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出處

2015年10月28日,同濟醫院在光谷地區播下了一顆醫療的種子――光谷院區,從此,這個占地518平方公里、人口近200萬的世界級“創新創業中心”擁有了一支醫療“國家隊”。

  僅僅一年,這顆種子在光谷人們的呵護下已經長成參天大樹:雄偉的建筑、舒適的環境和便捷的服務,使其成為光谷地區一道美麗的風景、一顆醫療明珠;扎實的根基、堅挺的樹干和繁茂的枝葉,為光谷地區廣大百姓撐起一片晴天,矢志守護他們的生命健康!
  如今,光谷院區迎來開業周年華誕。她以一串漂亮的數字,為自己慶祝生日,向這個美麗的秋天獻禮:
  一年來,光谷院區開放病床905張,門急診服務約63萬人次,收治病人約2.7萬人次,為約8千住院病人施行了手術,日最高門診量達到2517人次,日最高住院病人數975人,日最高為266人提供健康體檢服務,光谷及其周邊地區廣大百姓一改往日“看病難”的處境,在家門口就能享受百年同濟的優質醫療服務。
  一年來,光谷院區遵循“一體化管理,同品質醫療”的發展理念,全體醫務工作者從零開始,“逢山開路,遇水搭橋”,披荊斬棘,艱苦創業,用拼搏與奉獻、激情與汗水澆灌這棵希望之樹,使她茁壯成長,使她成為同濟醫院“第三次創業”的弄潮兒。
  一體同質 管理模式獨樹一幟
  光谷院區與主院區“一體化管理,同品質醫療”的管理模式在國內醫療界獨樹一幟。院區所有醫務人員均從主院區選派并定期輪崗,所有檢查設備和項目與主院區完全一致,所有二、三級教授每周至少在此坐診一個單元時間,一半以上科主任常駐院區。
  “病人在哪里,專家就到哪里”,一大批二、三級教授及知名專家率先常駐光谷,他們任勞任怨,將自己的熱情與愛心毫不保留地傾注在光谷院區患者身上。心血管內科、神經內科、骨科等部分科室為滿足門診患者就醫需求,在專家資源緊張的情況下,每個單元時間均確保兩名專家坐診;許多專家為了不讓慕名而來的患者因為掛不到號而延誤病情,常常犧牲休息時間為其診治,他們單元時間掛號量最高近80個,連續坐診時間超過6個小時,常常連飯都顧不上吃,只為了能夠多看幾個病人。
  各位科主任全力支持光谷院區工作,為光谷院區的發展出謀劃策,將自己的智慧傾灑在光谷這片土地上。為減少因工作人員輪崗交接對住院患者造成的影響,大部分醫務人員在光谷院區均保證半年及以上的輪崗周期,只為更好地照顧患者,服務患者。
  管理部門密切關注門診動態,實時了解患者就診情況,合理調整醫務人員排班,最大程度方便患者就診。通過分析兒科就診流量趨勢變化,在就診高峰時段增派醫務人員接診,極大改善患兒就醫體驗;根據周末患者需要,在原有周末門診基礎上,增設普通外科、皮膚科、眼科、口腔科周末門診,最大限度滿足患者的就醫需求。
  在日常工作繁忙的間隙,專家們還積極組織“走進社區”系列科普講座及志愿者義診活動,先后組織了“手足口病的防護”、“慶祝建黨95周年志愿者活動”、“冬病夏治宣傳活動”、“走進清江社區”、“骨質酥松與糖尿病”、“男性健康日”等活動,現場進行疾病咨詢,免費測量血壓、發放健康教育手冊等,努力提升周邊人群健康意識,真正做到了為群眾辦實事、解難事、做好事。
  敢為人先 醫療技術亮點頻現
  在不斷探索多院區管理新模式的同時,光谷院區積極響應國家衛計委《關于全面推進衛生與健康科技創新的指導意見》和《關于加強衛生與健康科技成果轉移轉化工作的指導意見》,創造性地將醫療服務、健康管理、醫學成果轉化及推廣應用融為一體,技術創新取得驕人的成績:
