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出處

就在長征快要勝利結束時,駐扎在六盤山下的紅軍將士一夜之間竟無聲無息地突然死亡300多人!他們究竟是怎么犧牲的?多年來一直是個謎。

50年后,兩個軍人利用科學終于揭開了謎底。

1935年10月7日,中央紅軍越過六盤山主峰,在青石嘴與國民黨何炷國騎兵軍第七師十九團展開了一場激戰。毛澤東果斷地對林彪和左權說:“吃掉它!”林彪、左權遂指揮一縱兵力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撲下山去,不到一個時辰戰斗即告大捷,斃敵200余人,俘敵近百人,繳獲戰馬150多匹。由此裝備了一個偵察連,紅軍開始有了自己的騎兵部隊。

戰斗結束,毛澤東站在六盤山一座巨石嵯峨的山頭上,詩興大發,縱情吟詞一首《清平樂·六盤山》:“天高云淡,望斷南飛雁。不到長城非好漢,屈指行程二萬。六盤山上高峰,紅旗漫卷西風。今日長纓在手,何時縛住蒼龍?”這就是毛澤東!他把戰爭詩化了,升華了!接著,他又幽默地對身邊的指戰員說:“你們這些從江西熬到現在的紅軍戰士,個個可都是寶貝呀!你們是革命的種子,不久的將來要撒向全國去,那可是一大片一大片地開花、結果!”

可就在第二天黎明,毛澤東被緊急送來的一份報告驚呆了:耿灣鎮夜間發生了一起紅軍命案,駐扎在鎮外宿營地的紅軍將士一夜之間竟無聲無息地突然死亡300多人!

報告稱,三個營的指戰員在昨天到達這里,宿營前還一個個生龍活虎,可睡下后就再也沒有發出一點聲息。如此集體死亡,其原因初步斷定是食物中毒。

300多號人啊!這個數目對歷盡千難萬險由最初從江西出發的近9萬人,到走出草地后剩下7000多人的中央紅軍來說,損失實在太大了!就在襲擊敵人的騎兵團,而后在洪德縣城突圍脫險時也未死傷一卒一兵,怎么會在脫險后的耿灣宿營地,無任何交火跡象的情況下,如此奇怪地死了300多人。他們連敵人的影子都沒有看到,就被莫名其妙地從紅軍實力中一筆勾銷了,而對方顯然沒有費一槍一彈就制造了一樁駭人聽聞的驚天命案!

毛澤東扼腕頓足,無比憤怒,令保衛局即速查辦謀害這些紅軍將士的兇手。

耿灣鎮泣聲一片。究竟誰是兇手?經過一番調查分析,大都認為是國民黨派遣特務投毒所致。可敵人在哪兒?他們從哪里來?現在又隱藏在何處?

根據毛澤東的指示,紅軍立即組織力量進行偵破,也抓了一些可疑人員進行審訊,但案情沒有絲毫進展。紅軍到達陜北后,毛澤東仍惦記著這樁命案,派專人又返回耿灣鎮對此案再次進行偵破。但經過數月調查,仍未找到任何線索……

毛澤東的《清平樂·六盤山》在后來傳遍神州,婦孺皆知。然而,發生在六盤山下的這起紅軍命案卻一直未破,被塵封在共和國的歷史檔案中,成了許多我紅軍將士終生沒有解開的一個謎團。每當毛澤東談起“六盤山”的詩句,講起長征最后到達陜北的這段歲月,他總是忘不了這300多紅軍將士的冤魂,扼腕嘆息。他曾親自部署讓周恩來負責偵破此案,然而周恩來查遍了全國的重要特務案和間諜案,卻無論怎樣也與此案聯系不上,終是未得其解,成為懸案。

時光匆匆流過了50多年,此案終于被破解是在1989年秋天。蘭州軍區駐寧夏的某部給水團奉命到環縣進行水質勘探調查,在與當地政府有關人員的一次偶然交談中,得知了當年紅軍在六盤山下發生的這樁多年未破的奇怪命案。

給水團水文地質工程師王學印、王森林等了解了這一懸案后,開始懷疑此地的水質很可能有問題。受職業的敏感與促使,他們決定揭開這個塵封了半個多世紀的紅軍命案之謎。他們翻山越嶺,踏遍了六盤山麓的千溝萬壑,在走訪當地老百姓時聽一些老人回憶說:“紅軍從六盤山下來打了一仗后,一部分人馬沿羅家川、馬坊川等溝谷川道來到了耿灣鎮。當時天色已晚,隊伍里很多人饑渴難忍,就到溝谷里找泉水喝。可是萬萬沒想到,第二天這地上躺倒了一片一片的人,再也沒有醒來。”

