽』初長成,『一紙』情懷校園生
——2017圓桌迎新特輯:
18本必讀校園刊物,在這里,讀懂青春。
1
0
《Imaginist》
主辦:十一學校
刊期:不定期
“無窮的遠方,無數的人們,都與我們有關。”創辦于2014年的《Imaginist》,無論從刊名、定位,或是從欄目、文章,都能嗅到這本雜志獨樹一幟的前衛和新潮。雜志定位為十一學校的“新聞評論社”。以學生視角從社會公共事務入手的題材——恐怖襲擊、學術造假、同性婚姻,摒棄極端的二元思維模式,通過理性表達將看似高深的概念具體化。基于對事實的了解思考校園問題,推動學校發展的文章:《當挖掘機開進校園》、《起底紅窗匯》、《圖書館的消失》、《歲末的狂歡》、《遠翥樓十四日紀實》、《遠翥樓雙語海報之爭》……對于大小社會的觀察與關切之心,躍然紙上。
可讀性:★★★★★
創意性:★★★★★
精美度:★★★★
2
0
《無疆》
主辦:人大附中
刊期:季刊
人大附中校刊,《無疆》,INFINITUDE。無疆,即廣博,眼光無疆,思緒無疆,胸懷無疆。
我們不甘沉默
我們要為當代中學生發聲
看見大家不曾看到的 思考大家不曾思考的
《無疆》,做全京城最優秀的中學生獨立雜志
標榜“做全京城最優秀的中學生獨立雜志”,這句slogan,在人大附中的《無疆》身上,確沒食言。01年創刊,100人團隊,“無疆”的選題、“無疆”的觀點、“無疆”的聲音……《元雜劇與其中男女》《你的人生還不夠精彩》《城門開》《我們:當兩個赤裸的靈魂相對》《明日晴》《釜山行影評》……每一篇文章,光是標題,就讓人有想翻看的欲望,加之一直在線的專業排版和美術設計,這本中學生雜志的精美度,已完全可與市面上架雜志媲美。
可讀性: ★★★★
精美度: ★★★★★
創意性: ★★★★★+
3
0
《Student Sound》
主辦:北京世青國際學校
刊期:月刊
一本全英文校刊,從設計到制作到管理,全部由學生親力親為。每期六十頁左右,無論從配圖還是稿件質量來看,都堪稱上乘。以十月刊的《Student Sound》為例,娛樂版的“海報級”崔健配圖,就出自一位極其有天賦的“學姐”之手。每期的固定欄目pictorial——圖片板塊,也可圈可點,在這里能欣賞到觸動人心的攝影美圖,也是愛攝影的同學們展示和交流的地方。
可讀性:★★★★★
創意性:★★★★★
精美度:★★★★★
4
0
《云棧》
主辦:清華附中
刊期:季刊
創刊至今17年,清華附中校刊《云棧》,和這所學校的聲名一樣響亮。歷經數次的改版與升級,這本堅守著校園媒體與文學媒體之責的雜志,一直不安于固步自封。以采訪專題與時評等欄目組成的校園板塊,涵蓋了百年校慶、微電影、校園改建等附中大事件,校園“人與樹的故事”、學生聽歌品味調查、學霸專訪……以小說、散文、詩歌、雜談、讀書等欄目組成的文學板塊,只收錄清華附人最精美的文學作品,《你還信么》《南浦有嘉樹,美女搗衣否》、《看不見的小明》……萬千聲音的碰撞交匯,清華附人的價值承載,都在這里。
可讀性: ★★★★★+
創意性: ★★★★★
精美度: ★★★★
5
0
《風鵬》
主辦:北京五中
刊期:半年刊
“九萬里風鵬正舉”,五中的電臺、電視臺和校刊,都以風鵬為名,表達了一種追求遠大理想的美好寓意。《風鵬》已出版六期,每一期從策劃、采訪、征稿、編輯到排版、校對,都由校刊部學生分工完成,內容板塊豐富,包括專題報道、人物訪談,“視覺”和專欄等等,“專題報道“中可看小記如何冷眼觀察、針砭時弊;人物訪談中可發現那些身邊不為人知的人和事;“視覺”板塊里,可欣賞到鏡頭背后精美別致的美工作品和的大好河山……美編設計水準一直在線,長期海報級別~
可讀性:★★★★★
創意性:★★★★★
精美度:★★★★★
6
0
《2-娛樂》
主辦:北師大二附中國際部
刊期:半年刊
《2-娛樂》成立至今457天,刊發雜志3期,封面風格類似于上世紀90年代的街邊小報,內里卻別有洞天。作為一本非官方雜志,《2-娛樂》每期大約20-30頁,大多跟娛樂圈有關,其中的漫畫版塊更為雜志添了一抹亮色,雖然只有三四版的體量,主打原創加畫面吸睛,已足以使它成為王牌欄目。
可讀性:★★★★
創意性:★★★★
精美度:★★★★
7
0
《IB Gravity》
主辦:北京市私立匯佳學校 IB gravity社團
刊期:雙月刊
作為私立匯佳學校最“冷艷”的媒體類社團, IB gravity的期刊致力于把匯佳人想要留住的一切精彩時光化為永恒,它關注的不僅僅是校園內的動態,社員們也經常會寫一些“時事報道類”文章,放眼世界,將觸角伸向更廣的領域。最后不得不提,《IB Gravity》對外出售!
