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出處


23日上午,32歲的二胎媽媽龍資梅在自然受孕的情況下,生下三胞胎男嬰——4斤4兩的“大大”、4斤3兩的“中中”和2斤4兩的“小小”,三口之家一下子變成了一家六口。聽說醫院有人生下三胞胎寶寶,認識和不認識的人都趕來沾喜氣,可41歲的父親涂中倫臉上,卻看不到喜悅。



一個兩難的選擇
“雙胞胎”要不要糾結好幾天



合川土場鎮龍資梅、涂中倫夫婦,二胎生下三胞胎,目前三胞胎中的老大、老二和母親待在一起,由母親照顧。


昨天,住在重慶北碚第九人民醫院產科13-15病房的龍資梅說,“三胞胎其實是個意外!”


龍資梅一家是合川土場鎮中塆村人。龍資梅32歲,丈夫涂中倫41歲,因為早幾年涂中倫患骨結核,長期治療,病好后很長一段時間,夫妻倆一直要不上孩子。直到3年多前,才生下大女兒林林。


誰知,今年3月,龍資梅發現自己又懷孕了。因為家庭條件不寬裕,夫妻倆沒打算要這個孩子。但幸運之神偏偏和他們開起了玩笑。檢查那天,鄉鎮醫院的醫生興奮地告訴龍資梅,是雙胞胎!這個消息讓涂中倫興奮了好幾天,也糾結了好幾天。雙保胎太難得了!最后,奶奶唐才珍和父親涂中倫定板:留下來!



一份沉重的驚喜
四維彩超發現“三胞胎”




老三由于體質太弱,還在醫院育嬰箱中治療。


可能是懷上“雙保胎”的原因,龍資梅的肚子出奇地大,4個月后,龍資梅走動起來就有些困難了,于是辭掉了工作專心在家養胎。


懷孕24周時,鄉鎮醫院的醫生建議,讓龍資梅到大醫院做一個四維彩超,誰知這一檢查,她竟懷上了三胞胎!


“這完全是中彩票的概率啊!”涂中倫驚訝得合不攏嘴,這該是多大的福分,才有了如此緣分!


但驚喜只維持了幾秒,涂中倫很快被拉回現實,涂中倫只是一名普通的裝配工人,每月兩三千元收入要養活一家六口,已經不惑之年的涂中倫害怕起來,這難得的驚喜來得實在太沉重了些。但那個時候,腹中的三個寶寶已經6個多月了,如果不要,太舍不得。



一個美麗的失誤
老三躲到了哥哥背后




為了分辨三胞胎的出生順序,醫院在孩子的腳環上表明了大、中、小。


第三個寶寶為什么一開始沒有被發現呢?


重慶市第九人民醫院兒童綜合部新生兒病房醫生介紹,龍資梅的情況比較特殊,她的三個寶寶分別住在兩個胎盤內,老大一個,老二和老三同住一個,因為老三實在太小,又躲在了哥哥背后,所以才會被之前的檢查“忽略”了。


23日上午,龍資梅剖腹產下3個兒子,醫生護士們特意為他們取了小名:大大、中中和小小,并且在他們的腳環上寫下“大中小”。


主治醫生李醫生說,自然受孕生下三胞胎的幾率只有1/70萬甚至更低,這在他們醫院的新生兒病房還是首例。


但因為三個寶寶都是早產兒,出生后三個寶寶都住進了育嬰箱,由醫院經驗最豐富的醫護人員照顧。



一生兄弟的情義
把治療的機會留給弟弟




生二胎生下三胞胎 一家人不喜反發愁


26日下午,夫妻倆還是決定讓老大和老二出院,讓最小的老三繼續留在醫院。


“但凡家里條件好一點,我都舍不得這樣做。”龍資梅說,住院這幾天,家里已經花了3萬元,大半都是跟親戚朋友借的。如果三個孩子都住在醫院,按最低的標準,一天下來就是4000多元。


龍資梅說,出院前,她和丈夫就問了兩個問題:“有沒有生命危險?”“能不能現在出院?”龍資梅想,等三個孩子長大了,她會把這段艱難的經歷告訴他們,或許會成為三兄弟一生情義的開始。她也相信兒子們會理解父母的無奈。



一個堅定的決定
苦點累點也要把孩子拉扯大



龍資梅說,孩子已經生下來,就要對他們負責。“我已經想好了,最艱難的這幾天過去,一切會慢慢好起來。”龍資梅最擔心的就是這個冬天,孩子太小,她又沒有奶水,只能喂奶粉,開銷實在太大,再加上冬天冷,孩子只能穿尿不濕,又是一筆不小的花費。


