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寫作教學和閱讀教學是語文教學的兩翼,它們是互相聯系,密不可分的。只有從閱讀中,才能學到切實可行的寫作方法,因此,閱讀教學中不可忽視寫作方法的指導。讀寫結合早已成為廣大語文教師的共識。怎樣才能真正做到以讀促寫、讀寫結合呢?筆者結合多年的教學實踐,擬從閱讀與寫作的關系中,梳理出一些讀寫相融合的契機。
關鍵詞:例談;初中語文教學;以讀促寫
在日常教學實踐中,我們發現許多教師常把同是語文教學整體的閱讀教學和作文教學分離開來。學生寫作不能充分得到訓練,看到作文題目口咬筆端,搜腸刮肚無話可說的現象很普遍。那么,究竟怎樣才能把寫作指導與閱讀教學有機結合呢?在多年的語文教學實踐與探索中,我積累以下幾種寫作指導方法:
一、仿寫入門――積累寫作技巧
1.精彩片段的仿寫。
在教學中遇到一些描寫精彩生動,或是與學生寫作結合緊密、有代表意義的結構段,都可以用來進行仿寫。從段落的仿寫中讓學生積累人物肖像、心理、動作、對話以及環境等方面描寫的詞語,進一步夯實學生的語言基本功。如:朱自清先生的《春》是一篇經典散文,文章描繪了春草、春花、春風、春雨、迎春等美麗的春景圖,準確生動地運用了大量的動詞、形容詞和比喻、擬人、引用等修辭手法,并調動視覺、嗅覺、聽覺、觸覺等不同感官描繪春天,由實到虛,虛實結合,動靜相襯,輕靈的文字充滿了詩情畫意。我引導學生在賞讀優美語段的基礎上,指導學生關注家鄉季節變化,選準某一點或一個方面,從表現手法、修辭運用等方面進行仿寫,用手中的妙筆、用自己的熱情關注家鄉的美好風光。因為題材內容距離我們的生活實際較近,學生比較感興趣,有話可說,有情可抒,最后涌現出許多文思俱佳的語段。又如:仿寫《背影》中對“父親爬月臺”時的動作描寫;仿寫《羚羊木雕》中精彩的人物對話;仿寫《蘆花蕩》中巧妙的環境描寫等。
2.布局謀篇的仿寫。
教材是學生習作訓練很好的范例,適時地根據課文的寫法特點,不失時機地對學生加以引導,讓學生模仿課文的立意、構思、布局謀篇或表現手法進行作文,培養學生初步習作的能力,最終達到提高學生習作水平的目的。如:魯迅的散文《阿長與〈山海經〉》,作者運用“欲揚先抑”的手法,文章前半部分用大量筆墨寫“我”如何討厭阿長,后半部分重點寫“我”對阿長的敬意,這樣充分表現了阿長的善良、仁慈以及“我”對阿長的感激和懷念之情。這種寫法有利于提高人們的認識,給人以思想的啟迪、感情的激蕩。在為學生解讀作者寫作技巧時,我引導學生回憶生活中類似的情感經歷,并且用上先抑后揚的手法,這樣的寫作訓練效果比以前好了許多。又如:仿寫《傷仲永》一文寓理于事的寫作手法;仿寫《爸爸的花兒落了》一文巧妙的插敘手法;仿寫《紫藤蘿瀑布》一文托物言志的表現手法等。
當然,仿寫不是抄襲套用,不是改頭換面,仿寫的精髓是構思立意上的學習,是方法技巧上的借鑒,這個過程最重要的是“提煉”和“思考”。仿寫固然是初學寫作者的有效途徑,但卻不能替代根本的文學創作,寫作只有通過不斷積累、反思和總結,才能最終實現“用自己的腿走原創的路”。
二、創意擴編――激發超常想象
課文有些地方寫得既含蓄又簡練,讀來意猶未盡,給學生的思維留下了想象的空間。學這樣的文章,可以讓學生把含蓄的地方進行填充和擴展,把簡練的地方補寫潤色,把文中未盡之處,按原文思路加以想象與延伸。當然,要注意情節的發展合乎邏輯,人物性格前后統一等。如:《蘆花蕩》一文中有一段精彩描寫老頭子因沒有圓滿完成地任務而懊惱、內疚、自責的心理,請找出來細細體味,然后把第二天二菱目睹老頭子的英雄行為時的心理活動不寫出來。
改編,對原作的思想內容,基本上不作改動,大都側重于改變原作的形式。例如改變文體,詩歌改成記敘文,記敘文改成說明文;改變語體,文言改成白話;改變結構,順敘改成倒敘,重新組織材料;改變人稱,第三人稱改成第一人稱。這種“新瓶裝老酒”的寫作形式,能有效激發學生想象的空間,馳騁思維的野馬,不失為訓練寫作思維的一種好形式。
當然,改寫先要認真領悟原文思想內容,把握人物思想性格和主要故事情節,這樣改寫起來才胸有成竹,然后確定怎樣取舍材料和組織材料。人稱和語言的運用,也要恰當處理。
三、有感即發――提高寫作水平
一篇好文章,總能給人以審美的愉悅和思想的啟迪。教材中所選的許多課文,讀完后總給人一種言盡而意無窮的感覺,讓人思索和回味。教師可“趁熱打鐵”,讓學生大膽發表個人看法,深入剖析思想內涵。如學習《岳陽樓記》,思考“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含義,把你的認識寫成一段文字,與同學交流;學習《親愛的爸爸媽媽》,你對那位日本作家的言論有什么看法,寫一則感想或評論,200字左右。
語文教學中還要積極引導學生進行課外閱讀,擴大閱讀視野,豐富寫作素材,將表達技巧遷移、化用到自己的寫作中去,為己所用,把所閱讀的文章變成“源頭活水”。學生閱讀課外經典名篇(名著)多了,自然會產生很多想法,此時引導學生展開討論,暢所欲言,各抒己見然后形成文字,有效地將“讀”和“寫”有機結合起來,達到以讀促寫的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 胡潔.注重“讀寫結合”提高語文水平[J].蘇州教育學院學報,2007(09).
[2] 孫艷青.初中語文“以寫促讀”教學策略初探[J].課程教育研究・新教師教學.2013(24).
百度搜索“看文倉”,專業資料、生活學習,盡在看文倉kanwencang.com,您的在線圖書館!
歡迎轉載:http://www.kanwencang.com/xuexi/20161228/78616.html
文章列表
BloggerAds
- Dec 13 Wed 2017 03:08
初中語文教學案例 例談初中語文教學中的以讀促寫
文章出處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