可讀性:★★★★
創意性:★★★★★
精美度:★★★★★
8
0
《三色草》
主辦:北師大二附中
刊期:半年刊
作為京城人文培養最TOP學校,師大二附的校園刊物盡顯本色。又一本出產自二附的刊物推介——《三色草》,創刊于1991年,至今已足足走過25年的歷史,刊名來自校徽三色帆的變體,長于小說的風花雪月,兼有科普文的明白剔透;時有評論慷慨激昂,更喜隨筆靈動自由。N合一神草,嘗過都說好!近來改版后的《三色草》,與業內出版物操作規范更為貼近,牛校界的牛刊。
可讀性:★★★★
創意性:★★★★★
精美度:★★★★★
9
0
《四月》
主辦:北京二中
刊期:季刊
北京二中“四月”文學社創辦于2011年,得名于四月一日校慶日,社刊《四月》,一直秉承著咱們鈕小樺校長“空氣養人”的宗旨。《四月》的創作、編輯、排版、銷售等全部出版流程都是由學生完成。《四月》的記者采訪過奧運冠軍馬龍,昆曲名家魏春榮……在這里,講述北京二中的“人間四月天”。
可讀性:★★★★★
創意性:★★★★
精美度:★★★★
0
1
《峪風》
主辦:大峪中學
刊期:不定期
“清揚婉兮”“適我愿兮”,用這八個字形容《峪風》一點也不為過。大峪的《峪風》從文風到設計,都體現著這所學校“山谷相生”的辦學理念,主要欄目“山谷采風”、“游學四方”等,內容均由師生原創。閱讀這部刊物時,你定能不時感受到一股微微吹拂于山谷書院間的文學之風~
可讀性:★★★★
創意性:★★★
精美度:★★★★
1
1
《流石》
主辦:北京四中
刊期:季刊
三次“全國校刊特等獎”, 從07年創刊至今,《流石》承載著諸多的責任與榮譽,為推動校園的文學的發展路不斷做著努力。在每年舉辦的全國中小學優秀校內報刊評選活動,《流石》足足獲得過三次“全國最佳校刊特等獎”。在北京四中,還有一個專門以“流石”命名的文學獎,由四中校刊基金會許可,每年獎勵多次在校刊《流石》上發表文章、且在文學創作上有突出成就的校園作家。明年,《流石》即將邁入第十個年頭,文學氣質將越發香醇。
可讀性:★★★★
創意性:★★★★
精美度:★★★★★
2
1
《行知》
主辦:海淀教師進修學校附屬實驗學校
刊期:雙月刊
“篤行求知,超越自我”,最年輕的校園版《萌芽》,本學期剛剛創刊。“行知”,取自進修實驗學校的校訓。“飽嘗廣闊華夏美食,游歷名山大川,登門坊間鳴人,傳星火之愛,心系時政,為搏取看官一笑,更為集進修學子泉涌才思,揚行知風范……正如《行知》美文負責人俞婧馨對雜志的定位,這本初出茅廬的校園刊物,正以40多人的超強陣容和欄目設置,準備奮起直追:
“食前觀察、吃中思想、品后體會。美食當前,饞性千嬌,總有所思;”
——『舌尖上的教進』負責人 楊藍溪
“旅行是自我救贖,是自我放逐,是去陌生的遠方尋找世界上的另一個自己。”
——『走遍世界』負責人 張怡然
“用更有趣的語言做新聞。”
——『時政』負責人 張仁杰
“有人說青春像遠逝的風箏,被風刮得無影無蹤。我想不必如此,讓青春那只風箏永遠握在這里“
——『愛心傳遞』負責人 楊詩涵
“感知校園大事小情。”
——『鳴人專訪』負責人 孫宇航
“展現化學的美麗。”
——『美麗化學』負責人 候軻
“一個專屬于進修實驗的,不可復制的文化符號”
——美編負責人 唐思祺
可讀性: ★★★★
創意性: ★★★
精美度: ★★★
3
1
《廣廈文學》
主辦:廣渠門中學
刊期:季刊
援引詩圣杜甫詩中的“愿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廣廈文學》,廣中的文學大廈,人生精神殿堂的寄托。“廣廈”內容極為豐富,設有情思一縷、同桌的你、青蔥歲月、五味雜陳、錦瑟流光、夢之國度、睿語哲思、書香氤氳、我讀紅樓、英雄本色、心之羽翼、直擊考場等多個欄目,向來是學校的最佳文學陣地。
