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出處

Hetao
河套
Great Band of Huang He

中國古代漠南軍事要地。黃河經此成一大彎曲,秦、漢稱河南地;自明筑榆林長城后,始稱河套。其范圍包括:今內蒙古自治區西南部,寧夏回族自治區東北部和陜西省北部的部分地區。北通塞外,南臨關中,西鄰甘涼(今甘肅張掖、武威地區),東連幽燕(今河北一帶),為古都長安北方藩籬,燕京翼側屏障。河套地區自古為多民族居住地。戰國屬趙。秦屬九原、北地等郡。漢屬朔方、五原、西河等郡。西晉為羌胡地。東晉時匈奴據此建國,號夏。唐屬關內道。北宋大部為西夏的河南地。明屬陜西布政使司,后為韃靼所據。清屬鄂爾多斯伊克昭盟。
 河套西、北、東三面環以黃河。陰山橫亙黃河之北,其溝谷多為古代大漠南北之重要通道。賀蘭山聳峙于黃河之西,蘆芽山屏障于黃河之東,南鄰陜北高原。依山阻河,形勢險要。套里為鄂爾多斯高原,地表呈波狀起伏,中部高,四周低。境內之黃河,水流平穩,兩岸土地肥沃,可耕可牧,史有“黃河百害,惟富一套”之說。
 河套地區,歷史上曾是封建王朝與北方少數民族政權爭奪之地。 秦始皇三十二年(公元前215)蒙恬率兵北逐匈奴,取河南地;次年,屯兵該地,筑長城,修九原(今內蒙古包頭西北)至云陽(今陜西淳化西北)直道,移民置縣,鞏固北方。漢初,匈奴再占河南地,威脅長安。 元朔二年(公元前127)衛青率軍出云中,沿黃河向西,再南下隴西,擊敗匈奴白羊、樓煩王,復取河南地。 唐初,突厥屢犯河套,威脅長安。 貞觀四年(630),唐將李靖大破突厥于鐵山(今內蒙古陰山北),突厥頡利可汗被俘,漠南歸唐。 景龍二年(708),朔方道大總管張仁愿破突厥,于陰山以南、黃河北岸筑東、西、中3座受降城,置烽堠1800所,此后,突厥不敢越山擾掠。明成化年間,韃靼潛入河套,屢犯延綏、寧夏、榆林等地。為阻止韃靼南下,明遂東起黃甫川,西至橫城堡,修寨堡,筑榆林長城。今之河套,指內蒙古自治區和寧夏回族自治區境內賀蘭山以東、狼山和大青山以南之黃河沿岸地區。[]
                 陳力
以上就是網友分享的關于"河套"的相關資料,希望對您有所幫助,感謝您對看文倉的支持!

歡迎轉載:http://www.kanwencang.com/lishi/20161217/72650.html

文章列表


不含病毒。www.avast.com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大師兄 的頭像
    大師兄

    IT工程師數位筆記本

    大師兄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