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7月5日,新疆軍區派“黑鷹”直升機飛抵海拔近4000米的三十里營房,對一名在山體滑坡中受傷的士兵進行營救。
圖為“黑鷹”直升機飛離三十里營房醫療站
20世紀80年代,人們從電視屏幕上經常可以看到“黑鷹”直升機在大漠、叢林、山谷中穿越戰火硝煙的身影,其超強的戰斗力令人印象深刻。其實,中國也曾從美國進口了24架“黑鷹”直升機,這些“老功臣”有的至今仍在飛行。
多年來,翱翔在青藏高原上的中國“黑鷹”直升機完成了赴西藏空運物資、搜索營救、搶險救災、回收返回式衛星、軍事演習等數百次重大任務,并為我國的人道主義救援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其飛行的航線被稱為青藏高原的“人道走廊”,“黑鷹”直升機也被當地人民譽為救苦救難的“雪域神鷹”。
“黑鷹”降落中國
在中國美麗的大西南,雄踞著素有世界第三極之稱的青藏高原,高原上的邊防哨所大多在海拔4000米以上,由于那里終年積雪、氣候惡劣、地形復雜,邊境巡邏和物資補給十分困難,我們迫切需要一種能在高原地區執行任務的直升機。
平均海拔3000米以上的雪域高原,含氧量只有海平面的一半,稀薄的空氣會使直升機發動機功率大大減小,旋翼效率降低,從而導致飛機升力不足,一般性能的直升機很難飛上青藏高原。20世紀80年代以前,我國一直沒有能夠在青藏高原使用的直升機。
恰在此時,中美關系迎來了蜜月期,雙方在軍事領域開展了大量合作。1983年,中央軍委決定在國際市場上引進一型能適應青藏高原惡劣氣候環境的先進運輸直升機。當年,各競標廠商的產品被空運到拉薩貢嘎機場進行高原性能試飛。結果,美國西科斯基公司的“黑鷹”直升機表現出色。在這次驗證飛行中,“黑鷹”直升機達到了7315米的巡航高度,這一卓越性能使其脫穎而出,成為當之無愧的“高原之王”。
1984年7月,中美雙方簽訂了購買24架S-70C民用“黑鷹”直升機的合同。合同包括24架單價600萬美元的“黑鷹”直升機、3套單價78萬美元的外掛式副油箱系統,以及維護直升機所需的工具備件等,總價1.5億美元。中方還派出8名飛行人員和部分機務人員赴美培訓。盡管這些飛機價格高昂,但后來的事實證明它們是值得花這么多錢的。1984年11月,首批4架“黑鷹”直升機運抵天津,最后一批7架“黑鷹”直升機于1985年10月交付中國。
西科斯基公司為我國“黑鷹”直升機分配的編號為S-70C-2,該機型在美軍中的編號為UH-60。美國軍隊習慣以印第安土著部族的名字來給飛機命名,“黑鷹”是福克斯印第安部族的一位酋長。1832年,他在威斯康星州的斧頭河邊與美軍激戰,部族被滅,但美國人仍十分敬畏他,于是將20世紀80年代美軍主力通用直升機命名為“黑鷹”。另外,“黑鷹”直升機與兇猛的飛禽“鷹”具有某些共性也是以此命名它的重要原因。
歡迎轉載:http://www.kanwencang.com/xinwen/20170119/92122.html
文章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