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6月份,山東省淄博市臨淄區以黨委政府名義出臺了《關于加強企業科協工作的意見》,這在全國還是第一家。在6月13日召開的臨淄區企業科協建設暨服務企業科技創新工作動員會議上,臨淄區委書記宋振波親自主持會議并講話,區委副書記田晨光宣讀《關于加強企業科協工作的意見》,省、市科協領導參會并為新成立的5家企業科協授牌,這樣高規格的會議在臨淄區科協歷史上是不多見的。在2月25日召開的臨淄區全民科學素質工作會議上,區四大班子領導出席,區直各部門全部參加,范圍之廣、層次之高,超出了一般的會議規格。在有些人的認識中,科協工作只是配角,是邊緣單位,但在臨淄區卻堂堂正正地當起了主角,被納入黨委政府的中心工作,他們是怎樣做到的呢?
很多人對科協的認識還停留在事少清閑的印象上,而在臨淄區科協,你看到的卻是風風火火、快節奏的工作氛圍,一件事接著一件事,每個人都在忙個不停。今年,臨淄區被中國科協創新服務中心納入科技信息企業推廣應用服務項目單位,成為山東省承接該項目的唯一區縣級單位,能夠得此殊榮,是和該區科協積極的工作分不開的。區科協黨組書記、主席侯衛東說:“通過科技信息企業推廣應用服務項目,我們更真切地感受到,科協工作也大有文章可做,按部就班、循規蹈矩,干不成大事,只有爭先才會主動,只有向前才有資源。”
這些只是臨淄區科協工作的一個縮影。多年來,臨淄區科協一班人不拘泥常規,銳意進取、開拓創新,緊緊圍繞“讓社會知道科協,讓黨委、政府覺得科協有用,讓科技工作者認可科協這個家”這一指導思想,精心設計、大力推進科協事業發展,主動服務經濟社會發展、服務全民科學素質提升、服務廣大科技工作者,為全區“科學發展、二次創業”作出了積極的貢獻。
凝聚工作合力
開展開放型組織建設
多年來,臨淄區科協堅持廣開門路,不斷創新工作機制,積極團結聚集各方面力量,發掘科普工作新活力,形成了各方面關心支持科協工作的合力。按照“政府推動、全民參與、提升素質、促進和諧”的總要求,借助全國科普示范區創建工作,推動全區形成了“黨委重視、政府主導;科協牽頭、部門齊抓;設施共建、資源共享;基礎扎實、特色明顯”的社會化大科普工作格局,臨淄區連續兩屆被中國科協確定為“全國科普示范區”。發揮好區全民科學素質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牽頭抓總的職能作用,每年年初都召開區四大班子領導參加的全民科學素質工作會議,制訂《工作要點》,明確相關部門的責任。各成員單位根據目標分解任務,制定科學素質工作計劃,相互之間加強聯合協作,結合各自特點開展了一系列內容豐富、特色突出的專題活動。通過相互聯合協作,樹立起“特色科普主題月”活動品牌,即圍繞實施《全民科學素質行動計劃綱要》,區科協等成員單位之間相互聯合,每月至少開展一項科普主題宣傳活動,做到全年科普宣傳不松勁。如,聯合區委組織部開展的全區科級干部專題培訓班,聯合區委宣傳部組織開展的文化、科技、衛生“三下鄉”活動,聯合區委黨校組織開展的“臨淄大講堂”,聯合區人社局組織開展的全區創業能力培訓班,聯合區農業局開展的“農業科技下鄉”,聯合區衛生局開展的“服務百姓健康”義診活動,等等,在面上營造了濃厚的工作氛圍。
提供公共服務
推進平臺型組織建設
提供好科技公共服務平臺。在服務科技工作者乃至服務企業科技創新上,臨淄區科協提出了“支持不添亂,服務不收費”的工作理念:“支持不添亂”是指對待企業秉承“按需伸手、實時縮手”的原則,在政策等各種方面提供支持與方向,但是不干預、不干涉企業的科技信息應用過程與科技信息應用方向;“服務不收費”是指對給予企業的各項服務與幫助都堅持不收費、零報酬,充分發揮科協服務企業的政府職能。近年來,臨淄區科協依托企業科技信息服務平臺,逐步構建完善科技類公共服務產品平臺,搭建高端、前沿的學術交流平臺,支持建設科技成果轉化的助推平臺,做實創新創業服務平臺,做強科技人才服務平臺,做好“互聯網+”的科普信息傳播平臺和市場化的科普產品展示交流平臺,建設服務黨和政府科學決策平臺。通過科技平臺建設,充分發揮科協組織在提供科技類公共服務產品方面的獨特優勢和創新力,更好地服務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受到了領導的重視和各方面的歡迎。臨淄區被省科協確定為科技成果轉化服務試點基地,全區已有100家規模以上企業注冊使用科技信息數據庫應用平臺,有部分企業已通過科技信息服務平臺或完善技術或修正了攻關方向,效益已逐步顯現,有力地推動了臨淄區“二次創業、科學發展”的進程。