  國內首創三維電場導航植入心臟起搏器。武昌一患者因心律失常在光谷院區安裝了人工心臟起搏器。與傳統手術不同的是,用于術中導航的并非X光機,而是計算機三維電場導航儀。此手術脫離傳統X光機采用電場導航,在我國尚屬首例。
  成功完成華中地區首例白血病終極治療。2015年12月23日,光谷院區血液內科周劍峰教授團隊與武漢科技大學生物醫學研究院攜手,成功治療了一位復發難治白血病患者,系華中地區首例白血病終極治療。目前,周劍峰教授團隊與武漢科技大學生物醫學研究院及美國MD Anderson腫瘤中心等聯合,以同濟醫院光谷院區血液免疫和分子靶向治療中心為臨床基地,共同推動國際醫學前沿尖端技術――CAR-T細胞療法的臨床進程,為符合治療標準的入選白血病和淋巴瘤病人建起一條新的生命通道。
  成功實施華中地區首例�y關節置換“私人定制”手術治療長短腿。因為髖關節缺損,31歲的熊女士右腿比左腿短5厘米,走路時夠不著地。光谷院區骨科肖駿教授采用3D打印技術,制作出合適的假體為她進行了“接骨”。這標志著華中地區髖關節置換手術首次實現“私人定制”。
  建立華中地區第一家過敏反應專科病房。為了更好地服務患者,光谷院區建立了華中地區第一家過敏反應專科病房,開展了過敏原特異性免疫治療,為40多位飽受過敏困擾的患者實施快速脫敏治療,效果顯著;開展了藥物過敏診斷單元的探索和實施,為50多位藥物過敏患者進行可疑藥物篩查,填補了臨床上藥物過敏無法檢測的空白。
  人文關懷 院區服務之責任
  光谷院區秉承同濟醫院“格物窮理,同舟共濟”的院訓,始終堅持“以人為本”的服務理念,勇擔社會責任,熱心社會公益,關注患者個體,為患者帶來便利、高效、舒適的人性化就醫感受。
  讓宮頸癌患者有機會再當媽媽。32歲的年輕媽媽小芳患上了“宮頸癌”,經過多方求醫咨詢,她來到光谷院區婦科腫瘤汪輝教授門診就診,期盼得到一個既能治療宮頸癌又能和正常女性一樣成為母親的治療方法。最終,她在光谷院區接受了腹腔鏡廣泛子宮頸切除術和盆腔淋巴結切除術,并進行了術后化療。采取宮頸癌保留生育功能治療模式讓小芳能夠每月按時來“大姨媽”,和正常同齡女性并無區別。
  關注小個子兒童,成立“同濟未來兒童學校”。同濟醫院兒科聯合武漢晚報“周醫見”在光谷院區共同發起以“矮小癥”為主題的“小個子大作為”公益活動,吸引了全市近百名家長和孩子參與。全國兒科內分泌遺傳代謝病學組組長、同濟醫院兒科主任羅小平教授帶來精彩的“開學第一課”,為家長們詳細講解孩子長個問題,并與家長進行了現場交流和答疑。“同濟未來兒童學校”致力于為全社會兒童傳播健康科目教育知識,面向全市征集各學校老師和高校學生作為志愿者,統籌志愿者們給孩子們授課,幫助因病無法上學的患兒克服病痛,讓孩子們治愈后順利的回歸學校和社會。   健康管理 為健康人管理健康
  光谷院區健康管理中心是全國健康管理示范基地,分設普通體檢區和綜合體檢區,致力于為體檢者提供優質的服務,打造高品質的健康管理服務平臺。一年來,在全體工作人員不斷努力下,逐步形成以健康體檢為中心,健康管理、健康咨詢、醫療增值服務一體化協同發展的新局面。
  2016年7月,健康管理中心綜合體檢區正式投入使用。綜合體檢區著力于提供高端的體檢服務、管家式的體檢流程;由多學科專家共同協商制定專業的、科學的個性化體檢項目;為每一位受檢者建立電子健康檔案,及時反饋體檢結果;對于體檢中發現重大疾病的受檢者,中心將及時通知單位或本人,提醒及時就醫;在就醫過程中可為受檢者開啟綠色通道,提供復診方案,預約專家并安排住院。
  開業以來,健康管理中心已完成體檢26372人次,覆蓋3到88歲的所有年齡人群,接待體檢單位390余家。
