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
優秀的教師不僅學會掌控課堂,更懂得把握好學生。讓學生跟隨自己的腳步和節奏,浸入到自己營造的課堂氛圍當中,對于提升教師教學力與學生管理能力都是一項十分重要的能力。
優秀的教師不僅學會掌控課堂,更懂得把握好學生。讓學生跟隨自己的腳步和節奏,浸入到自己營造的課堂氛圍當中,對于提升教師教學力與學生管理能力都是一項十分重要的能力。
教師該如何與孩子交流?
——與孩子交流,應該避免對孩子進行診斷和預言。
1、只有同情和尊重的氛圍才能有效的促進學習。
老師們和孩子們的日常交流中,必須保持這些日漸消失的美德(在與孩子的交流中熟練和謹小慎微,不容易粗暴和被激怒)。
2、”就事論事,絕不攻擊孩子的品行“是交流的基本原則,適用于老師和孩子之間的所有交流。
根據不同情況自如的運用這一原則也正是有效教學的本質所在。
3、與孩子爭辯只會招致孩子更大的敵意和反抗。
要邀請孩子合作,與其改變他們的想法,不如改善他們的情緒。
4、在與孩子交流的時候,應該盡量避免對孩子進行診斷和預言。更不要把孩子的往事和或者孩子的家人扯進來。
診斷孩子是危險的,將孩子與別人對比也是有害的。這可能給孩子帶來負面的心理暗示和影響。
孩子總是會不由自主的實現老師對他的悲觀預測。他很有可能成為老師所說的那種人。
5、明智的老師跟孩子說話就像對家里的客人說話一樣。
6、尊重孩子。
摒棄語言上的暴力(比如訓話、責難、嘲諷等),不逼迫孩子做出承諾和保證,不讓他們的內心產生罪惡感。
就事論事,對孩子提供及時的恰當的幫助。
教師如何控制情緒?
——聰明的老師懂得如何表達憤怒而不造成傷害。
1、老師對于孩子的職責在于拯救而不在于傷害。
如果一位老師喜歡批評人而又天生伶牙利齒的話,那么他就負有一項嚴肅的責任:要么學習新的交流方式改變自己,要么另擇職業,以免濫用天賦,使孩子受到傷害。
2、聰明的老師并不懼怕自己憤怒的情感,因為他懂得如何表達憤怒而不造成傷害。
他知道生氣的藝術在于不侮辱別人,他描述他所看見的,他所感受的以及他所期望的,他只是就事論事。
3、既然令人生氣的事情已經發生了,你能做的就是盡量減輕事情發生所帶來的后果。
只要有積極的態度,再大的裂縫也是可以彌補的。
4、孩子得到的自治越多,他的敵意就越少;孩子越是自我獨立,他對別人的怨恨也就越少。
5、一代又一代的孩子因為成年人毀滅性的語言而身受其害,他們真的對自己的智力和能力產生了懷疑。
許多孩子甚至在輟學的時候,也深信這是自己命中注定的,他們認為自己的一生中不會得到多少智慧、知識和快樂,這真是一出悲劇。我們成年人的責任何嘗在于摧毀孩子的夢想和想象力呢?
教師課堂上的語言該如何把握?
——千萬別急急忙忙立刻讓孩子說出答案。
1、恰當的交流不但能夠改善教學,而且是教學的關鍵。
然而,很多學校還沒有意識到這一點并付諸實踐,沒有把教育的力量放在孩子的成長上面,努力豐富孩子的人格,美化孩子的生命。
2、如果老師急急忙忙的立刻給孩子說出答案,那就不僅僅使孩子喪失了自己解決問題的機會,而且還打擊了孩子的自信心。
為什么灌輸式教育下的孩子缺乏創造力,很重要的一點就是孩子始終在直接接受老師的答案,甚至還沒有問題時,老師都已經準備好了問題和答案,一股腦兒的灌下來,學生哪里還有自己獨立思考的時間和空間,如此一來,何談創造力?何談自信心?沒有了這些,人只能成為缺乏靈性和智慧的機器。
3、對孩子而言,學習如果不包含感情成分,就永遠難以成功。
本文版權歸原作者及原出處所有,內容為作者觀點,并不代表本公眾號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或其它問題,請及時與我們聯系,我們將立即更正或刪除相關內容。
就愛閱讀www.92to.com網友整理上傳,為您提供最全的知識大全,期待您的分享,轉載請注明出處。
歡迎轉載:http://www.kanwencang.com/xinwen/20161215/70827.html
文章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