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務合作:976494773
中國歷史上有兩個大事件是令當時的漢人,視為一生的恥辱也不足為過。那就是南宋時期的“靖康之恥”,另一個就是明朝的“土木堡之變“,或曰“土木之變”,因為這不僅僅是因為被侵略,而是被打敗了,并且國家領導人也被抓去當俘虜了。當時的熱血男兒恨不得多長幾雙手,多殺幾個敵人,一雪前恥。
先說說靖康之恥:
公元1127年1月9日,在攻下開封外城后,金軍將帥并未立即攻城,只是占領外城四壁,并假惺惺地宣布議和退兵。宋欽宗居然信以為真,宋欽宗自入金營,備感屈辱,宋欽宗剛回朝廷,金人就來索要金一千萬錠,銀二千萬錠,帛一千萬匹。然而,宋欽宗一意屈辱退讓,下令大括金銀。金人索要騾馬,開封府用重典獎勵揭發,方才搜得七千余匹,京城馬匹為之一空,而官僚竟有徒步上朝者。金人又索要少女一千五百人,宋欽宗不敢怠慢,甚至讓自己的妃嬪抵數,少女不甘受辱,死者甚眾。
四月一日,金軍在擄掠了大量金銀財寶后開始分兩路撤退。一路由宗望監押,包括宋徽宗、鄭皇后及親王、皇孫、駙馬、公主、妃嬪等,已于前三日沿滑州北去;另一路由宗翰監押,包括宋欽宗、朱皇后、太子趙諶、宗室及孫傅、張叔夜、秦檜等幾個不肯屈服的官員,沿鄭州北行。被金人擄去的還有朝廷各種禮器、古董文物、圖籍、宮人、內侍、倡優、工匠等等,被驅擄的百姓男女不下10萬人,北宋王朝府庫蓄積為之一空。金兵所到之處,生靈涂炭。如此慘烈的災難,給宋人留下了難以治愈的傷痛。又因靖康元年為丙午年,亦稱此事件為“丙午之恥”。
土木堡之變:
正統年間,瓦剌逐步強大起來,并且時不時就南下侵擾明朝疆域。當時總覽朝政的宦官王振對此頗為不滿,下令減少賞賜。也先借此為名,揮師南下,直逼大同,威脅北京。王振借此鼓動皇帝,建議他御駕親征。朝中大臣勸阻,皇帝不聽,一來是效仿他的父親——明宣宗曾在楊榮的建議下,御駕親征,打敗漢王;二來為了證明自己,何況大明朝國勢鼎盛,區區蠻夷,怕他不成?
當時,朝廷的軍隊主力都在外地,倉促之間難以集結。于是皇帝從京師附近,臨時拼湊二十萬人,號稱五十萬大軍,御駕親征。為了說服自己的母親孫太后,他把年僅兩歲的皇子朱見深立為皇太子,并讓異母弟郕王朱祁鈺監國。
王振在大軍行進時,突然心血來潮,擔心大軍過處,踩踏自己家的莊稼,而建議按照原路撤軍。等到大軍行至懷來附近,輜重反而沒有趕上。于是,王振下令原地駐扎等候。
就在懷來城外的土木堡,瓦剌大軍追上明軍,將皇帝等人困在土木堡。水源被掐斷,陷于死地,軍心動蕩。于是,當也先假意議和的時候,明軍上當。也先趁明軍不備,發動總攻,一舉殲滅之。皇帝朱祁鎮被俘,王振被樊忠殺死,英國公張輔、兵部尚書鄺埜等大臣戰死。歷史上稱之為”土木堡之變“,或曰土木之變。
這兩次都被外來侵略打敗,并領導人被俘,近代清朝跟其何其相似,但沒有領導人被俘虜,但一個又一個的屈辱條約讓國人憤怒,中華人民是一個堅強的民族,站起來了,打敗了所有侵略。
中國歷史源遠流長,曠古悠久,讓我們揭開歷史的神秘面紗,你們也可以說出自己的看法,和小編一起探討一下,我的個人微信號是:backys!
免責聲明:【我們尊重原創。文字圖片素材,版權屬于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時因種種原因未能與原作者聯系上,若涉及版權問題,敬請原作者聯系我們刪除處理,我們只做分享之用,不用于商業。】
歡迎轉載:http://www.kanwencang.com/lishi/20161109/43353.html
文章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