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出處


千古詞帝的窮途末路

千古詞帝的窮途末路

千古詞帝的窮途末路

不過就在南唐這支華麗的航船走向沉沒之前,李煜還經歷了一番悲慘的際遇。就在乾德二年(也就是公元964年),在李煜明白南唐和大宋必有一戰的時候,他也開始行動起來,他任用當時名臣韓熙載,雖然此人德才兼備,然而因為早就看穿了南唐的敗局,所以在后期,他一直縱情聲色,躲避拜相,只要李煜升他的官職,給他俸祿,他就開始瘋狂地養歌妓、開聚會,李煜只能作罷,然而這位自私的臣子死后,李煜還是厚葬了他,而且與此同時他還命令才子文臣徐鉉主持科舉復試,并暗中任命名將皇甫暉之孫皇甫繼勛為大將,操練軍隊。倘若南唐與大宋有一戰,李煜也要拼死一博。

千古詞帝的窮途末路

當然除此之外他的深宮之中也有了變化,當時大周后重病,而她的妹妹常來探視,周女英,同樣是少有才名,而李煜這個姐夫此時又沉浸在孤獨的悲傷之中。所有有才情的男女總會相互吸引,雖然這觸犯禁忌,然而上天再一次冥冥之中注定。然而此事就發生在大周后病痛之際,大周后長子的早夭加上丈夫的通情,使這位往昔的佳人之后再也沒有理會日夜陪在她床邊的李煜,之后順理成章,女英在大周后死去之后便理所應當地成為了小周后。這事情韓熙載曾當李煜作詩諷刺過,然而李煜雖然寫下絕世名篇來悼念亡去的周后,但是他自己明白,從此他已然背負了自己永遠難以補救的罪愆。

千古詞帝的窮途末路

開寶六年(即公元973年)李煜再次上表愿意接受北宋冊封爵位,以此來躲避被滅國的厄運,同年潘佑因為國運衰弱,上書李煜勸諫李平為尚書令,兩位重臣徐鉉、張洎卻向李煜進言“李平妖言惑眾,煽動潘佑犯上“,這兩位國之重臣由此為了權力也使得朝廷陷入了黨爭之中,最后,才子潘佑被捕,而李平自縊獄中。 隨后這艘曾經不可一世的華麗航船便正式開始沉沒了,李煜上表要求宋太祖放回自己的弟弟李從善,然而宋太祖非但沒有,反而要讓李煜入京,李煜十分驚恐,上書“臣侍奉大朝,希望以保全宗廟,事已至此,唯死而已。”于是這場備受矚目的戰爭終于開始了。然而在說著這場戰爭之前,還需要再說一個人,這人就是南唐虎將林仁肇,此人出身行伍,后來官至將軍,曾經宋太祖還是后周的將軍帶兵攻打南唐的時候,就是林仁肇一路阻擋。兩軍交戰之時,林仁肇大顯神威,周軍將領大呼“敵軍之中必有能人”,于是暫時退卻。可是就是這位號稱南唐長城的虎將,卻因為宋太祖的一個反間計而毒死于牽機之毒下。

千古詞帝的窮途末路

當時李煜的弟弟李從善被扣留在京都,宋太祖就指著一棟宅院說有個大將叫林仁肇已經愿意歸降,他來之后我就賜他這棟宅符,于是李從善連忙寫信告知了李煜此事,而當時林仁肇這個虎頭虎腦的粗人還在一心為南唐考慮,正請求李煜給他20萬軍隊前去襲擊敵軍,這一下子讓李煜下定了決心,沒想到這個一向忠心的人竟然是這幅嘴臉,于是他賜給了林仁肇牽機之毒,也完成了南唐走向沉沒的重要的一步。

千古詞帝的窮途末路

之后事情發展的就十分順暢了,所謂的將三代皇甫繼勛被證明是一個懦弱無能之人,而備受期許的洪州節度使朱令赟雖然率領大軍來援助,在江上放火卻燒光了自己的船只,最后束手就擒。宋軍兵臨金陵城下,李煜這才知道皇甫繼勛從前線傳來的捷報統統都是假的。李煜手上身下的就只有一幫文臣,張洎還準備攜帶蠟丸書前往契丹求救。而李煜還深信當時的活佛小長老,認為其有逆天之術,后來才發現他不過是一個宋軍派來的奸細。惶恐之下的李煜對宋軍軟硬兼施,一方面派徐鉉出使北宋,送出大量錢物,請求緩兵,一方面又向宋表明自己要與金陵共存亡的決心。而且原先受到南唐幫助過的吳越國現在反過來幫助宋來攻打南唐。就在最后守將悉數殉國,文臣陳喬自縊的狀況下,李煜獻表投降,就此開啟了南唐覆滅之后他作為違命侯的悲慘歲月。

千古詞帝的窮途末路

就在開寶九年(公元976年),李煜被俘送到京師,被封違命侯,離開江邊的時候他作詞一首,從此永遠告別了自己的夢中江南:四十年來家國,三千里地山河。鳳閣龍樓連霄漢,玉樹瓊枝作煙蘿,幾曾識干戈?一旦歸為臣虜,沈腰潘鬢消磨。最是倉皇辭廟日,教坊猶奏別離歌,垂淚對宮娥。

千古詞帝的窮途末路

而被困在小樓之中受盡窮苦的折磨還只是夢境的開始。他身邊原先兩位得力的大臣,張洎和徐鉉在李煜投降之后原本還寧死不屈,然而在得到宋太祖的賞識之后便紛紛成為了大宋的內務。張洎歸宋之后還不斷向赤貧的李煜討要財物和墨寶。當有一天徐鉉來小樓看望李煜時,李煜還親自搬椅子來給徐鉉坐,并向徐鉉說自己當初后悔殺了潘佑、李平,而沒想到的是這個昔日領受南唐恩寵的重臣竟然立馬將此事告訴太祖。自此太祖起了殺心。

悲哀之事還在后面,由于宋朝的政治變故,宋太宗趙光義繼位,黑黑丑丑的趙光義早就垂涎了小周后的美色,于是將其任命為誥命婦人,并讓她進宮為自己所享用,還讓畫家畫下了一副自己臨幸周后的春宮圖。當時小周后每每出宮都大罵李煜,幾乎行人都可聽見。想必人生之苦到了如此,李煜心中應該也知道自己的債是時候要償還了。

千古詞帝的窮途末路

“簾外雨潺潺,春意闌珊。羅衾不耐五更寒。夢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貪歡。獨自莫憑欄,無限江山,別時容易見時難。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間。”這凄涼的人間恐怕不再是他的南國,他的南國,“車如流水馬如龍,花月正春風。”自此人間沒有他安生的處所。而就在那個冰冷的小樓迎著冷風的七夕之日,他像是明白了自己的期限寫下了那篇千古絕唱:“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明月中,雕欄玉砌應猶在,只是朱顏改,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千古詞帝的窮途末路

上天的使臣隨著歌聲也攜帶著牽機毒悄然將至,就在本該是溫暖的生辰之際,這位千古詞帝留下了自己的哀愁,最終披上了那名曰黑暗的衣裘,平靜地跳入了歷史滾滾的洪流之中。


歡迎轉載:http://www.kanwencang.com/lishi/20161031/29799.html

文章列表


不含病毒。www.avast.com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大師兄 的頭像
    大師兄

    IT工程師數位筆記本

    大師兄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