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出處

愛情就像很多人類本質精神一樣,我們根本無法用理性的語言和邏輯推理來談論它。愛情的發生本身是個奇跡,而當理性碰到奇跡的時候,往往就顯得特別束手無策。

兩個人原本是毫無瓜葛的,絲毫沒有關系的。但是在碰撞之下竟然能夠燃燒出最熱烈的火焰,甚至能夠長相廝守,而且父母也靠邊兒站了,因為這個時候你最親密的就是你的愛人。而這個人原本跟你是八竿子打不到一起的,沒有任何血緣關系。所以我想了半天也想不出,這世界上還有什么有比愛情的發生更加讓人費解又更奇妙的事情。

1. 因為要備這個課,我翻閱了很多書。第二本書就是弗洛姆寫的《愛的藝術》,這是本非常精彩的書,在九十年代和八十年代的時候,這本書在復旦的學生里面幾乎是人手一冊。所以我強烈建議大家去看一下這本《愛的藝術》,我相信,每個人看的時候都會有自己的心得的。 同時,我還查閱了《馬克思恩格斯全集》。因為當我遇到人生困境的時候,第一,我會查《新華字典》,去查一下它的基本概念是什么。第二,我就去看一下《圣經》,大家知道這是我的專業,因為我想看一下被人奉為先賢的耶穌他是怎么說的。第三,我立刻就去查《馬恩全集》。而且很幸運的是每一次我都能找到我需要的答案。

2.說到愛情的話,我相信目前沒有人能說我對于愛情是灑脫的,是自如的。我覺得沒有人能夠做到這點,當他碰到真愛的時候。如果真的

有人這樣做到了,那我的解釋是——你尚未情到濃處。

所以,在我們討論愛情的過程當中,就理論層面,我們會越來越覺得自己無知,當然就實踐層面,我們會覺得自己無能為力,很無能。但是,我希望大家至少能夠保證一點,那就是當我們面對愛情的時候,我們是真誠的。欺騙,是對人的情感的最大傷害。在宗教里面,不論是哪個宗教,欺騙是個重罪。因為你不但在傷害別人,在拒絕別人,在拒絕別人的真情實感拒絕別人的真誠,同時,你在欺騙的同時已經把別人當成了一個弱智,把別人當成一個傻瓜在耍。你沒有把對方當做一個對等的人。如果你在拒絕別人的情感至少是把他當做一個對等的人,你在尊重他。但是如果你欺騙了別人,你其實就是把對方當做了一個比你低一等的動物。

3.有一句俗話說,你這一次的戀愛失敗并不代表著你下一次的戀愛失敗。但是,如果你的愛情觀是失敗的,那么這注定你每一次的戀愛都會是失敗的。所以我們的課的目的是教大家清醒得認識到什么才是健康健全的愛情觀。如何在愛情中既保持清醒,理智,同時又能保持住那份熱情。

4.大家都會說,為什么初戀是重要的。是不是因為初戀是第一次,所以它特別重要?是不是意味著第二次第三次的戀愛對象就要比你第一次的戀愛對象你的初戀情人更遜色?這完全是一種誤解。

我們說初戀是重要的,這話完全正確。但是它為什么重要,是因為在這之前你的戀愛史是空白,但是由于你有了初戀,你的愛情序幕由此揭開。更重要的是,你的初戀情人,他(她)的戀愛態度直接導致了你的戀愛觀的產生和形成。

有很多同學,當他的戀愛失敗的時候,他往往發現他關于愛情的觀念是扭曲的。他要么就覺得世界上沒有真愛,干脆大家就玩玩算了;要么就覺得世界上有真愛但它屬于別人,它不屬于我,因為那太難了。

5.關于愛情的混淆。首先第一個,是愛與被愛。

當我們陷入愛情的時候,我們很少會思考這樣的問題:我該怎么才能夠真正去愛我的女朋友或者男朋友?怎么樣才能真正地恰到好處得去關心他(她)?他(她)需要什么樣的感情,我能不能提供?或者,也很少有人會考慮這樣的問題,怎樣才能在愛情的過程當中讓我自己變得更加豁達,變得更加大氣,更加大度,讓我更懂得尊重,更懂得包容,更懂得關心,更懂得奉獻。

大家可以捫心自問一下,在你面對愛情或者即將進入愛情的時候,這些問題你真的認真考慮過么?但是下列這些問題,有些人是必然會考慮的:

第一個是,如何使ta只愛我?第二是,如何才能使ta更愛我?第三個問題是,如何才能使大家都愛我?這個很正常,你不要認為那是貪心。因為在社交活動中,你的一舉一動都是為了讓大家都愛你,至少你是為了制造被愛的可能性。第四個問題是,如何能夠使我自己作為一個

愛的寵兒被愛包圍著。

這就是我們大多數同學在面臨愛情的時候首先考慮的問題,所以很容易就可以發現愛的問題已經轉變成了被愛的問題。這樣有什么結果呢?舉一個不太恰當的例子,如果把愛比喻成一種服務的話,那么大多數戀愛中的人很少考慮如何為別人提供良好的服務,如何去為他分憂解難,如何在他眾叛親離的時候基于我對他的深刻的了解始終給他默默的堅定的支持和關懷。我們很少去提供這樣的服務,但是我們會經常需要別人為我們提供這樣的服務。這又是一個被愛的問題。

6.大家的基本觀念都認為,如果喜歡我的人越多,就說明我越有魅力,就說明我越強大,說明我越美。但是,這個問題其實非常值得商榷,真的是這樣嗎?