  隨著“全面二孩”政策的出臺,能否順利生下一個健康寶寶,成了不少家庭特別是一些中年夫婦擔心的問題。健康管理中心率先在湖北省推出“二孩體檢”套餐,讓想要二孩的夫婦有針對性地備孕。
  針對糖尿病、高尿酸血癥、高脂血癥、脂肪肝、高血壓、頸椎病等疾病年輕化的趨勢,中心推出了專屬于中小學生的體檢套餐,并向社會發出關注青少年“三高”的倡議,吸引了媒體的爭相報道。
  持續改進 不斷提升醫療質量
  秉承“一體化管理,同品質醫療”理念,光谷院區從基礎、環節和終末質量三個層面入手,以信息化為手段,建立了“垂直型+扁平化”的醫療質量管理體系。院區完全遵從主院區成熟的管理制度和要求,同時結合院區醫療工作的特殊性,在人力資源調配、醫療規章制度建立完善、醫療流程梳理規范、醫療質量評價考核及醫療信息系統優化等方面,積極克服困難,不斷開拓管理思路、創新管理方法,切實保障了院區醫療工作高效、平穩運轉。
  建立醫療巡查制度,主動發現問題并及時解決,不斷優化醫療流程。每周對院區所有醫療區域進行表格化巡查,重點查看醫療流程、醫療環境及醫療設施等。主動發現問題、深入分析原因、協調整改落實、持續優化流程。
  建立跨院區檢查流程,優化檢查預約系統,提高輔助檢查效率。針對部分患者需要到主院區進行檢查的情況,建立“一站式”預約檢查流程,完善檢查預約系統。截至目前,光谷院區住院MRI、CT、DR預約檢查及出具報告時間均短于主院區。
  建立不良事件管理平臺,高度重視患者投訴,切實保障醫療安全。基于新的醫療信息系統,建立院區不良事件管理平臺,整合醫療、手術、藥品、輸血、器械及院感不良事件上報流程,實現統一上報、自動分揀、定期分析;集中統一受理患者投訴,簡化投訴流程,方便患者合理表達訴求,促進矛盾的高效解決和流程的不斷優化。
  強化風險意識,規范病區藥品管理,以病人為中心,創新護理管理模式。制作全院急救儀器(呼吸機、除顫儀)分布圖及應急聯系電話,方便搶救時快速調用;減少藥品儲備,從根源上減少因藥品積壓導致過期的風險,保障用藥安全;在急救大廳擺放自助售貨機,售賣病歷、洗漱用品、便器、看護墊等,滿足患者及家屬的就診和生活需求;不斷探索護理管理工作新機制、新模式,為主院區進一步優化護理工作探索經驗。
  硬件領先 醫院環境建設取得新成就
  光谷院區占地面積約300畝,規劃建筑面積36萬平方米,分三期建設,一期建筑面積18.4萬平方米。2013年7月23日正式破土動工,2015年10月8日醫務人員進駐。一座現代化醫院在光谷拔地而起,僅用時兩年三個月,建設進程之快被譽為“光谷中的光谷速度”。
  院區建設項目曾先后榮獲2014年度武漢市建筑工程黃鶴杯金獎、2014-2015年度湖北省建設優質工程(楚天杯)、2016年度湖北省工程設計優秀獎、湖北省建筑業新技術應用示范工程,通過湖北省建筑業10項新技術應用示范項目驗收,整體達到國內先進水平,其中超高清水泥混凝土圓柱玻璃鋼模板與超高弧形玻璃肋全玻璃幕墻施工技術達到國內領先水平,現已通過中國建筑行業工程質量最高榮譽――“魯班獎”的初評。
  贊譽不斷 社會影響持續提升
  光谷院區是同濟醫院根據武漢市建設“國家醫療衛生服務中心”戰略部署,為促進武漢東湖新技術開發區醫療衛生事業的發展,按照“一體化管理,同品質醫療”的原則,在光谷“復制”的一個新的院區。是科學配置醫療資源、推動區域醫療衛生服務水平共同提升、造福廣大人民群眾健康福祉的務實之舉,有效的緩解了光谷及鄂東南地區居民看病難、看病貴的問題;同時,光谷院區作為華中科技大學國際醫學中心的重要組成部分,為華中科技大學實現醫工醫理交叉融合提供了的堅實的基礎和有力的保障。