了解了這一情景后,給水團的官兵們心情十分沉重。他們根據已掌握的當地水文地質資料和現場勘察及采水樣分析,甚是震驚地發現:這里的泉水和溝水咸而苦澀,水中鉀離子含量高得驚人,一噸水中純鉀含量高達2至3公斤。而正常情況下,一噸水純鉀含量只有300至500克。

同時又發現這里的水中鈉離子含量更高,并且這里有些地方的泉水和溝水溢出外流時,有不少氣泡呈間歇狀冒出來,且散發著一股難聞的氣味。這表明該地為石油分布區,斷層構造發育活躍,這些氣泡從油層冒出,就很可能帶有大量氰氣。而氰氣與鉀結合就生成氰化鉀,與鈉結合便生成氰化鈉,這是兩種劇毒性化合物,人體若攝入50微克,即可造成中樞神經阻斷型死亡,無任何痛苦和知覺就無聲無息地死去。當年300多名紅軍是否與飲用了含有這兩種劇毒性的水而死亡有關系呢?

整整3年時間,給水團工程師王學印和王森林登六盤、下銀川,往返數十次,跑遍了銀川所有水文地質和石油化工科研單位,通過科學檢測,證明他們的推斷和采樣分析完全正確。當年到溝底喝了這種水的紅軍將士很快就窒息而死,而沒來得及下溝喝水或到了宿營地吃飯喝另外水的紅軍們就躲過了這一劫。檢測結果由蘭州軍區報中央軍委。

六盤山下紅軍犧牲的懸案終于破解。是時毛澤東、周恩來、朱德等開國領袖已去世十多年,他們始終未能得知那300多名紅軍將士的死因。盡管在當時他們曾經考慮到身體這個原因,甚至聯想到剛走出草地時有些紅軍戰士因久餓后而飽餐致死的情景,但如此幾百個人的同時死亡又怎能不讓人驚疑且墜入重重迷云中呢?!

紅軍命案發生后,由于敵情緊急,國民黨毛炳文部和寧夏“馬家軍”(馬鴻逵、馬鴻賓)的騎兵奉蔣介石急令猛撲過來追剿紅軍,毛澤東等人來不及在耿灣鎮為死難的紅軍將士舉行任何追悼活動,在草草安葬亡靈后,當即就又率領人馬向東急進,于10月16日到達木瓜城一帶宿營。毛澤東難以忘懷耿灣鎮發生的慘案,就近日陜甘支隊的行動部署致電彭德懷:“現在每天走路不多,請令各部利用時間進行教育,并盡力改善給養。”彭德懷接到電文,遂命令后勤部長楊立三把好伙食關,不準部隊隨便喝生水吃生食,違令者嚴肅處理。彭德懷在后來寫的自述中談及此案依然心痛難忍:300多號人在敵人的圍追堵截中都沒有倒下,卻在長征就要結束的時刻無聲無息地倒下了,怎不令人萬分心痛!

10月19日傍晚,陜甘支隊穿過黃土山谷——頭道川,到達陜西黃土高原心臟地帶的一個小鎮——吳起鎮。這時“馬家軍”和毛炳文的騎兵又追了上來。毛澤東對彭德懷說:“要想辦法打他們一下,砍掉這條討厭的‘尾巴’,不能讓他們一直跟到陜北,這對我們很不利。”彭德懷遂向部隊下達命令,進入埋伏陣地。彭德懷作戰前動員時說:“300條命不能就此白白丟掉,要讓敵人加倍償還!”經過一夜激戰,這條“尾巴”終于被砍掉了。

硝煙漸漸散去,毛澤東登上馬梁山頂眺望,方圓皆是綿延的淺褐色的黃土山丘,和被雨水沖蝕得干裂的溝壑,山頂上有塊高大的界碑,碑的正面刻著“分水嶺”三個大字,作為甘肅、陜西兩省的分界線。毛澤東看了碑陰(碑的北面)文字,興奮地對大家說:“我們已經走過了10個省,走下山去,就進入第11個省——陜西省了,那里就是我們的根據地,我們的家!”

