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出處


在過去,國人講究“忠、孝、節、義”,為人之忠,實為誠信;現在講究“真、善、美”,待人之真,謂之誠信。“忠”和“真”都排在首位,可見在我國,無論是古代還是現代,誠信都是排在第一位的。然而,誠信的喪失卻是國人最大的一個劣根性普遍共存的。

中國人擅長窩里斗是出了名的,自古就有《孫子兵法》三十六計,其內容無非是教人如何爾虞我詐、算計別人,實在可稱得上是一部算計大全,有了這樣的計謀,便弄的人人自危,昔時賢文便講道,“畫虎畫皮難畫骨,知人知面不知心”,“逢人且說三分話,未可全拋一片心”,“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等等,人與人之間便不再有信任。因為不相信別人,所以就不會以誠待人,幾千年延續下來,人心叵測之思想大有深入骨髓之勢。古代“忠”字雖然是排在道義之首,也無非是皇權階層為了維護自己統治地位而推崇的宣傳口號罷了,目的只是為了奴化臣民,因為他們的江山也是靠算計得來的,如果臣子和百姓不“忠”,那他們的江山恐怕也是不保了。

以上扯的有點遠,還是回過頭來列舉幾個現實的例子,也不一定具備什么代表性,筆者只能根據自己有限的視野來闡述了。

誠信喪失之一,學生作弊。學生作弊作為不講誠信的一個體現,放在第一位來說,是很有必要的。我們小學時就學過一篇文章,寫的是列寧,內容是要求我們做一個誠實的人,可由于我們的應試教育,評判學生優秀與否的唯一標準就是分數,為了分數,學生很小的時候就學會了造假,為了分數不擇手段,考試作弊已經是一個十分普遍的丑惡現象,遍布于每一個學校的每一個角落,遇上大考,不僅學生自己作弊,甚至家長幫忙,老師幫忙。升學的時候,某些干部為了自己的子女上一所好大學不惜為他們改名換姓,頂替別人,這也是前不久在網上鬧的沸沸揚揚的事情。據說在美國,別國學生不常有考試作弊,中國留學生卻最普遍、最流行。美國老師說,學生成績不好并不可恥,也并不會對中國留學生進行種族歧視,最深惡痛疾的就是中國留學生大多熱衷于考試作弊了,一個人道德品質不高,做人缺少最起碼的誠信,取得了再高的分數又有什么用,更何況這些成績是假的?在他們看來,道德品質的重要性遠大于分數,中國學生品德太差,因此瞧不起中國留學生。可見,我們的教育制度,使絕大多數人從小就培養了不守誠信的習慣,甚至潛移默化成了一種意識。

誠信喪失之二,學術造假。上面講了學生,這里該說說老師,如今,學術論文抄襲已不再是什么新鮮事了,近來更是屢見不鮮了。有某些教授級的人物,甚至是博導、大學副院長,卻還要在學生的論文上署上自己的大名,還辯稱與己無關,連三歲小孩都能識別的謊言,教授嘴里說出來,也不覺得寒磣。當然,老師也是人,別人可以不講誠信,為什么非要求老師講呢?但是,老師是教書育人的,師德很重要,不能為人師表,豈不是要誤人子弟嗎?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傳道”是第一位的,自己都不守“道”,如何傳道呢?說到師德,我還想起了另外一件事,西北某大學負責管理學生事務的一個老師,為了拿到高額的提存,在學生根本不知情的情況下,就為一萬多學生辦理了信用卡。為了利,就不顧及誠信。可見,現在的許多老師,也要進行一下素質教育了。