可讀性:★★★★★
創意性:★★★★
精美度:★★★★
4
1
《元圣宮》
主辦:牛欄山一中
刊期:月刊
牛欄山一中的校園內有一處歷史文物,名叫元圣宮,此處也是學校的校史館,刊名由此而來。與歷史文物元圣宮一樣妙的是,《元圣宮》記錄的全是學生們外出訪學、社會實踐的感悟和體會。其中的”典藏回憶“、”游學記“,都是學生們游覽足記的見證。
可讀性:★★★★★
創意性:★★★★★
精美度:★★★★★
5
1
《河擋》《擋河》
主辦:京源學校蓮石湖分校
刊期:季刊
這兩個對稱的名字,是同一本雜志,出產于京源學校。你可以叫它《河擋》,也可以叫它《擋河》,來自于永定河傳說中一段關于祖先如何治理曾經波濤洶涌的永定河,變“水害”為“水利”,由“無定”到“永定”的故事。《河擋》講在地文化,《擋河》講在地自然,京源學校蓮石湖分校這本校刊,就圍繞著學校周邊的環境,囊括人文、地理、風俗等元素。,“整個世界是孩子的課堂”, 如校長孫清亞對該刊物的定位,明白“在地”概念,詮釋人與自然的關系,是這本校刊的最大初衷。
可讀性:★★★★
創意性:★★★★
精美度:★★★
6
1
《九中通訊》
主辦:北京九中
刊期:雙月刊
由校長親任主編,《九中通訊》可以說是一本最正統、最具新聞性的校刊,這一點從它正統的名字就可識得。每一期《九中通訊》的內容量都非常大,80篇左右完整的文章,分為簡訊、治校、組織文化、綠色課堂、教學研討、九中講壇、現代公民、民族教育、合作交流等板塊,內容頗具深度。在特殊的日子,九中通訊校刊還會進行“變身術”,校慶期間通體紅色,吸睛力五星。
可讀性:★★★★★
創意性:★★★★
精美度:★★★★
7
1
《明遠少年》
主辦:貢院小學
刊期:季刊
為迎合小學生的閱讀“口味”,每期刊物都有一個主色調,用心至極。內容豐富,新聞報道、人物對話、作文、繪畫,最值得推介的是“整本書閱讀”板塊,引導全校共讀一本書,分享讀書感悟。《明遠少年》的創作團隊,除了貢院小學的師生外,還有強大的家長團隊,為刊物提供封面設計、拍攝等技術支持。一本動用了全校所有團隊力量的用心刊物,值得一讀。
可讀性:★★★★
創意性:★★★★
精美度:★★★★
8
1
《發現·成長》
主辦:北京教育科學研究院通州區第一實驗小學
刊期:半年刊
一本帶有新聞style的校園文學讀物。濃郁的新聞風格,對學校大大小小事件都會進行專業的新聞報道,而最令人感動的是,每期卷首語都是一封校長的親筆信,字里行間句句滿含溫情,顯示出一位教育工作者對教育本質的思考。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刊物后半部分對學生作文和家長心得的刊載,備受歡迎,配圖設計清新。
可讀性:★★★★
創意性:★★★★
精美度:★★★★
在為紀念一甲子風雨輝煌
推出的《萌芽》七月號特刊上,
雜志重新刊登的巴金
寫于1981年復刊號卷首的另一句寄語是:
“他們是正在生長、發展的新生力量。”
校園版《萌芽》,
你們又何嘗不是。
文字| 北青報記者 林艷 李夢婷 張昆龍 雷若彤 武文娟
學通社記者 | 楊雨辰 張辰萱 李冰清 許天悅 許心怡 陳琬
編輯 | 穎子
教育圓桌內的文章,大部分是北京青年報記者的原創,除圓桌授權外,禁止轉載,否則將追究相關責任。
看文倉www.92to.com網友整理上傳,為您提供最全的知識大全,期待您的分享,轉載請注明出處。
歡迎轉載:http://www.kanwencang.com/xinwen/20170101/80516.html
文章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