相關閱讀:南京保衛戰川軍二千余人青龍山失蹤之謎

1937年12月1日,南京保衛戰正式打響。國民政府調集20多萬兵力云集南京城內外,準備與日寇決一死戰。12月12日,戰事突變,首都衛戍司令長官唐生智下達了從南京城撤退的命令。遠道趕來的川軍某團只好向綿延數十里、森林茂密的南京東南部的青龍山撤退。但2000多人走進青龍山后,卻再也沒有出來,無影無蹤……他們遭遇了什么,他們去了哪里?

一個團的部隊70年前曾在此失蹤

青龍山距南京城東南約20余公里。因山勢迂回曲折,如龍盤旋,加之山石色青,故名青龍山。林本勤在青龍山下住了88年,至今耳聰目明。談起南京保衛戰,他記憶猶新:“仗打得很激烈,山上山下火光沖天,震耳的爆炸聲不斷,尤其是晚上常被戰火照得像白天一樣。”麒麟門位于青龍山北頭的山麓,年近90的陳洪源回憶,他從沒聽說過一個團的川軍失蹤青龍山一事,但南京保衛戰后村里卻住了一個四川兵,而且一住就是幾十年,直到20多年前死去。

 

陳洪源說,這個兵叫華海,人很老實,沒有文化。“我和他一起干活時問過他,他當年跟隨部隊打到南京,后來又從紫金山打回來,一直向東打到小茅山、大連山(屬于青龍山的2座山)。在大連山上,他們部隊挖出一箱箱子彈,一看全是木頭的,上上下下都哭了。他們的長官說,弟兄們,大家各自跑吧,這仗沒法打了。”華海后來在西林耀村成了家,但沒有子女,20多年前因病去世。

部隊可能自行解散

費仲興教授于2004年從南京炮兵學院退休后,常住在離青龍山較近的湯山鎮,進行南京大屠殺幸存者調查。他說:“我早就聽說過軍隊失蹤青龍山一事,起初根本不信。但通過這幾年對南京大屠殺幸存者的調查,讓我覺得此事有一定的可信度。”3年來,費仲興教授共調查走訪了八九十歲以上的老人350多名,其中大多數住在青龍山附近。“陳洪源、鮑壽喜等老人所講的往事是可信的。真實的情況可能是這樣的:部隊從紫金山向東突圍,一直打到青龍山以東,沒有彈藥了,當官的開槍自殺,當兵的自行解散,各奔東西。”

一位叫劉宜槐的84歲老人回首往事感慨萬千,他說:“可憐啊,那么多人死在地下!”老人說,大概是1941年或1942年,“當時,我給汪精衛做警衛員。一次偶然機會,聽軍官向汪精衛報告,說中華門下面發現一條地道,里面有許多尸骨。汪精衛立即責令調查。幾天后,有情況報上來,稱這條地道通往紫金山下,又從紫金山通往東南方向。死尸大多集中在中華門到紫金山段,估計有好幾千人。從旁邊留下的槍支彈藥和一些衣物看,判斷死者為南京大屠殺期間的國民黨士兵,死因為中毒,毒源來自日本鬼子。”聽完報告后,汪精衛還親自率人去現場看過。地道是在中華門外的一個步兵學校發現的,入口很大,可以容兩三人同時進入。汪精衛命令部隊立即用卡車運土將地道填埋。“填埋我沒有看到。聽別的士兵說,地道很長,幾十輛卡車運了三四天土也沒有填埋完。”老人說。這2000多士兵大多沒有留下姓名。

2000多名官兵集體神秘消失

1937年11月12日,上海失陷后,侵華日軍華中方面軍12月1日即奉“大陸命第8號敕令”:攻占南京。中國守軍以南京衛戍司令長官唐生智為最高指揮官,調集了13個師又15個團,開始了英勇的南京保衛戰。南京保衛戰以12月13日的首都淪陷為結束標志,共有10萬中國軍人英勇陣亡或城陷后慘遭屠殺。