誠信喪失之三,賴賬。前不久有個朋友講,他從小一起玩到大的哥們,急著要錢做一筆買賣手頭緊,找他借二萬周轉一下,兩個月就還,朋友雖也是工薪階層,還是毫不猶豫答應了,然而兩個月過去了,他那哥們卻不見絲毫還錢的跡象,也從不來個電話,直到一年多過去了,他自己急需用錢,才去委婉的找他哥們要,哪知,那哥們卻說,生意虧了,啥時有了啥時還。這話也太有殺傷力了,不僅傷害了朋友的信任,更是傷害了多年的友誼,這種人,簡直把誠信看的比一張白紙還薄。而這種現象作為國人的一個陰暗面也是普遍存在的。還有一個朋友也有一段經歷,他采購了一批服裝放在他一哥們店里賣,說好了賣了利潤平分,誰知到最后,不僅沒分到一分錢的利潤,連那些進貨的貨款也一分都沒要到,他那哥們也是一句“虧了”,從此便不再接他電話,過了段時間,連號碼都換了。真是“畫虎畫皮難畫骨,知人知面不知心”啦。現在很多欠錢的,都是大爺,你去要債時,就好像跟借錢一樣,必須得裝孫子。最近,南方某市一女政協委員也是如此,為了賴賬,把自己的豪宅,豪車統統換成了家人的戶頭,想盡一切辦法逃避還債。家里多的是錢,就是不還,你咋辦?個人這樣,企業也是如此,在北方一個有名的城市有一家號稱要進入世界五百強的企業,以前因為業務關系,我多次去過那里,據當地人講,那家公司因為拖欠配套廠商的貨款,不知道拖垮了多少民營企業,因為這家企業對外的口號是“**,真誠到永遠”,有一次,一個實在是討不回貨款的債權人就爬到他們廠房的樓頂拉了個條幅,——“**,欠錢到永遠”。沒有誠信,在一些西方國家是根本不能生存的,如果你有一次不誠實的經歷,就會被記錄在檔,這必然會影響到讀書、就業、結婚、房貸等等,會影響到一個人的一生,所以,賴賬是絕不會成為普遍現象的。而在我國,大家視乎已經司空見慣了,一點也不會覺得這有什么可恥,很多人都是靠賴賬發家的,因此都習以為常了。可長期延續下來的惡性循環,只能讓更多的人與人之間互不信任,進而更加互不講誠信。

喪失誠信之四,假貨充斥市場。雞蛋里吃出了蘇丹紅,豬肉里吃出了瘦肉精,為了賣高價,有人給雞、魚味毒藥,使之身體變烏、變紫,美其名曰“烏雞、烏魚”,為了是食品顏色鮮亮,商販們不惜添加各種顏料色素,各種防腐劑,甚至是吊白塊。地處中原的某市,有人甚至用硫酸加工出了蜂蜜,用面粉加工出了奶粉。為了使蛋白質含量檢測更高,不法商販竟然在奶制品的源頭——奶牛的飼料中大量添加了三聚氰胺。導致全國數十萬嬰幼兒遭受毒害。到如今,我們都不知道市場上還能不能買到真正安全放心的食品,過去講“掛羊頭,賣狗肉”,那雖然是不誠信,但至少都是肉,不會吃死人。而現在呢?除了食品,還有醫藥、農資、日用品等哪一樣沒有假貨、冒牌貨?人為了“利”字,就把“道義”放兩旁,你在害人的同時,其實也在害自己,因為你自己也是消費者。

喪失誠信之五,交易欺詐。長期以來,我們去一些個體商店買東西,一般是沒有明碼實價的,賣者出一個價,你不知道究竟值多少,還了一半買回來,自以為撿了便宜,商家其實還賺很多,碰到不善于砍價,或者不喜歡侃價的,商家可就值了,一件衣服可以賺進價好幾倍的利潤,這也很正常。大家習以為常了,也不覺得有啥不誠信。我前段時間看過一篇文章,講述的是一個中國老人在拉斯維加斯買一件衣服的故事,中國老人雖然只是去那里度假順便買衣服,老美并沒有把他們當外馬,成交后,買者發現衣服袖子的腋下連接處有一點點輕微的汗漬,于是提出來,老美那個服務員未作任何辯解,在請示了他的老板后主動減少了兩美元,其成交價只是十美元。由此可見,老美對這樣一個不可能是回頭客的顧客,也做到了童叟無欺,人家是多么的誠信。相比之下,我們就十分汗顏了。我們的生意人,最流行的是短斤少兩,以次充好。強買強賣也是我國日常交易的一大特色,到市場上去賣肉,你說買一斤,他拿刀一劃,一稱一斤六兩,你說多了,不要,他說哪那么準?不要也得要,殺豬刀拿著對你怒目相向,你買還是不買?再就是你到一個陌生的地方,你如果是孤身一人,那你到小商小販處買東西,可得當心了,被“宰羊子”可是常事。記得幾年前,我的一個朋友到一個位于長江中下游的城市出差,下車后,覺得肚子餓,就找一個小餐館吃飯,他是個節約的人,所以只點了兩個小菜,誰知,沒幾分鐘就上了七八盤菜,大肉大魚還有雞,一聞,全是臭的腐的變味的,他說老板我沒點這些菜,老板說你沒點我會給你上?他要走,老板上來就是一個耳光,你個外馬還想吃霸王餐?——想一想這種情況就是長了一百張嘴也難辨,他只能老老實實付了帳走人。