龍資梅打算等孩子長到幾個月時,她就買一臺豆漿機,給孩子們打米糊吃。一個是養,三個也是養,哪怕自己苦點累點,總能將家里的四個孩子拉扯大。


26日,孩子出生第四天一早,涂中倫二話沒說提前回到單位加班,盡管病房內外每天都有趕來沾喜氣的熟人或者陌生人,他的臉上看不到絲毫的喜悅,更多的是無法言喻的壓力。



醫生: 給“老三”喂奶精確到毫升



重慶市第九人民醫院兒童綜合部新生兒病房醫生告訴重慶晨報記者,昨天,小小從出生時的1.27公斤,長到了1.29公斤,每次的奶量也從最開始的2毫升逐步增加到了10毫升。小小目前生命體征平穩,出生反應也不錯,讓醫院的醫生護士們松了一口氣。


醫生介紹,因為早產兒容易低血糖,也擔心出現腸道發生壞死的危險。再加上小小體重太輕,他們目前對他進行靜脈營養治療。但小小實在太小,每次喂奶,他們只能通過注射器精確計算到2毫升,每兩小時喂一次奶。

村書記: 他們家很困難,曾是低保戶



合川土場鎮中塆村黨支部書記涂中華告訴記者,涂中倫喜得三子的消息當天就傳回了村里,但大家都知道他家確實很困難。


涂中華說,涂中倫是退伍軍人,患病后回到農村,一直在工廠打工,每月有兩三千元收入。他們家早些年一直是村里的低保戶,直到鐵路占地,國家給涂中倫的媽媽購買養老保險才取消。


“希望好心人能幫幫這一家子!”涂中華說,他也在想辦法,看能不能給他們家一點幫助。


網友熱評

基友喊我大饅頭:壓力大當時為啥要懷啊?想生二胎就要考慮到所有的風險和經濟條件


亂七八糟七扭八歪:從小康一下變成解放前了。


btaje:「生活」是「生活」,「活著」是「活著」,還是有很大的不同呀。總之,祝愿小朋友們健康成長。


Mikan_翻翻:果然頭胎是女孩,那么想要男孩多給你幾個呀,干嘛不開心


火星不起名:求老大心理陰影面積


逐矢其志:第一胎慘了,本來全家資源在她身上,現在估計連四分之一也難得了,而且家里經濟會變得很緊張。所以有些人為什么生育欲望這么強,不是應該衡量一下經濟能力嗎?


楊培軍ypj:有負擔也是甜蜜的,好羨慕


東沢安之:不過等孩子長大了就知道自己多幸運了吧~~~


妙齡小乳鴿:來沾點孕氣





因多胞胎而背上沉重負擔的并不止是他們

下面這家人更是二胎意外懷上四胞胎



早產44天 三胎“變”四胎


6月28日,榆林市兒童醫院、榆陽區人民醫院手術室一臺特別的剖腹產手術讓全體醫護人員激動不已。榆陽區鎮川鎮27歲的雷女士經剖腹產手術,成功生下了四胞胎。



“雙龍鳳”四胞胎順利出生


四個嬰兒接連出生,今后的撫養費用成了產婦一家人幸福的“哀愁”。產婦的丈夫任先生說,自己和媳婦都在鎮川老家務農,年收入只有3萬元左右,而且四胞胎并不是頭胎,老家還有一個7歲的女兒。“四個孩子每人每月的治療養育費用都在上千元,要養活真難!”說完,任先生陷入沉默。



醫護人員為“四胞胎”產婦做剖腹手術


院方了解任先生的家境后,表示會盡量減免住院費用,幫助任先生一家爭取政府補貼,同時聯系組織雀巢奶粉等企業進行資助,盡量減輕四胞胎寶寶一家的經濟負擔。



不過,還是有不少家庭選擇人工多胞胎。


近十年多胞胎分娩比率攀升


根據青大附院提供的一組過去十年的統計數據,記者發現,在該院出生的多胞胎嬰兒中,多胞胎的單次生育個體總量呈上升趨勢,在2005年、2006年多胞胎數量是20多個,而到了2008年多胞胎數量已達到了50多個,以后每年都超過60多個,其中去年就有102個多胞胎,平均每3到4天就有一個多胞胎出生。


目前我國不孕不育發病率高達10%左右,那為何近十年來多胞胎卻以20%左右的速度呈上升趨勢呢?專家表示,“人為干預”是造成這一怪象形成的重要因素。


一項研究表明,在多胞胎發生率高的國家,30% ~50%的雙胞胎與至少75% 的三胞胎都是人工干預的結果,比如促排卵藥物,試管嬰兒等。



來源:重慶晨報(cqcb95)已獲授權轉載

綜合:陜西傳媒網 半島網


懷上多胞胎有人歡喜有人愁

但既然生了就一定要為他們負責

讓我們為那些負責任的父母點zan~



歡迎轉載:http://www.kanwencang.com/shehui/20161101/31141.html

文章列表


不含病毒。www.avast.com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大師兄 的頭像
    大師兄

    IT工程師數位筆記本

    大師兄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