其實我們往往忽略了一個事實,當一些東西需要我們去證實的時候,這是不是正好就證明了這個東西本身就值得懷疑。當你需要通過別人的追求來證明自己的魅力的時候,這是不是本身就證明你沒有自信?當你需要一個愛的對象在你的面前要不斷對你說我愛你,這是不是本身就證明了你內心深處有強烈的自卑感,證明了你對這份愛情的不確信,所以你需要通過她的口水來打消你的疑慮。這也是個問題。

但是,馬克思告訴我們,怎么樣的情況下你才能產生愛,你才能夠獲得愛。真正獲得愛并不是由于你外在標準的提高,這些東西太虛幻了,而且這些東西太容易陳舊了,太容易衰老了。馬克思告訴我們,只有愛

才能播種出愛,只有信任才能播種出信任,所以只有給予才能播種出給予。

7.其實在愛的領域當中,大家如果有過這樣的經歷的話,會發現給予其實會比接受更令人快樂。你們千萬不要誤解,我在給予的時候是不是我的自我在流失,我的自我在消耗,而且全消耗到他那兒去了。這是完全錯誤的一種觀念。因為你能夠給予,說明你很富有,說明你很豐富,說明你很強大。

記得弗洛姆在他的《愛的藝術》里面說過,貧窮是如此的卑劣,它之所以卑劣,是因為它叫窮人們受盡了苦難。但是它最卑劣的地方還不止于此,因為它使窮人們沒有辦法得到給予的樂趣。

我不知道有很多慈善家他們慈善的動機是什么。如果你是在用慈善換取你的名譽,那么這不是愛。但是如果你在慈善的過程中、你在幫助的過程中你自己感覺到你提供的幫助給了你最大的快樂,這就是真正的愛。

所以大家要明白我們在付出的時候、在奉獻的時候,我們并不是在損耗自己,而是把自己身上的活力輸送給他人。并且我們是在加倍的快樂,因為這個快樂原本只有我一個人在獨享,但是獨樂樂不如眾樂樂。當然加倍的不只是快樂,包括你的知識,包括你的理解,包括你的尊重,包括你的思考,更重要的是也包括你的傷感和你的煩惱。

8.第二個混淆:缺乏的是愛的對象和愛的能力?

有的人花心,出自的不是愛,僅僅是一種好奇心,一種獵奇心理。他們沒有愛的能力,他們不懂得欣賞美,不懂得欣賞看似平淡卻十分特殊的美,他們根本不懂得欣賞長長久久卻溫暖的美。

他們內心世界不豐富,但是外部條件卻很好。于是就出現了外部的出色和內部的貧乏之間的張力。所以他們就會產生恐懼心理,誰越是接近他,就越是會通過那層薄薄的魅力的表層,看到他內心深處的空洞。這是他不能忍受的,因為他已經被鮮花被掌聲包圍慣了,甚至連他自己都不敢正視那個非常貧乏非常無趣的精神上的自我。所以一旦有人走近他的心靈了,在這個時候他一定會把這根線索扯斷。因為他不能夠冒險。因為真的走進他心靈的人也許會發現那里并不是一座漂亮的殿堂,那里只是一片空地,而且是沒有任何植物的空地。

9.大家知道怎樣的人是喜歡獨處的人?他是內心世界極其豐富的人,是會自己尋找生活樂趣的人,并且是實踐的人。

10.激情與愛情的混淆。

我們很多人都認為,激情就是愛情,這是肯定不對的。當然,我們應該承認,激情是愛情的一部分。而且在原本你沒有激情之前,你的這個火炬是光禿禿的,但是激情卻幫你點燃了這個激情的火炬。所以,激情是愛情的一個前提。但是,激情不是愛情,因為愛情關注的不僅僅是

點燃這個火炬,它更關注的是這個火炬它能燃燒多久。

激情是愛情的一部分。激情幫你點燃愛情的火炬。愛情更關注這個火炬能燃燒多久。發現-關注-吸引-偶遇-交流-害羞-注意對方-嫉妒-表白-進一步熟悉-兩情相悅-(那個環節是一個質變的環節)木已成舟-下一個起點。

偌大的復旦,遇到他,復旦確是如此之小

如何將激情維護成溫情?

曇花一現的愛情不算是一種真正意義上的愛情。

愛情怎么可能是感覺呢?

電影,整個環節。

確立關系-相同熱吻-王子和公主從此過上了幸福的生活。 其實愛情在激情散盡之后,一定會回歸平淡。

愛是幫助別人成長的同時,也使自己成長。

曇花一現的愛情,它其實不是真正意義本質意義上的愛情,或者如果我們非要用一個“愛”的字的話,那就是由一個特定的對象點燃的愛的感覺。但是愛情它怎么可能只是種感覺呢?感覺來的快,走的也快,就跟嬉笑怒罵一樣。如果愛情只是簡單的能夠用一個感覺來概括的話,那我們這么多人怎么還在追逐愛情,它有什么稀奇的,何必去珍惜它。 愛情,它更需要的是“執子之手與子偕老”的溫情。愛情接下來的歷史是由兩個人共同撰寫的。

關于性和愛的混淆:

作為一個成熟的、有知識的、受過教育的、年長的女性的觀點,完

整的愛情并不是柏拉圖式的,也不是羅素的唯性論。

真正的愛情:精神的默契,肉體的融合。也不是獨立存在,互為體系的。

一切會很自然,過程會非常純真,沒有負罪感。


歡迎轉載:http://www.kanwencang.com/xinli/20161107/42967.html

文章列表


不含病毒。www.avast.com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大師兄 的頭像
    大師兄

    IT工程師數位筆記本

    大師兄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