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權簡介的內容
山西有個左權縣,本為遼縣,后因左權改為左權縣。在中國,以近現代人物命名的縣可謂鳳毛麟角,左權是何等重要的人物,值得命名為縣名呢?
左權照片
單看左權的出身,很一般,湖南醴陵縣一個貧苦的農民家庭而已。再看他的學業,會大吃一驚,黃埔軍校一期生,還去莫斯科中山大學、伏龍芝軍事學院學習過。最后看他的革命經歷,可歌可泣,兩萬五千里長征,有他的身影,大渡河畔、臘門關口有他的足跡;抗日戰爭全面爆發后,他更是為中華民族拋頭顱、灑熱血,直到1942年在遼縣十字嶺把鮮血流干。
對左權簡介,一言以蔽之,有不世之功卻難奈天妒英才。在抗日炮火連綿的歲月,左權多次親赴前線,一次又一次粉碎了日偽軍的掃蕩;協助彭總指揮了舉世聞名的百團大戰。他是一個將軍,卻不僅是“猛將”,戰斗之余,他沉心于軍事理論的研究,寫出了《埋伏戰術》、《襲擊戰術》等40余篇理論著作。
左權本可以為祖國,為中華民族做更多的貢獻,然而在一次掩護八路軍主力撤退時,他不幸殉國。他走的時候,八路軍從上到下無不悲痛,甚至整個太行山都為之哭泣。
把遼縣改名為左權縣,不僅是為了紀念他,而且還提醒著所有的中華兒女,日本曾經到過這里,有無數的革命先烈在這場戰爭中喪生。左權,是中華兒女反抗日本帝國主義的象征,遼縣更名為左權縣,意義非凡。
左權民歌是什么
“左權縣”原來叫“遼縣”。1942年,為了紀念在這里犧牲的左權將軍,山西人民將這個地方改名為“左權縣”。左權民歌是左權縣人所創作的民族歌曲,凝結了一代又一代山西人民的智慧。左權縣民族文化源遠流長,從不間斷。據不完全統計,現今流傳下來的左權民歌有2萬多首。
左權紀念碑
左權民歌和山西其他地方的民歌很不一樣。左權民歌曲調較為清新優雅、富有詩意,內容更為貼近生活,曲風和歌曲結構都有前朝留下的痕跡……左權民歌之所以和其他地方的民歌有很多差異,是因為它的地理位置比較特殊。從古至今,左權縣的歸屬權一直在變更,使得左權縣發展十分緩慢,因此民歌的發展也受到限制,因此左權民歌較多地保存了遠古時期的風格。
到了宋元時期,左權民歌開始發展,并且被廣泛傳唱,其獨特的風格也逐漸形成了。我們今天聽到的左權民歌,也大多是那時候流傳下來的。由于歌曲優美動聽,直到今天,左權民歌還被廣泛傳唱,甚至有許多電視劇將左權民歌作為插曲來播放。
左權民歌分為三類,曲調比較端莊典雅的是“大腔”,以勞動為歌曲主要內容的山歌稱為“雜曲”,傳唱度最高的是“小調”(朗朗上口的小調如今還派生出另一種類別——開花調,內容多為愛情故事)。三種類型的民歌交相輝映,是中華兒女智慧的結晶。
左權子女是誰
左權將軍是中國共產黨的一員,一生中參與長征、百團大戰等戰斗,著作有四十多篇,1942年犧牲時年僅37歲。左權死后,他的犧牲地點山西遼縣更名為左權縣。左太北是左權子女的唯一一員。父親去世時,左太北年僅僅一歲多。
左太北照片
關于父親的印象,左太北手中有一沓母親一直保存的“左權家書”,除此之外,還有幾張照片,在其中一張照片中:黑白的影像中父親一邊咧著嘴笑一邊抱著不滿百天的自己。生活中缺少父親的存在,但是左太北依然通過母親以及那些資料了解了一個活生生的左權將軍:他愛寫字,善于表達,愛抽煙等等。作為左權子女,相較于左權波瀾壯闊的一生,左太北已經過得很順遂了。左太北結束學業后,先后在國家經委、國家計委、航空航天部等部門工作,曾任中國航空工業總公司計劃司副司長。現在早已安心退休。她的丈夫畢業于清華,也是老革命家的后代。
左太北的一生幾乎都與“左權子女”這個名稱聯系著,這不是冷冰冰的稱呼,后來采訪左太北,每每提到左權,老人家一直都很傷感,雖然沒有關于父親的記憶,父親卻無時無刻不存在她的生活中。時隔多年再讀父親的家書,左太北依然感動得流淚,“父親一直說,永遠愛著太北”,在書信中,父親對太北的昵稱“北北小鬼”“小家伙”即使隔著時間的長河,依舊溫暖著左太北。
揭秘左權是哪里人
左權是抗戰時期八路軍高級將領,生于1905年3月15 日,于1924年成為黃埔軍校一期學員,1925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最后在1942年5月25日去世。那么左權是哪里人呢?
