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設伏的主要陣式
從某種意義上講,用海竿水庫釣大魚就是使用海竿這個武器,擺開不同的陣式設伏,守株待兔,耐心等待大魚咬鉤。其陣式可以是多種多樣的,但常用的概括起來有三種:
一是單點設伏。就是在釣手竿的同時用2-3把海竿集中投向水中一點,形成窩子,待魚上鉤。
二是多竿設伏。根據個人掌控能力,用多支海竿,一般竿與竿之間為2-5米遠,集中在水中一段或一個區域形成一片窩點,控制較大地段和面積。
三是多點設伏。在岸邊100-200米距離上選擇若干個釣位,一般每點用2把海竿,集中投向水中一點,形成長距離多點式展開其點與點之間距離根據選擇釣位而定。其所有點應在目視范圍內。
二、共同遵循的重要原則要求
以上三種設伏陣式都應遵循以下原則要求。
1、在陸地上一定要選好釣位。具體講要符合三個便于,即:便于甩竿,便于觀察,便于通行。一句話,對海竿掌握要方便。
2、經過認真觀察,詢問、分析,斷定大魚可能經過的路段,活動區域,在這些水域布鉤。
3、窩,同樣,在水庫用海竿釣魚也一定要打好窩。可采用以下方法:一是用硬點糟食,其中摻合一些玉米粒、顆粒餌等,先打3-5次,快速抖掉,再較為正常拋竿釣;二是近距離(30米左右)可用自制或購買的手持打窩器投玉米粒、小豆餅塊等;三是距離較遠可用自制或制式的打窩器用海竿拋投;四是有條件的可用橡皮舟、無線搖控器打窩。總之,無論采取什么辦法,二定要把大魚誘來伏擊之。
4、必須把海竿固定好,調好曳力器,以防大魚把海竿拖走。還可以把海竿拴上失手線,固定在樹上等牢固地方。
5、必須設置靈便的信號系統。單點設伏可以用鈴,多竿設伏也可用鈴,有條件的還可安報警器,多點設伏除安聽力報警信號外,還應設目視信號。例如,在竿梢上插醒目顏色的小旗布條或塑料袋等,竿只要一倒,遠處能看得很清楚。
6、必須眼勤、腿勤經常巡回檢查。單點設伏時,在集中精力釣手竿時,要經常照看海竿。多竿設伏時,盡量眼睛要看到每支竿,還要經常輕輕緊緊線,看是否有的竿發生明顯變化。多點設伏,釣手最好居中央位置便于左右觀察、聽察。同時要經常手持抄網輕輕地來回游動巡視,一旦發現大魚咬鉤,要迅速跑步,將其擒獲。
三、要正確處理幾個關系
由于水情、魚情、季節,自然餌料分布等不同情況。因此,水庫海竿釣大魚要正確處理好以下三個關系。
1、大與小的關系。這里講的大和小是指鉤、線、輪、竿。大魚這個概念沒有特定標準,只是相對而言,1000克與500克相比,前者就是大魚了。因此,釣大魚用大鉤,釣小一點的大魚鉤也可用小一點的。在釣大魚旺季最好使用大鉤、粗線多軸承大輪,竿長在3.6米以上。這樣釣到大魚,可以放心大膽地擒拿。防止守候很長時間好不容易上了一條大魚,結果脫鉤、斷線跑了,只好一拍大腿,后悔半天。一般情況下使用15號鉤,6號線,小輪、短海竿就行。這里特別指出的是大鉤上魚率低,小點鉤上魚率高。
2、距離遠與近的關系。一般講,大魚靠近深水,距岸邊較遠,但有時候大魚也靠邊覓食。因此,不是海竿拋投越遠越好,而是有遠有近,遠近結合,呈面積布控鉤為好,不必一味追求遠投。特別是在漲水季節,有些原來陸地、樹木、雜草被水淹沒,這里自然餌料多,是大魚經常光顧的地方,特別是大草魚正是靠邊覓食活躍期,往往在近處,能獲得喜出望外的收獲。
3、換食時間長與短的關系。釣大魚是換食間隔時間長點好,還是短點好?這個問題值得注意。時間太長了,由于水中的復雜情況,易將水中餌料掩蓋起來,或是脫落,形成空鉤待魚。換食太勤了,砸得水聲膨膨響,容易驚擾大魚逃散。因此,在一般情況下,使用糟食為主釣餌,應一個多小時換一次。使用玉米粒等抗泡餌料,可以半天換一次,但中途應輕輕拉動幾次,使餌料暴露在水底下外面,讓大魚能看得見。
歡迎轉載:http://www.kanwencang.com/xingqu/20161104/37900.html
文章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