喪失誠信之六,消費陷阱。時下流行什么電話套餐、信用卡消費、積分獎勵什么的,其實里面大多設有陷阱的,目標就是一個,讓你盡可能多的消費。商家促銷的時候,對于這一類產品或者服務,介紹給你的都是優惠,都是好處,都是酬賓,至于里面設置的條件,他們是只字不提的。可要是你接受了這樣的產品或者服務,那你就上套了。筆者就有親身經歷,幾年前在一家電信運營商那里辦了某一資費套餐,后才發現,話費比沒辦前貴了許多,于是申請取消,可是別人不干了,說你是簽了字的,要使用一年才能取消。最后投訴到315,才得以解決。信用卡就不必細說了,卡奴是怎樣形成的,大家都知道,一個沒有經濟實力的人使用信用卡就等于給自己上套。話說回來,有經濟實力的人,要信用卡又有什么用呢?直接用自己的錢去消費不就得了。一句話,銀行發行信用卡的目的就是用來賺錢的,但銀行在為你辦理這個業務的時候,絕對不會提他們這項服務的目的,只會說會給你帶來多大便利,多少好處。生活中各種各樣的消費陷阱真是太多了,為了“利”,商家是不會跟你講誠信的。所以我們得睜大自己的眼睛,堅信“天上不會掉餡餅”,才不至于被套。

喪失誠信之七,老板和員工互不信任。現在的老板最流行的一句口號就是“企業以人為本”,要如何如何注重員工薪資待遇,如何如何改善員工的工作環境等等。可現實中,大多數老板是不會以人為本的,只會以人為奴,或者以人為工具,員工都是用來盤剝的,于是盡可能讓他們多加班、少拿錢。老板還可以朝令夕改,只要是對自己更有利。老板說,要組織員工一年旅游兩次,到頭來也許一次都不會組織。老板會千方百計的賴掉工傷賠償,也會想方設法的瞞報事故。而員工呢,會想盡辦法消極怠工,有人監督干活就快一點,沒人監管就玩玩打打。員工會為了謀取好工作而使用假證書、假文憑,會為了私利或私憤泄露公司商業秘密,還會私占公司財物中飽私囊。由于不滿或者眼紅,員工甚至可以散布信息詆毀老板聲譽,或者產品名譽及公司名譽。由此可見,老板與員工彼此之間的不講誠信和不信任是顯而易見的。有這么一個商場,為了趕時髦,請人創作了一首《某某大廈之歌》,要求員工每天早上上班之前集合排隊合唱,其歌詞內容為“某某大廈,我的家,我愛某某大廈……”,另一方面,該商場編制了上千條的員工守則,內容卻離不開罰款、扣工資,并成立了所謂的商管隊,對員工實施犯人似的監管,稍有不慎,員工就要被扣錢罰款、辭退走人,從來沒有實施過一次為員工謀福祉的舉措,對比一看,其行徑簡直是對“大廈之歌”莫大的諷刺。如此的管理,管理者和員工之間哪還有誠信可言?