左權舊照
根究相關記載,左權出生在湖南省的醴陵市平僑鄉一個叫黃茅嶺的地方,所以左權是湖南人這是毋庸置疑的,但是為什么很多人都說他其實是山西人呢,甚至在山西有一個縣是以他的名字命名的,也就是今天的左權縣。據說左權出生的家庭比較貧困,在他一歲多的時候他的父親就去世了,長大后正好趕上袁世凱簽訂“二十一條”更是牽動了他的那顆愛國之心,于是在1924年他毅然決然的加入了黃埔軍校,第二年加入中國共產黨,開始了自己的軍事旅途。
可以說他是伴隨著中國共產黨從幼稚到成熟一步一步走過來的,他曾經參加了著名的百團大戰。可惜在1942年的時候,日本人直接攻擊八路軍前指揮部,當時左權負責斷后,在十字嶺突圍的時候,左權不幸中彈犧牲。因為當時是在山西境內,也就是之前的遼縣。為了紀念他,就改名為現在的“左權縣”,這就是為什么很多人認為他是山西人。
左權一生編著了很多關于戰爭方面的書籍,對于實戰方面很有心得,這些書也成為現在軍事戰爭授課用書。至于左權是哪里人的問題,他就是湖南人,這是毋庸置疑的。
左權的后代是誰
左權是中國近代歷史上最優秀的中國共產黨之一。1905年,他出生于湖南一個貧苦農民的家中,讀了幾年書,后來投筆從戎,成了八路軍的副總參謀長。他一生都在為革命事業做貢獻。1942年,他在一次行動中壯烈犧牲,年僅37歲。當時左權的后代——女兒左太北還不到2歲。
左太北照片
1939年,左權和劉志蘭結為夫婦,次年5月便有了愛女。當時流行以地名取名,女兒出生在太行山的北部,因此取名叫做“太北”。作為左權的后代,而且是唯一的后代,左太北始終不忘父親的優良品質。她從小就以自己的父親為榮,希望能和父親一樣為國家做出卓越貢獻。
1965年,左太北從哈爾濱軍事工程學院畢業,之后在國家機關工作。雖然是革命家左權的后代,但她不論在哪個崗位上,都兢兢業業,為國家事業添磚加瓦。她對父親的印象十分模糊,但是父親一直以來都是她引以為傲的對象,左太北時刻不忘將父親的高尚品德發揚光大,幾十年來都將自己賺來的錢用來資助貧困家庭。
左太北的丈夫叫沙志強,他也是老革命的后代,兩個人之間有許多共同的話題,也有共同的理想。婚后兩個人都過著十分樸素的生活,夫妻兩人的精力都用在為人民服務上了。婚后兩人育有一女,左太北為了紀念自己的父親,將自己的女兒取名為“左湘”,“湘”是湖南的簡稱,而父親的出生地就是湖南。
左權的英雄事跡有哪些
眾所周知,左權是八路軍高級將領,為民族解放做出了重要貢獻。時至今日,左權的英雄事跡依然在民間口口相傳。抗日戰爭爆發后,左權率領部隊先后參加了山城堡戰役、百團大戰等大型戰役,這些抗戰經歷都是左權的英雄事跡體現。1938年春,八路軍總部決定實行大殲滅計劃,為了消滅日軍一部,左權建議總部率先攻打苫米地旅團。
左權(右)
勘測地理位置之后,左權認為長樂灘有明顯的地形優勢,如果兵分三路,布置成口袋狀的話,就能一舉殲滅日寇。果不其然,等到日軍進入領地后,左權一聲令下,日軍一部被八路軍截成數段。隨后,左權指揮八路軍大開火力攻擊日軍,在左權的率領下,日軍一部被八路軍全數殲滅。左權在長樂之戰中殲滅了2000多名敵人,并且繳獲了大量武器。1938年12月,左權擔任八路軍前方指揮部參謀長一職,左權上任不久后,國民黨發動了第一次反共高潮。
1939年底,國民黨第九十七軍聯合日軍攻擊八路軍。在日軍的幫助下,國民黨對太行抗日根據地進行了猛烈的攻擊。3月上旬,左權率領軍隊進行反撲,左權指揮士兵從平漢路兩側反擊國民黨聯軍,左權部隊經過四天四夜的激戰,一舉擊潰了石友三部的進攻。根據統計得知,在這次戰役中,左權共殲滅國民黨10個團,成功守住了太行抗日根據地。
歡迎轉載:http://www.kanwencang.com/lishi/20161031/29194.html
文章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