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篇博文《.NET開發規范教程》得到了廣大園友的大力支持,本來應當很快推出后文《設計模式精要教程》,然而由于這突如其來的變故,這就耽誤了下來。
我的公司
我這三年來供職的地方,不說是各種奇葩,也可以說是各種另類。這里沒有任何貶義,只是突出其特別的地方。它不是一個軟件公司。它是同濟周邊某大型規劃設計院的一個附屬機構。對建筑規劃行業或者同濟大學有些了解的同學可能知道,同濟周邊有很多教師工作室(Studio)性質的機構,老板有門路的往往是掛名在同濟下屬兩大設計院——同濟大學建筑設計院(集團)有限公司、上海同濟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下面,頂著同濟的頭銜接自己的生意。同濟很多老師都是體制內外通吃、名利雙收的。我這家公司就是其中之一。
我本身也是個另類。我大學本科的專業并不是計算機或軟件相關,而是俗稱“又土又木”的土木工程。是的,我在同濟大學土木工程學院念的本科,這是很多人眼中的好專業,所謂各種第一,然而很遺憾,我嚴重排斥這個專業,因為它給我發揮創造力的空間太小了。我是大學錄取時由建筑學調劑到土木工程的,眾所周知同濟建筑錄取分數相當于北大清華普通專業。我整個大學期間想的只有一件事:考研轉到建筑學。顯然這種想法實現起來是很困難的。幸好,我在大學期間學會了一個很重要的求生技能:Coding,還參加上海市大學生計算機競賽,獲得程序設計二等獎。
大四考研失敗后,我陰差陽錯來到了這家公司。當時J頭給我打電話時,特別強調他們是“建筑城規學院的”,正在研發“數字城市”,特別需要我這樣的“跨學科人才”。我是按軟件公司給他們投的簡歷,J頭說我是橫跨土木、建筑、計算機的“三棲人才”。這頂高帽子戴得我心里很舒服,于是我很快選擇在這家公司實習、就業。
坦率說,這是我第一家公司,我是有感情的。無奈,恨鐵不成鋼,從來不見起色。我是該公司軟件研發部第8位入職的員工,入職時卻已是排名第3的“元老”(當時公司剛成立半年,已有5人離職,就是這個概念);到三年后離職,期間在我已見證50+位員工的來來去去。最鼎盛時達到過10+人(含8+實習生)的規模,然而大多數時間不超過5名員工同時上班。我有一位離職同事W君,除了軟件部負責人L頭和我,他呆的時間最長,離職前繪聲繪色地向新員工講述我公司“英雄譜”,如數家珍,新鳥們聽得津津有味、唏噓不已。然而這位W君不過才經歷了20+個人的到來和離去吧,跟我比少一半多呢。
關于我們公司留不住人的原因,我來分析,無非以下幾點。第一個原因是公司本身,公司規模小,又不是正規的軟件公司,并且沒有任何產品、盈利,完全依附于設計院,而且周六常態正常上班,一般計算機專業學生都不會作為首選。第二個原因是工作內容,雖然現在不少軟件公司都是做行業軟件,但是我們這個行業專業門檻是比較高的,涉及城市規劃、GIS等很多專業內容,即使這些都不做要求,起碼需要具備良好的空間思維,很多計算機專業的同學來了兩三天完全摸不著頭腦,遂選擇離去(曾發揮作用的幾個骨干員工,都是GIS等其他專業的)。第三個原因是……是這位L頭的奇葩性質,這恐怕是最重要的一個因素了。L頭已經不惑之年,然而(。。。此處刪去若干字。。。),每天加班到晚上11點但不知在搞什么。此人早年讀某二本學校計算機專業,后在多地摸爬滾打,前幾年讀了同濟的MBA,后由J頭的關系(二人是高中同學,J頭是同濟城市規劃專業本科生、研究生,后供職于設計院)以合伙人身份加入了我們這個團隊,成為技術主管。
我們再把這位L頭可能讓人無法接受的地方細化一下。首先是個人氣質,(。。。此處刪去若干字。。。)。然后是專業技能,這個方面L頭可用一個字形容:渣——對城市規劃一竅不通也就算了,但對老本行的那種渣領悟就讓人無法接受了。第三是他的管理,可以說毫無章法。來了一個人,你做過開發嗎?做過兩年,好的,那你來我們這里做測試吧。
我
為什么我能堅持三年之久?其實這三年來我一直在問自己這個問題。總結幾個主要的考慮因素。第一,還是我的“同濟情結”“建筑夢”,這個因素導致我不愿意離開同濟、離開土建行業,使得我第二年就婉拒了已跳槽同事的挖墻腳。第二,我在第二年就和L頭談到了一個不錯的薪資水平,第三年又加了一點,作為本科生,比跳槽的研究生W君(也是骨干)高很多,更是大大高于其它離職同事。第三,我在這里是絕對的骨干,擁有很大的自主權,雖然沒少和L頭發生矛盾。三年來我為公司幾乎所有重大項目建立了框架并完成大部分編碼工作,每個在最初都不為L頭支持,然而最后不得不采用。
究竟有哪些項目呢?下面是我們參加2013上海設計之都活動周的展板,上面囊括了公司所有能拿的出手的東西,都是我的東西。
需要注意的是,這些軟件并不是我們拿著需求進行開發的,因為我們是內部團隊,他們需求方根本不會自己做一個需求給你開發,而是只告訴你一個十分不完善的想法,所有的需求,甚至是他們專業領域都沒有現成結論的內容要靠我自己研究、自己確定。開發就更不用說了,這些軟件會涉及到AutoCAD二次開發、Windows Forms、WPF、Silverlight、Web前端、Web后端的開發,這些代碼我都要寫,還要帶其他人開發和給新人培訓。說到培訓,這就是我上篇博文《.NET開發規范教程》和這個系列《我的公司培訓講義》的來源。
在公司做開發實際上還是很充滿回味的,尤其是后面更多從事框架搭建、別人都基于我開發的庫進行開發的時候。離職后我把其中一個庫開源到了CodePlex上,這是一個AutoCAD二次開發接口再封裝的庫,我是這樣寫項目介紹的:
AutoCADCodePack is a powerful library that help you to develop AutoCAD plugins using the AutoCAD .NET API. It re-encapsulates the over-designed and old-fashioned classes and methods into easy-to-use static modules and functions. It also brings modern C# syntax like functional programming to AutoCAD development. With all the features it provides, you can save over half the lines of your code.
