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出處

                                                                                                    意念需要大腦嗎? 意念是否不依賴于大腦而存在?有沒有人在大腦曾處于臨床死亡的狀態下后來記憶起所謂的“瀕死經歷”?多頻繁?是什么樣的瀕死經歷?直到最近,一個由彼得芬維克及薩姆帕尼亞主導的英國醫生及科學家組成的研究小組,對心臟驟停的存活者做了一個前沿性研究。在這個研究里,帕尼亞和他的合作者們證實NDE在心臟驟停存活者中發生率很低,NDE可能發生在大腦失去功能的時候。在大腦失去意識的時候,仍然有記憶發生,有著NDE的特徵。

意念是否不依賴于大腦而存在?有沒有人在大腦曾處于臨床死亡的狀態下后來記憶起所謂的“瀕死經歷”?多頻繁?是什么樣的瀕死經歷?這些經歷能歸咎于瀕死狀態的生理或藥理過程嗎?或者歸咎于對死亡威脅的心理反應?還是他們經歷了一種超越肉身極限的真實?<?xml:namespace prefix = "o" />

    瀕死經歷的記載在西方文化中非常豐富,可能開始于柏拉圖共和體制,一直持續至今。這些記錄載自于歷史的不同時期,不同文化。在過去的20年左右,這個領域成為越來越多的研究報告的焦點。一些報告集中研究兒童的瀕死體驗,因為兒童受文化因素影響的可能性較小。但是這些都是回憶性的研究,瀕死體驗周圍精確的環境不能被確定。因此,瀕死體驗與生理狀態之間可能存在或不存在的相關性無法準確地評估。過去一直都沒有有關瀕死體驗的發生率、個別實例以及NDE與客觀生理參數的相關性的研究。

        直到最近,一個由彼得芬維克及薩姆帕尼亞主導的英國醫生及科學家組成的研究小組,對心臟驟停的存活者做了一個前沿性研究,研究瀕死體驗的發生率以及可能的發生原因。心臟驟停的患者是研究瀕死體驗很好的研究模型,因為這些病人都經過標準的復蘇搶救過程,所用的藥物和治療都是相同的。這些病人都至少符合死亡診斷的三條標準中的兩條:沒有心搏、沒有自主呼吸。多數病人還表現了第三個癥狀:固定放大的瞳孔,這是腦干死亡的結果。所有病人在醫院的大量生理以及藥理的參數都被記錄。在一年多的研究時間內,在研究對象及研究完整性被保障的前提下,研究人員調查了南安普頓綜合醫院的所有心臟驟停存活者。這些病人都被問了一個懸而未決的問題:他們是否對那段失去意識的時刻有所記憶?回答說有記憶的病人分在瀕死體驗組(NDE),沒有記憶的人分在對照組,對NDE組的病人則按照Greyson評分標準進行評估。

        被調查的63名心臟驟停存活者中,56(88.8%)沒有任何記憶。7名有一些記憶,其中4名的經歷符合Greyson瀕死體驗標準。在那三位不完全符合標準的病人中有兩位至少有一點特徵與NDE相符。在NDE組中的四位病人都報告來到一個沒有回路的點。其中三人還記得看見了亮光以及感受平和、快樂。兩個人看到了死去的親屬,進入了一個新地方,時間在加快,失去了對自己軀體的存在,感受到和諧以及身體很高大的感覺。沒有一個人說他們感受到創傷或壓抑,無一例外地都說很快樂。

        Greyson評分最高的是一位男病人,他自稱是一個信仰多神的非天主教徒。另外三位是英格蘭教會的非修行的女信徒。導致NDE的可能的相關生理因素在這次前沿研究中無法準確地得到,因為樣本量太少。對NDE經常采用的解釋是大腦缺氧所致,可是有趣的是NDE組病人比對照組病人的血氧水平要高。NDE發生的精確時間在這個研究尚且得不到回答。這個研究結果支持一個驚人的結論:大腦被認為是認知和記憶的必要器官,但是NDE卻發生在病人失去意識、大腦失去功能的情況下。如果NDE發生在意識將要失去的時刻,那么記憶應該與事件發生前的記憶連接起來。但是沒有一個病人這樣。NDE如果發生在意識恢復的過程中,那么將會有迷惑不解的狀態,但是病人們沒有這種狀態。這些研究對象都有明確的記憶,高度有序、具體容易回想的特徵,不象意識恢復時產生的幻覺。盡管在回憶性研究中經常有出身體之外的描述特徵,但是這個研究中沒有人報告這種狀態。帕尼亞和他的合作者們在研究開始之前在病房的天花板上懸吊一些特殊的板子,這些板子的表面有特殊的圖案,面向天花板,從天花板的下面看不到。如果一個人聲稱離開了他的身體靠近了天花板,如果他真的在身體之外,他應該能看到板子上的標志。如果這僅是心理學的表現,那么板子上的標志不應該被識別。

        在這個研究里,帕尼亞和他的合作者們證實NDE在心臟驟停存活者中發生率很低,NDE可能發生在大腦失去功能的時候。在大腦失去意識的時候,仍然有記憶發生,有著NDE的特徵。很顯然,一個更大規模的研究,包括多機構、研究所的參與,將有更多的研究對象,這樣,心理、生理的因素都可以得到更恰當的研究。

        這篇文章發表后,帕尼亞在7月的一次記者采訪中告訴路透社記者,他和他的同事們已經發現了3500人在臨床死亡時明顯有清晰的記憶。其中一個兩歲的小孩由于癲癇引起心臟驟停,孩子的父母說這個男孩畫了一幅關于好象從身體內漂出后俯視他自己身體的圖畫,那幅畫畫得好似有一個氣球擊中了他。當他們問他那氣球是什么時,男孩說:“當你死亡時,你就會看到亮光,然后你和一條索帶連接起來。”他出院后的6個月內,他始終畫著同樣的情景。

        帕尼亞設想人的意識可能會獨立于大腦而起作用,利用灰質作為一種裝置來表現思維,就像一個電視機把空中的電波轉換為圖像和聲音一樣。他說,大腦本身就象所有身體的器官一樣,是由細胞構成的,并不真正能產生人們具有的主觀的思維現象。帕爾尼亞說道,“當你損傷了大腦而喪失掉某些思想或性格上的特點時,并不一定意味著思想是由大腦產生的。它所表明的只是裝置被損壞了”。他還說,未來的研究可能揭示靈魂的存在。

(責任編輯:wc)

歡迎轉載:http://www.kanwencang.com/shehui/20161202/63126.html

文章列表


不含病毒。www.avast.com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大師兄 的頭像
    大師兄

    IT工程師數位筆記本

    大師兄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