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出處

金句小王子馬云在浙商大會上的一句話刷屏了。“天下沒有人靠炒股發財,沒有。要靠投資(才能賺錢),投資和炒股是有巨大差異。剛才主持人問‘那個誰啊?你弄創業那么辛苦,還不如弄個投資’。好像投資很輕松一樣,郭廣昌投資頭發都沒了。”


“投資是你要對(資金負責),我們現在很多人買股票,從來不問別人,連公司做什么生意都不知道,反正聽張三說要漲他就去買,那是肯定要死的。投資要研究多少東西啊,對不對?


中國有幾個真正的投資大師?你們請問,那些炒股票的人,天天看報紙、聽廣播的,他們干嘛自己不去買?我發現世界各大基金的老板,我都認識,他們從來不聽,他們買什么從來不告訴別人。”


他說的好有道理,我竟無言以對有木有。馬云先生不愧是我們時代的語言大師和心理專家,在這個大家都炒股賠得臉發綠的時候,一句話就戳中群眾G點。


但是問題來了,投資和炒股到底有啥差別?莫非是一個賺錢一個賠錢?


在談這個問題前,我們先看看馬云先生是如何“投資”股票的。


馬云投資華誼兄弟獲利超百倍的戰績是大家耳熟能詳的。那么馬云為投資華誼肯定“研究了很多東西”吧。在馬云口中,他投資華誼的故事是這樣的:


一日,他聽員工聊《大話西游》臺詞,突然覺得自己太落伍了,什么都不知道。于是買回《大話西游》惡補一番,并自此開始關注影視作品,以至于最終投資參股了影視公司。


但財務數據顯示出來的故事是另一個較為枯燥的版本:馬云入股華誼兄弟最早在2006年6月15日,周石星將華誼兄弟前身浙江華誼10.7%的股權轉讓給馬云,轉讓價款為53.5萬元;同日,汪超涌、王中軍、王中磊、劉曉梅分別將其持有浙江華誼2.1%、0.525%、0.105%、0.07%的股權轉讓給馬云,轉讓價款分別為10.5萬元、2.625萬元、0.525萬元、0.35萬元。轉讓結束后馬云出資金額為67.5萬元,占出資比例的13.5%。


中間多次股權轉讓略去不表,馬云前后共對華誼有限直接出資689.24萬元,到2008年1月華誼有限整體變更設立股份公司時,馬云已持有華誼兄弟1310.4萬股,是除公司實際控制人王中軍、王中磊兄弟外,持股份額最多的股東。


華誼兄弟上市后,馬云的投資回報頗豐。即使不考慮分紅收益,馬云單是拋售華誼兄弟股票就套現超過6億元,且套現后仍持有華誼兄弟4.13%股份。


馬云還一幫一、一對紅,帶領趙薇夫婦狂奔在投資股票的致富路上。去年12月,趙薇夫婦作為馬云的朋友,在阿里影業的股價低點,以1.6港元每股大手筆入股,累計斥資31億港元。今年5月,趙薇以3.9港元的價位,減持阿里影業1.22%,套現出近10億港元,但依然保持了阿里影業的第二大股東的身份(持股7.96%)。



6月1日,在香港上市的瑞東集團公布了5月8日配售方案,馬云和虞鋒控制的基金收購瑞東56%股權,趙薇夫婦也是該基金的合伙人。瑞東是香港股市中一家中型券商。趙薇夫婦擁有瑞東集團3.6億股,收購協議的買入價為2港元。經歷股市大震蕩后,今天瑞東的收盤價是11.2港元。


如今的趙薇,人送外號娛樂圈巴菲特,當年趙薇可是炒股炒成股東的反面典型。在重慶路橋2006年三季報中,趙薇曾以355607股的股份位列該公司無限售條件流通股股東的第六位。不過在該公司2007年一季報中,流通股股東的前十中已經不見”趙薇”的身影。對此趙薇說:“我炒股不是發了,是哭了,我絕對是個地道的受傷股民。”