是的,用這個庫做CAD開發可以少寫一半以上的代碼。不知讀者有做AutoCAD .NET開發的嗎?福利來了。如果你寫C#有不自覺運用函數式風格的好習慣,你會覺得這個方便的。我計劃以后有時間好好完善一下文檔,造福更多朋友。
戲劇性的離職
稍稍扯遠,馬上回來。那最后我為何離職呢?用院里其他團隊一位老師的話說,真是太具有戲劇性了。
其實今年以來,我其實已經被深深傷害了,但還未到想要離開的地步。先是L頭開始明顯地為防備我離開而做準備了,他開始強推自己的錯誤的一套技術,并且避免讓我指導新人,凡事開始親力親為,這些我都看在眼里,心中十分失落,被人防備的感覺是很糟糕的。而后團隊所有成員又被事實降薪——公司被不知誰舉報,開始要正規繳納社保和個人所得稅了(之前有避稅),但公司堅持公司支出不變原則(員工主張名義工資不變原則),于是每個人到手收入大幅減少,人心開始不穩。但起碼就我來講,并未把這些不滿帶入工作。
戲劇性的一幕出現在設計之都展會之前。J頭與L頭一樣,是一個沒有多少干貨的人,但與后者不同,此人能說會道,高談闊論,甚至到了口無遮攔的地步,其領導作風強硬,獨斷專行,即使在上級面前從不浪費表現的機會,喜好以噴別人來顯示自己的水平。J頭和L頭的關系十分微妙,二人雖為同學,但如今的處境可謂天差地別,J頭春風得意,L頭處處不如意,于是J頭與L頭相處就像老師教訓小學生。L頭處處被羞辱,卻是大氣也不敢出,這可害苦了我們軟件組。J頭根本是個不懂裝懂愛賣弄的人,我平生最看不慣這種人。如今我們L頭被J頭騎在脖子上,等于我們整個組都是窩囊廢,經常J頭罵著L頭就會牽連到我們整個組。
偏偏L頭是個不成器的,打了左臉伸右臉,愛找罵。那天他把我監制的設計之都宣傳視頻拿給J頭看,J頭是個極虛榮的人,看到視頻中其他老師團隊的作品(但都是我們院的,當時我們代表的是整個院),頓時氣不打一處來,開始雞蛋里面挑起骨頭來。L頭哪里招架得住,連忙把我搬出來擋在前面——出了事不幫下屬扛著,反而要下屬幫他出頭,我已經有點火。J頭又讓我拿個本子記下他說的內容,我想行啊,我看看你嘴里能吐出什么金玉良言,于是拿了本子過去,心頭怒火已經快要爆發。J頭遂開噴。他說視頻里有個鏡頭里一只狗跑到了高架上,這個鏡頭不能用。哥沒聽錯吧?哥頓時笑了。你當哥什么水平的人,拿個本子在這里記你噴啊。知道這會兒功夫哥能寫幾行代碼么?有木有?哥登時怒火中燒,將他頂了回去,說你這騙誰呢,本來就是忽悠人的東西,不知道在騙誰,摔了本子就回座位了。大辦公室里十幾號人瞬間凝固了。
我這可是一語道出真言,造成了矛盾的公開化。公司成立三年,參加一個展會,所有拿的出手的東西都是我做出來的,我一點也不自豪,反而心里一陣悲哀,我特么真是個傻逼啊。做的東西再符合軟件規范,再簡潔再優美,再高大上,可是卻是建立在他們這些人忽悠出來的東西的基礎上,建立在中國學術浮夸、學術造假、學術腐敗、行政低效的基礎上,這是尼瑪何等愚蠢的三年啊!
J頭大概是頭一次被人如此頂撞,顏面掃地,怒不可遏,當天就讓我回家休息了。我算是為L頭出了頭,可是此時L頭如同化作一縷青煙,找不到蹤影。他當然是離不開我的,可是他不敢和他的老同學對抗。半個月后,我明確答復L頭,我不會再回去了,是你們把我趕走的。
未來
我認為我需要停下來認真地想一想,想一想我的過去,也想一想我的未來。我不能學那個只低著頭不看路的L頭。我有太多重要的事情需要做(包括完成博客園的系列),不能再浪費生命。如今妹子收留了我,我賦閑在家靠妹子養著,我們住在上海西區的市屬公租房里,遠離同濟。
我想出國深造,此生做一名資深碼農。
我會盡快恢復“公司培訓”系列的寫作,敬請園友關注。
有沒有際遇類似的園友?求交流、共勉。
文章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