臨淄區科協堅持平臺建設與企業科協建設互促共進,依托科技服務平臺拓展企業科協工作的覆蓋面和影響力,現在,臨淄區規模以上企業已經先后成立了30余家企業科協。如,齊都藥業把企業科協作為科研的主體,公司科協出臺了一系列科技成果獎勵辦法,通過對優秀創新成果獎勵,激發廣大職工的學習、創新熱情;制訂了科技創新年會制度以及創新成果獎勵制度,每年召開科協年會及創新工作大會,對上年度科協工作進行全面總結評比,對創新成果顯著的單位和個人進行表彰,2010年以來,公司科技創新申報項目連年達百項以上,公司用于創新的獎勵資金連年提升,六年共計投入近130余萬元;2016年共上報創新項目(包括技術攻關、設備改造、工藝改進)73項,其中重點項目27個,占總項目的近40%,參與人員達數百人。截至目前,企業擁有山東省腦神經保護劑藥物重點實驗室、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泰山學者――藥學特聘專家崗位、山東省血漿代用品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山東省企業技術中心等創新平臺,先后承擔并組織實施了45項市級以上研究課題,其中,國家級課題8項,省級課題31項,市級課題6項。共取得各類成果32項,其中省級以上科技進步獎16項,市科技進步獎10項。15項科研成果通過省級鑒定,均填補國內空白,5項技術達“國際先進”水平。通過典型的示范引領作用,臨淄區培育和扶持更多的企業建立了科協組織,有力推動優質科技資源向企業基層一線集聚,科協組織的作用和影響力不斷增強。
建設好科普宣傳展示平臺。臨淄區科協始終不放松科普宣傳的職能,不斷加大投入,去年投資2500萬元,建成了展示面積2000余平方米的青少年科技館并向公眾免費開放,成為對廣大青少年開展科普教育的重要陣地,這在區縣一級也是不多見的。依托科普講堂、農村科普服務站、農村科普田間學校、社區科普大學、科普體驗館、農民科普書屋等科學素質教育平臺,加強四大人群科普教育,把健康生活、防災減災,移風易俗和反對愚昧封建、陳規陋習等內容向廣大群眾大力普及,倡導形成科學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今年,臨淄區又一次性建成了3處社區科普體驗館,加上8處新建的科普學校,構建起了以青少年科技館為龍頭,以社區科普館、農民科普書屋、農村科普田間學校等為支點的全覆蓋科普宣傳教育網絡。
堅持以人為本
加強樞紐型組織建設
區鎮級科協是科協組織的基層和“神經末梢”。在科協改革中,臨淄區科協力求進一步突出區科協和鎮、街道等基層科協的群團組織特點,發揮樞紐作用,落實服務基層一線科技工作者、服務創新創業和科學普及等工作職責,促進科協組織向新經濟組織、新社會組織拓展,推動成立新興科技社團組織,在科技園區、創業社區等建立科協組織。通過樞紐型組織建設,接長手臂、形成鏈條,擴大科協組織和科協工作的覆蓋率。
多年來,臨淄區科協圍繞建設“科技工作者”之家,積極發揮橋梁紐帶作用,以為廣大科技工作者服務為宗旨,不斷密切與科技工作者的聯系與溝通,切實履行好科協組織的“建家”職責。為科技工作者搞好服務,每年,牽頭聯合區委組織部、區財政局、區人社局、區衛生局等部門,對全區高級知識分子進一次健康查體。2015年,組織14名科技工作者申報了高級職稱,其中有4人被評為高級職稱,充分發揮了他們對科技工作者的帶動作用。發揮橋梁和紐帶作用,積極與上級部門加強聯合協作,推進人才科技一體化發展。目前,全區建有院士工作站8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4家、省級以上科研平臺載體40余家,擁有國家“萬人計劃”專家、泰山產業領軍人才等各類高層次人才290余人。今年,臨淄區1人獲批科技部創新人才推進計劃、6人進入泰山產業領軍人才工程申報答辯。
百度搜索“就愛閱讀”,專業資料、生活學習,盡在就愛閱讀網92to.com,您的在線圖書館!
歡迎轉載:http://www.kanwencang.com/xuexi/20161215/71261.html
文章列表
BloggerAds
- Dec 13 Wed 2017 01:50
碩果累累 科技創新碩果累累 科普之花遍地開放
文章出處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