看出來了吧,投資,那是有門檻的。在這個信息不對稱的市場,普通人縱使皓首窮經,如王語嫣般熟稔天下炒股秘籍,也只有成為了馬云或馬仔后,才能成竹在胸的玩投資。


和世界上很多事物一樣,股市也是嫌貧愛富,可以給富人錦上添花,卻難給窮人雪中送炭。馬云其實是省去了這句話的重要定語,全句應該是:“沒有窮人能靠炒股發財”。


那就是沒得聊嘍?傍不上2015年的馬云,不妨看看1997年的馬云是如何炒股的。2013年的一個活動上,馬云和王中軍對話。馬云表示,對未來,所有人覺得好的時候,他一般覺得災難就臨近了,所有人覺得是災難的時候,他覺得機會來了。


隨即,馬云舉了個相當生動的例子。1997年,大家期盼香港回歸,說股票會飛漲,但馬云覺得肯定有災難。他記得鄧小平去世的那一天,朋友打電話問怎么看明天的股市。

他回去想了想。“老鄧是年紀大了,這不是突發的事,我要是總書記和總理,肯定已經有準備。我要是領導肯定要穩定軍隊、穩定經濟,我說把所有的錢打進股市。大家一看,8分鐘以后,股票漲停了。”


1997年,馬云正經歷自己創業生涯的第一次失敗。和我們很多人一樣,是個心懷夢想的屌絲。也和我們很多人一樣,靠著看報紙、聽廣播給股市算命,押大小,賭輸贏。


投資和炒股到底有何不同?一本正經的說,購買股票本身是一種投資行為,投資者以自己的資金參股上市公司,擁有企業的一部分,分享企業的成長。而公司的發展需要長期的,穩定的資金來維持,因此,股票購買之后長期持有,等待公司的業績增長,進而使自己持有的股票升值,達到賺錢的目的。

炒股則屬于一種投機行為,其獲利的手段與長期的投資有著很大的區別。所謂炒股,炒便是炒作。炒股者通常不會關心上市公司的業績,而且股票在手中也不會長期持有,他們靠的基本上是消息和跟莊。具體方式就是收集利好消息,之后購買股票,利好消息使上市公司的預期股息增加。他們在沒有實質性增值的時候將手中的股票賣出,來賺取前后之間的差價。隨后股票價格回落,再將股票買回,按照原來的方法再復制一遍。


理論上是這么說,但事實上,我們身邊從來不乏這樣的老股民。他們對所購股票公司的業績如數家珍,高管動向、減持增持、合并投資都了然于胸;他們買過中石油、追過南北車,跟蹤過環保概念股,也許現在還正在研究國企改革概念。然并卵,還是會賠錢,還是被打上炒股的標簽,沒人會說他們是在投資。


總有成功人士要把葵花寶典收起來,再指摘我們沒有好好扎馬步。你在股吧里趴著收集消息,就是炒股;馬云和趙薇們談笑風生間完成交易,便是投資。


最近小李又被大師勸誡了,要做價值投資者,要買自己深入了解的,不要看市場價格,要看企業的內生價值……總而言之一句話,要是不想和這只股票一輩子,就別凈想著和他一被子。

但關鍵是,人家真的只想和股票約炮啊。時間越短越好,高潮越多越好。


想起前一段有教授為解決光棍問題,提出屌絲可以多人共娶一妻。像馬云這樣已然抱得如花美眷的,嘲笑我們這些還在拼命“搖一搖”的,讓我們別白費勁了,是大實話,也是風涼話。究竟誰是投資,誰在炒股,也許永遠只有贏錢的人才有解釋權。


最后附贈今天的收盤高清美圖:



據說這是三思、三思、三思之意。本想鐵口直斷一下,但琢磨了半天,還是把我的塔羅牌、羅盤、黃歷、算命app……又都收了起來。




原創文章,謝絕轉載


查看往期熱文,猛戳

最后一位煉金術士牛頓炒股覆滅記

莊家才是股民們最長久的性幻想對象


歡迎轉載:http://www.kanwencang.com/shehui/20170307/111958.html

文章列表


不含病毒。www.avast.com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大師兄 的頭像
    大師兄

    IT工程師數位筆記本

    大師兄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