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出處


概述

鼻干,是指鼻竅干燥的癥狀。多見于鼻槁、鼻燥,以及各種發熱性疾病病程中。其病因不外燥、熱、虛三個方面,總由津傷液損所致。以鼻中干燥,黏膜萎縮為特征。


本癥可見于現代醫學的萎縮性鼻炎,還可見于急性鼻炎的前驅期。

常見病因及癥狀

(l)肺經熱盛:鼻孔干燥,灼熱而痛,或鼻干出血,鼻部微癢,咳嗽少痰,口干咽燥,重者伴發熱,頭痛,小便短赤,大便干燥,全身不適。舌尖紅,苔薄黃,脈浮數或弦數。


(2)燥邪傷肺:鼻干咽燥,鼻塞發癢,嗅覺減退,痰少而黏,或干咳無痰,或口渴唇干,發病時全身痠楚,發熱頭痛。局部可見鼻黏膜干澡結痂。舌質紅,苔薄少律,脈浮細而數。


(3)胃熱熾盛:鼻干有灼熱感,或伴疼痛,或鼻出血,咽干口燥,渴喜冷飲,消谷善饑,口氣穢臭,小便短黃,大便秘結,舌質紅苔黃,脈滑數。


(4)肺陰虧損:鼻燥咽干,咳嗽喉癢,涕少痰黏,盜汗,或聲啞,舌紅少津,苔薄白,脈細無力。


(5)肺脾氣虛:鼻干而癢,鼻孔有干痂,或伴面色咣白,氣短自汗,咳喘無力,腹脹納呆,便溏,舌質淡,苔薄白,脈細弱。

病情分析與鑒別

(1)肺經熱盛:肺開竅于鼻,因風熱邪毒犯肺,肺熱上壅鼻竅而致。癥見鼻干,灼熱疼痛。因肺熱壅盛,故見口干咽燥,甚則鼻干出血,咳嗽少痰,舌尖紅赤。


(2)澡邪傷肺:燥邪傷陰,鼻干咽燥且無疼痛,鼻干、鼻竅堵塞明顯,發病可見發熱頭痛,全身痠楚等燥邪犯表癥狀。


(3)胃熱熾盛:多因過食辛辣,助熱生火,或外邪傳里,化熱傷胃。胃脈起于鼻旁,胃熱上蒸,鼻竅被熱邪熏灼,故見鼻干,灼熱疼痛,并兼渴喜冷飲,大便秘結,舌苔黃干等癥。


(4)肺陰虧損:因熱病初愈,陰津未復,或發汗太過,損傷肺陰,肺開竅于鼻,肺陰虧損則見鼻干咽燥,且無疼痛。陰虛致燥為內燥,故見咳嗽喉癢,盜汗,舌紅少津等陰虛癥狀。


(5)肺脾氣虛:脾主運化,肺主輸布,肺脾氣虛,水谷精微不能上輸于鼻,鼻失濡養,故鼻孔干燥.可伴有自汗、便溏、納差等虛象。

艾灸取穴


艾灸體會

針灸治療本癥有一定療效,但多數治療療程較長,進展緩慢,需堅持長期治療。平時注意保持鼻腔清潔濕潤,及時清除積留涕痂。禁用血管收縮劑滴鼻。加強營養,多食水果、蔬菜、動物肝臟及豆類食品,忌辛辣燥熱之品,戒煙酒。




歡迎轉載:http://www.kanwencang.com/jiankang/20170205/98117.html

文章列表


不含病毒。www.avast.com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大師兄 的頭像
    大師兄

    IT工程師數位筆記本

    大師兄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