喪失誠信之八,專家論股市、樓市。經濟專家,網民們俗稱“磚家”,也不知道這些磚家們的頭銜是怎么得來的。前幾年,股市行情好的時候,磚家談股市,這個也說牛市,那個也說牛市,能牛多久呢?二零二零年。真是大言不慚啊,稍微有思維的人都知道,股票長的過快,必然存在炒作,有泡沫的成分,既然是泡沫就一定會破滅,怎么會牛到二零二零年呢?果然,沒牛到兩年就跌了幾千點,結果很多人被套住了,因為都是聽磚家的鼓惑,才投資股票的,其實對股票是一竅不通,結果都成了冤大頭。是磚家真的沒有水平預測不準嗎?不是。如果磚家真欠缺水平,大可說不知道,或者無法預測。但是磚家們沒這么做,偏偏散步一些誤導的言論,可見磚家們的誠信度又多差,而偏偏磚家們的言論又不構成“招搖撞騙”或者“妖言惑眾”,大家除了鄙夷或憎恨他們,也別無它法,自己認栽。再說說樓市磚家。現在的樓市價格之高,是有目共睹的,最近就有一處級官員稱自己的工資兩個月還買不起一平米的房子,不吃不喝買一套住房也要幾十年,一般百姓更是望而生畏了。可就是這樣的房價,仍有許多磚家稱房價不高,大多數人買得起,過不久就會上漲,因此鼓惑大家趁現在“價低”趕快購買。這些磚家的良苦用心大家一看就明白了。這幾年樓市的暴漲,與磚家的評論是分不開的。樓市上漲,固然可以帶動經濟發展,可樓市漲的過快,遠遠超過民眾的承受力,只會導致次貸危機。其結果,必然導致經濟體系的崩潰,引發全面的金融危機,而直接受害的,就是普通百姓和國家的銀行業。瞧瞧,磚家不負責任的言論,會產生多大的社會危害!據此,我也要奉勸大家,在信息高度發達的現代,無論做什么決定,都不要盲目的相信磚家。磚家的言論僅供參考,吃了虧還得自己兜著。我也奉勸那些磚家,你們的言論關系重大,發表觀點的時候,摸一摸自己的良心,不要信口開河。

喪失誠信之九,中介欺詐。說道中介欺詐,我就想起了“托”這個字,在我國,什么樣的托都有,進醫院有醫托,上酒吧有酒托,婚介所有婚托,售樓處有房托……職場欺詐很多人都經歷過,記得很多年前我剛出去找工作的時候,就被職介公司收了“登記費”,而后隨便找了幾個“托”的“用人單位”應付了一下,不了了之的情形。當然,當時我也并沒有證據任何證明人家就是托,人家不錄用我,可以有一萬個理由,所以交了登記費也只好認栽,想要退還是不可能的。婚介公司也一樣,不必細說。順便說一句,無論出于什么必要,大家都不要輕易相信什么婚介所,也不要相信什么婚介網,沒有哪個會真心誠意的幫你,他們的目標都是一個,——你口袋里的鈔票。再說說房產中介,無論是租房,還是售房,這其中的陷阱可是太多了。近來出現了房托,也就是房地產商或者房屋中介雇來,專門炒作房屋銷售火爆場面的。說道房屋銷售中的不誠信,還有一種就是“捂著賣”,他們這樣做,第一,你無法摸清準確的售價;第二,無法了解的成交量;第三,沒有“路子”,一般人別想買到好的樓層。此外,還有一種情形,就是一套房子賣幾家,人人都付了房款,賣房人逃之夭夭,買房人相互爭奪,鬧到法院,說是詐騙,鬧到公安局,說是經濟糾紛,上當受騙了,還根本解決不了,也只能自認倒霉了。

喪失誠信之十,豆腐渣工程。說起豆腐渣工程,深受其害的人頗多,強梁垮塌,路面斷裂再也不是什么新鮮事。前些年曾有報道,為了偷工減料,有些商品房的墻面里竟然塞進了紙板、海綿、木塊等,而還有一些開發商,規劃的四層,他們敢建八層,但施工下腳,仍是按四層設計施工的,如此建造起來的危樓,由于是用于出售的,所以根本不用擔心什么工程質量。可是黑心商有沒有考慮過,建設工程的不誠信,危及的往往是人的生命,其后果是非常惡劣的,要是你自己買到了這樣的樓,你會有什么感想呢?

