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面的話
實際上,并沒有人提過屏幕三要素這個詞,僅是我關于移動web開發屏幕相關部分總結歸納的術語。屏幕三要素包括屏幕尺寸、屏幕分辨率和屏幕像素密度。
屏幕尺寸
我們常常聽說5.5英寸大屏幕手機,實際上屏幕尺寸是指屏幕的對角線長度。常見的屏幕尺寸有3.5、4、4.3、4.8、5.0、5.2、5.5、6.0等
對于英寸沒有什么概念,可以通過轉換公式轉換成常用的厘米
1英寸 = 2.54厘米
3.5in = 3.5*2.54cm = 8.89cm
4.0in = 4.0*2.54cm = 10.16cm
4.3in = 4.3*2.54cm = 10.922cm
4.8in = 4.8*2.54cm = 12.192cm
5.0in = 5.0*2.54cm = 12.7cm
5.2in = 5.2*2.54cm = 13.208cm
5.5in = 5.5*2.54cm = 13.97cm
6.0in = 6.0*2.54cm = 15.24cm
屏幕分辨率
屏幕分辨率是指屏幕的像素點數,一般以縱向像素*橫向像素來表示分辨率。顯示常用分辨率有如800*600、1024*768、1280*720、1600*900、1920*1080,單位是px
[注意]關于像素的相關知識移步至此
若存在retina視網膜屏幕,要注意的是屏幕分辨率指的是設備像素,而不是理想視口
【HD和4K】
現在移動設備、智能電視宣傳最多的兩個關鍵詞估計就是HD、4K,這二者都是用來描述顯示設備分辨率的標準,到底二者之間有什么區別?
HD:沒有固定的標準,基本上只要寬度為720px的都算是HD
full HD(全高清): 1920*1080分辨率
4K: 4k也叫QHD或UHD(超高清),最小分辨率是3840*2160,主要是現在高端電視的分辨率;其還有一個更高的4096x2160的標準,主要用于電影放映機或者專業相機。

【關于相機像素】
我們常常聽過相機支持1000萬像素。相機所說的像素,其實是最大像素的意思,像素是分辨率的單位,這個像素值僅僅是相機所支持的有效最大分辨率。
640*480 = 307200 = 30萬像素
1600*1200 = 1920000 = 200萬像素
3264*2488 = 8120832 = 800萬像素
4536*3024 = 13716864 = 1400萬像素
DPI和PPI
DPI(Dots Per Inch)是印刷行業中用來度量空間點密度用的,這個值是打印機每英寸可以噴的墨汁點數。計算機顯示設備從打印機中借鑒了DPI的概念,由于計算機顯示設備中的原子單位不是墨汁點而是像素,所以就創造了PPI(Pixels Per Inch),這個值是屏幕每英寸的像素數量,即像素密度(Screen density)。由于各種原因,目前PPI(主要是iOS)和DPI(比如在Android中)都會用在計算機顯示設備的參數描述中,不過二者的意思是一樣的,都是代表屏幕像素密度。
屏幕像素密度(DPI或PPI) = 對角線分辨率 / 屏幕尺寸

勾股定理算出對角線的分辨率:√(1920²+1080²)≈2203
對角線分辨率除以屏幕尺寸:2203/5≈440dpi
DPI = 對角線分辨率 / 屏幕尺寸
以iphone3s和iphone4為例,二者屏幕尺寸一樣,屏幕分辨率相差一倍,屏幕像素密度也相差一倍

Google官方指定按照下列標準區分不同設備的dpi
蘋果的區分則更為簡單:非高清屏、高清屏、超高清屏
//1242*0.87=1080 2208*0.87=1920 3*0.87=2.61
從數值上看,蘋果和安卓有這樣的對應關系

文章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