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郵箱

作者: ilove  發布時間: 2010-07-23 16:25  閱讀: 774 次  推薦: 0   原文鏈接   [收藏]  

  我至今仍然記得,我收到第一封郵件,是丁家宜發的廣告郵件。我的第一個郵箱,是人民網的郵件,后綴是 PeopleMail.com.cn。我之所以會去申請人民網的郵箱,是因為我當時買了一本類似于上網指南書,按照書上的指引一步一步申請了一個郵箱。其實很長一段時間我并不知道郵箱能干什么用,很多人可能都會這樣,一般都在工作的時候才正式使用郵件。中國人仿佛不太喜歡使用郵箱,很少有人會用郵箱來進行私人聯系,相比于郵件,我們更熱衷于發短信。

  后來我使用了163.net的郵箱,因為當時公司買了一個瑞星的殺毒軟件,而這個殺毒軟件附送了3個月的收費郵箱,于是我就把這個附送的優惠給貪污了。但這個貪污讓我每年交50塊錢交了兩年,后來我發現我實在太冤大頭了,決定放棄這個郵箱。因為163.net的郵箱號稱可以過濾絕大多數的垃圾郵件,但我發現垃圾郵件還是一樣地鉆進我的郵箱,除了聲稱沒有廣告之外,我發現沒有任何的優勢可言。論容量50塊錢一年只有區區的100M而已,買的時候應該是30M,因為我常常要刪郵箱以避免郵箱爆滿,實際上我的郵件并不多。

  其實 126的郵箱也是蠻不錯的,QQ郵箱現在做得也不錯了,特別是在郵箱中看日志和RSS閱讀的功能值得一提。只可惜我自從有了GMail和自己的域名郵箱之后,別的郵箱都不再入法眼,真是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云,信步花叢懶回顧,半緣修道半緣君。

  說起郵箱,就不得不提GMail,2004年,國內郵箱收費活動已經是火如荼,沒收費的也在醞釀收費,當時甚至有評論認為免費郵箱時代將要結束。愚人節Google和大家開了一個大玩笑,推出一個重磅炸彈,提供容量為1G的免費郵箱,當時的都認為Google是在開玩笑,后來證實之后又認為Google的1G郵箱不會影響到國內的收費郵箱。事實證明這些都是錯的,Google推出1G郵箱之后,各大網站坐不住了,Hotmail表示跟進,將2M改為250M,Yahoo表示跟進,將4M改為100M。

  到今天大容量郵件已經不是什么大事了,動不動就是幾G甚至幾十G,誰有這么多的郵件?Google一直在引導潮流,GMail的出現引導了中國的Beta和邀請碼風,從此以后中國各新推出的網站一率加上Beta字樣,也學GMail一Beta就是好幾年。同時邀請碼的方式變得流行起來了,比如說最近騰訊的微博和鮮果聯博就玩邀請機制。GMail的出現也剎住了郵箱收費的風潮,正當國內幾大郵件服務提供商已經收費或者醞釀收費的時候,GMail橫空出世,這也導致了今天郵箱一直免費的局面。

  郵箱還有一個不得不說的就是Live了,微軟啟用 Live戰略后,大家就開始對Live的郵箱后綴虎視眈眈,因為Hotmail/MSN等郵箱好的用戶名已經被搶光了。中國人一向有辦法,Live的郵箱推出之后就爆出有漏洞,大家可以利用這個漏洞申請到各種后綴的郵箱。我后來如愿以償地申請到了自己英文名的Live.com和Live.cn的郵箱,不過我從來不用,因為我在使用以我自己域名為后綴的郵箱。

  域名郵箱應該也是Google首先推出的吧,后來微軟開始跟進,再后來就是騰訊網易跟進,目前提供免費域名郵箱的應該是Google、微軟、騰訊、網易等公司。Google推出的域名郵箱禁止使用CN域名,最初還可以利用程序的漏洞使用CN域名,但后來這個漏洞完全被賭住了。這個事情很杯具,我有些不明白,為什么Google要禁止CN域名使用域名郵箱呢?

  最后沒辦法,我只好選擇微軟的Live了,實際Live的郵箱并不太好用,不如GMail和騰訊,不過有一個好處就是可以和MSN綁定,這樣通過MSN就可以提供收郵件了。實際上域名郵箱也沒有太多的選擇,國內的域名郵箱我不太放心,一來指不定什么時候不讓用了,第二個原因不用我說,你知道的,所以能選擇的也就是微軟和Google了。

0
0
 
標簽:郵箱
 
 

文章列表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大師兄 的頭像
    大師兄

    IT工程師數位筆記本

    大師兄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