喪失誠信之十一,保險業。在許多發達國家,保險業就是普通百姓的一個保障,遇到問題,一個電話,保險公司會主動上門解決。而說到我國保險業不講誠信,可是太普遍了。我有個在保險公司工作過的朋友就曾經講過,找保險公司賠錢,要看你是站著拿錢,還是躺著拿了,站著拿是拿不到錢的,躺著才能拿到錢,此言并非言過其實。現在的人壽保險動輒讓你二十年、三十年分紅險,養老險,也不想想二十年、三十年后你這家公司還在不在?他們最擅長的就是承諾你現在交多少,以后可以拿多少,因為拿的比交的多,所以誘惑力特大。但是交出去的是現鈔,而拿的卻是未知數,憑什么斷定一定會比交的多呢?買此類保險,本身就是一種投資,既然是投資,就肯定有賺也有虧,這個道理保險經紀人是絕對不會告訴你的。一般人都知道,保險條款里面明明白白的寫著,你上交的保費,有多少比例成了經紀人傭金,多少成了保險公司提點,還有多少上繳國家稅款,剩下的才是你自己的,也就相當于所交保費的百分之五六十了,保險公司才拿去投資,他們就一定會賺嗎?既然是投資,就一定有風險,誰能保證你現在交給保險公司的一千元,二十年收就一定超過一千元呢?我前年就聽說過某保險公司一筆投資虧二百多億的事情,更有甚者保險公司老總拿年薪幾千萬的屢見不鮮,——你這個老總拿的那么多錢從哪兒來?可見,大家交的那些保費,不是被虧了,就是被分了,這話也許有些片面,但對于那些幾十年以后坐家里拿錢的險種,我向來是嗤之以鼻的。就算保險公司真的盈利了,你就能輕松的拿到錢嗎?他們會想盡一切辦法給你設置重重障礙。

再就是意外險,按照保險法,只要是意外受傷,保險公司應該是無條件全額賠償的,可是你要是一普通百姓,你或者你家人意外受傷的話,你是很難拿到錢的,除非你傷的非常嚴重,從此躺下不再起來,或者已經失去生命,那才可以拿到賠錢。我有個外甥,有一次不小心摔傷了額頭,在醫院治療花了上千元的醫療費,到保險公司索賠時,他們說,你們這是在門診看的,按規定我們只能賠一百塊。氣的我當時直拍桌子,什么鳥規定,比法律還大啊?我規定你賠兩千塊給我,行不行?還有什么百分之二十的絕對免賠條款,整個兒就是一與法律抵觸的霸王條款。后來他們自知理虧,總算賠償了二三百塊,什么檢查費不賠啦,有些用藥不賠啦,名堂太多了。要不是數額太小,費時費力,真跟他們打官司了。

還有就是洗腦,把臺灣陳某某一套成功學理論搬入保險業之中,每天給那些保險經紀人上課,含口號,讓他們這些人著了魔似的在外面糾纏別人,大談保險的好處,不買就天天糾纏你,城里拉不到保險了,便深入農村,采取了傳銷的模式開展業務,拉人頭,親戚拉朋友,朋友拉親戚,自己買了被套住了,再叫親友來買,而且鼓動親友再去拉其他的親友,并說做這個好,不用種地了,能發財……由于兒女們都不在身邊,我那六七十歲的老父母也被他們拉了進去洗了腦,實乃可惡之極啊!六七十歲啦,一年交幾千塊給他們保險公司,還能圖什么啊?

要列舉國人的不誠信,恐怕幾天幾夜也說不完,每個人都能說出許多。大躍進時期,全國流行的就是浮夸風,吹起來都是不著邊際的,昨日煉鋼多少,今日畝產多少,明日又要放幾顆衛星,……全是天文數字。吹牛其實是自欺欺人的,當時老百姓困苦的生活狀況就是最好的見證。而今,除了吹牛,形形色色的詐騙,又是中國的一大特色,相信絕大多數人都有被騙的經歷,在我們國家騙子的伎倆之多,騙術之深,花樣之廣都是史無前例的,騙子哪兒都有,我之所以把它列為不講誠信的一種體現,是因為現在的騙子行騙時絕不僅僅是利用了人的貪心,大多數時候恰恰是利用了人的善心、愛心、同情心以及信任心。例如,借手機,借了就跑了,例如,問路,一回答就纏上了,找你借路費什么的,再就是招商加盟,吹的天花亂墜,騙的都是窮苦人,這樣的騙術只會使人與人之間形成更嚴重的信任危機,因此,最為可恨了。還有一些,如騙保,為了賠償金,不惜害死親人,心中唯有“利”字了。再就是“下套”,如手機號中獎詐騙,QQ號中獎詐騙……太多了,稍有不慎,就掉進了這些人的陷阱。牛皮癬,城市的傷疤,多少年來揮之不盡,抹之不去,其內容就是專門造假的辦證刻章,這在我們中國可是很有市場的。還有人公然兜售假發票,等等。所有這些,都體現了一個字“假”,假作真時真亦假,到現在,都沒有人敢相信還有什么是真的了。