1937年12月初的南京,戰況激烈。國民政府調集20多萬軍隊布防在南京城周圍。當時,第72、74、93軍等部隊是從湘滬戰場且戰且退,來到南京城外布防的。還有幾個師,是從四川、湖北、江西等省緊急抽調來的。12月9日,日軍以坦克為前導,攻克高橋門,向光華門進逼。夜色中的京杭國道陣地上,遠道趕來助戰的川軍某團2000多官兵知道:大戰即將來臨。出于戰術上的考慮,該團擔任陣地側翼對敵警戒任務,重點防御京杭國道一側敵人可能突如其來的穿插分割。由于防御方位的原因,部隊還沒有受到日軍的沖擊。12日,首都衛戍司令長官唐生智突然下達了從南京城撤退的命令,全團官兵嘩然。為了保住有生力量,團長不得已下令全團2000余人向綿延數十里、森林茂密的南京東南部青龍山地區撤退。這一天,天空陰沉沉的,北風呼嘯,城外空曠的地面黃沙撲面。山區里道路崎嶇,巨石散亂,滿是參天古樹,猶如巨大的鬼影。

在夜色的掩護下,全團官兵最終艱難地進入青龍山區。然而,這一進入,他們再也沒有出來,從此消失得無影無蹤。在“溶洞”說之外,還有各種各樣的猜測、假想被提出,歸納起來主要有四個方面:第一,跟所謂的地球“黑洞”有關。有學者認為,地球“黑洞”是人眼看不見的引力世界。所以,歷史上神秘失蹤的人、船只、飛機等,實際上是進入了這個神秘的“黑洞”中。第二,“時空隧道”所致。

一些學者認為,神秘失蹤是正負兩大物質體系產生引力場后,發生局部彎曲時產生的“湮滅”現象。第三是“靜電浮力”說。有學者認為,隕星在落向地球的過程中,可以產生高達10億伏的電壓。很多時候,隕星尚未落到地表就分崩離析了,只有巨大的能量波沖擊地表,產生靜電浮力。這種情況下,大群的人、船只甚至火車都有可能被吸浮到空中或轉移到很遠的地方。第四,遭UFO外星人劫持。對于地球之外的力量這些說法,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的王妙月研究員不以為然。他認為,從基礎地球物理知識來看,地球“黑洞”不可能存在。因為從地球密度分布和質量來講,地球表層密度較小,隨著向內部的延伸,密度會逐漸增大。而地核離地球表層非常遠,這種引力還不至于把如此多的人給吸進去。

對于“靜電浮力”說,他認為,隕石本身不會產生電壓,而且在掉落過程中電荷會自動跑掉,即便到了地表也不會積留太多,所以失蹤人群被靜電浮力轉移的可能性不大。王妙月研究員對集體失蹤事件的可信度還持有懷疑。他說:“歷史上所有的失蹤案,最大的可能還是因為各種原因的遇難,比如發生滑坡或者泥石流等災難,將很多人掩埋。”

對于官兵失蹤原因,不少人認為與青龍山的溶洞有關。這些官兵可能躲進某處一鮮為人知的巨大溶洞,后因敵機轟炸震塌洞口,致使全體人員窒息而死。一個未經證實的消息是,20世紀70年代初,青龍山區的南京礦校學生和駐軍建礦井、采煤,無意中發現過幾個洞穴里有幾頂銹爛的軍用鋼盔、朽壞的步槍和幾具骸骨。另外,在青龍山區,近十幾年來時有古溶洞被發現。傳說山中有一個很大的溶洞,如用鐵錘敲擊巖壁,可隱隱聽出空聲回音……這更使得一些人對部隊死于溶洞的說法深信不疑。但研究南京保衛戰的眾多專家學者并不認同此說。他們認為,青龍山自古就是兵家必爭之地,除了大大小小的溶洞外,部隊還開鑿了不少防空洞。南京保衛戰期間,青龍山戰斗進行得十分激烈,敵我死傷慘重,幾十年后發現一些遺骸和軍備物資,也屬正常。

戰事結束后,日軍總司令部在統計侵略“戰果”時,發現有一個團的國民黨軍隊不知去向,日軍首領認為此事蹊蹺。為防止國民黨軍隊撤往南京西南邊的山區,日軍從上海出動了兩個精銳師團與另外一支部隊在南京東南重鎮湯山連接起來,形成了三面對南京圍攻收縮之勢。同時抽調近萬名官兵在湖熟、祿口至寧蕪公路小丹陽段布下封鎖線、火力網;又在湯山至土橋、淳化鎮至雙橋門一線實行嚴密封鎖,出動數百輛坦克、裝甲車沿公路布防,騎兵、步兵來回巡邏──而青龍山恰好被圍在這兩道封鎖線內。


歡迎轉載:http://www.kanwencang.com/qiwen/20161116/55363.html

文章列表


不含病毒。www.avast.com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大師兄 的頭像
    大師兄

    IT工程師數位筆記本

    大師兄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