  光谷院區開業以來,因其先進的設計理念,大氣的建筑布局,優美的院區環境,科學的管理模式,吸引了全國乃至國際醫療界的關注。來自德國、加拿大、英國、蒙古等國家及國內兄弟單位的40余個代表團350余人次來院參觀交流,先后舉辦各類學術會議50余場次,嘉賓們對院區環境、軟硬件設施、管理模式及發展速度均給予了高度評價。
  為了回饋社會,院區在開業首月對來院就診患者實行�T診掛號費全免、檢查費用減免50%、住院費用減免30%的優惠活動;為了讓更多醫保患者享受同濟的優質醫療資源,醫院組織多部門通力協作,實現了省市醫保及農合在光谷院區的全覆蓋;為了減輕患者負擔,院區不斷縮短平均住院日,持續降低患者人均費用,提高治療效率。
  2015年12月7日下午,時任湖北省委書記李鴻忠一行到光谷院區視察院區發展情況。他對光谷院區的建設運營情況給予了高度評價,同時勉勵同濟醫院在已具備較強醫療技術實力和硬件設施的基礎上,進一步弘揚高尚醫德和職業精神,實現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的雙豐收。
  2016年3月24日,校黨委常委、中-德醫學協會會長陳安民教授應邀赴上海參加德國總統高克先生的午餐酒會。同濟醫院副院長劉繼紅教授作為光谷院區院長受邀陪同參會。雙方就在醫療領域可能開展的合作進行了溝通,對建設中德友好醫院進行了重點交流。
  2016年5月3日,同濟醫院副院長、光谷院區院長劉繼紅教授應邀出席在德國舉行的亞洲開發銀行理事會第49屆年會。會上,劉繼紅就同濟醫院的歷史、與德國的交流、光谷院區的建設運營以及愿景等幾個方面做了主題報告,光谷院區的建設運營成為與會者關注的焦點之一。
  2016年6月13日,第二屆中德衛生創新對話暨第29屆中德-德中醫學年會在北京舉行,同濟醫院與德方合作伙伴簽署了合作諒解備忘錄,中國-德國兩國衛生部長見證同濟醫院光谷院區冠名“中德友好醫院”,幾代同濟人建設中德友好醫院的夙愿終于得到實現。
  2016年9月23日至10月1日,武漢網球公開賽正式揮拍。光谷院區派出一支7人醫療隊承擔比賽期間球員、裁判員、WTA官員以及場館工作人員的醫療保障工作。9天共完成現場醫療保障任務55人次。賽后,國際女子職業網聯(WTA)官方發來感謝信,對我院醫務人員的職業素養、專業知識和業務能力等方面給予了高度評價,邀請他們加入WTA運動員醫療保健團隊,以進一步開展合作交流。
  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一年來,同濟醫院光谷院區以精誠之志、精銳之師譜寫了同濟醫院攻堅國際一流的新篇章,開啟了醫院第三次創業的征程。在前進的道路上,我們將眾志成城,一如既往地以同濟醫院“711航母”建設為引領,在“一體兩翼”的格局下,以行動為同濟醫院的持續發展吹響嘹亮的號角。
百度搜索“看文倉”,專業資料、生活學習,盡在看文倉,您的在線圖書館!
歡迎轉載:http://www.kanwencang.com/xuexi/20170310/117205.html

文章列表


不含病毒。www.avast.com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大師兄 的頭像
    大師兄

    IT工程師數位筆記本

    大師兄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