因為別人不誠信,所以我們不信任;因為不信任別人,所以我們也做不到誠信。不誠信與不信任似乎一段孿生兄弟,相伴而生,愈演愈烈,并由此造成了惡性循環,使人與人之間的不誠信感已經變得麻木,變的習以為常了。人們都能夠包容不誠信,包容不信任,有時甚至根本感受不到什么叫不誠信、不信任了。畸形的心態導致了病態的世界觀,南京有個市民在大街上見一個老人摔倒,于是將其送往醫院治療,并墊付了醫療費,那老人的兒子,一警察,不但不酬謝別人,還將助人者告上法院。遺憾的是,法官也不相信人世間有什么“雷鋒”,并依常理推斷,救人者肯定是撞到了老人,才出手相救的。可見在我國,很多人都有這種病態的世界觀,——那就是懷疑一切,不相信人世間有“真、善、美”。

我們中華民族其實是一個有很多優良傳統的民族,我們地大物博,人也多,我們吃苦耐勞,也很有智慧,但為什么我們落后呢?我們常常看不起日本人,恨日本人,可是我們就是不如日本人。什么原因呢?——我們有太多的劣根性,根深蒂固的陰暗面。我們不守誠信,我們不注重社會公德,我們不團結合作,我們做事不嚴謹,我們人人都自私自利,人人都以自我為中心,我們喜歡窩里斗,我們都很冷漠,我們就像一盤散沙……,太多太多的劣根性,大大沖銷了我們的優勢,使我們在世界民族之林根本沒有任何競爭力。在近現代史上,我們雖然只有地球五分之一的人口,卻只有被動挨打的份。

說到這些,很多人肯定會認為我們國家這些年經濟發展很快,速度高于美國日本,照這個速度要不了多少年我們就超過他們了。其實不然,我們國家的商業環境是遠不能跟他們比的,我們太落后,所以有具大的上升空間,我們有豐富的廉價勞力、廉價資源,以及十分廣闊的市場潛力,因此外商愿意進行適當的投資,也就感覺發展很快了。但商業誠信度太差,卻成了我們進一步發展的巨大障礙。一個區域是否具備良好的商業環境,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第一,當地企業“重合同,守信用”,大家都遵循正常的商業規則;第二,政府招商引進的企業在當地落戶后,職能部門能夠依據招商引資時的承諾對投資者予以支持,而非無限制的盤剝;第三,良好的執法環境,無地方保護主義。歸納以上三條,其實也就是二字“誠信”,遺憾的是,我們國家具備這樣的條件的區域并不多。

誠信乃為人之本。經濟要健康持續的發展,社會要和諧文明的進步,都是離不開人與人之間的誠信操守。國人誤認為,別人不講誠信,我要是講了,就很容易吃虧。可要是人人都這樣想,國人就會把太多的精力用于防人,用于勾心斗角了,而且長此以往,陋習就會永遠無法根除。那中國人還怎么進行合作?中華民族還有什么凝聚力呢?我們中國有十幾億人口,如果不是一盤散沙,而是一塊金剛石,那在這個地球上,還有哪個國家敢隨意凌駕于我們之上呢?為了國家,也為了我們自己,我希望講誠信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


文韜
歡迎轉載:http://www.kanwencang.com/shehui/20161027/8529.html

文章列表


不含病毒。www.avast.com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大師兄 的頭像
    大師兄

    IT工程師數位筆記本

    大師兄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