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海盜嗎?

作者: Michael Arringto  來源: 36kr  發布時間: 2011-02-01 16:24  閱讀: 832 次  推薦: 0   原文鏈接   [收藏]  

  編者按:有感于最近有不少人從Google跳槽到Facebook,TechCrunch創始人Michael Arrington現身說法,以自己的親身經歷來說明創業的價值所在:像海盜一樣過刺激冒險的生活。

  我的大學經濟學教授告訴我大部分人都不喜歡冒險。也就是說必須有回報他們才肯冒險。只有回報夠多,他們才肯冒更大的險。

  我們每天每時每刻都在風險和回報之間進行選擇。該去滑雪嗎?享受那種一瀉千里的快感,哪怕摔破膝蓋也在所不辭?該去上大學,還是立馬找份工作掙錢呢?是吃素保持健康,還是大魚大肉呢?電影開眼之前要不要上個廁所呢?各種抉擇。

每次做與不做之間大腦都會計算風險和回報。

  但創業者卻全然不顧。他們無需回報也會選擇冒險,因為他們要的是冒險本身。或者說,他們喜歡冒險。  

  當你考慮到冒險的時候,創業帶來的回報并不樂觀。只有一小部分創業者會變得非常富有。如果他們選擇打工的的話,大部分創業者很可能會賺更多錢,有更加穩定的個人關系。

  我年輕時是名律師,在硅谷里報道科技創業公司,收入不菲。7-8年后我很有可能成為合伙人,40歲之前一年賺上100萬美元。我只需努力工作,帶來客戶即可。這兩點都是我的特長。

  但三年后我離開了法律行業加入了一家創業公司。理由是冒險。我想當一個玩家,而不是觀眾。我父母認為我瘋了。他們不知道我如何維持生活,說老實話他們很生氣,因為我花他們的錢讀了一個法學學位,到頭來確在30歲之前就把它扔掉了。

  但我還是這么做了。又過了一年我離開了這家創業公司自己創業。此后我再也不曾回顧過去。我創建的第一家公司為風投賺了不少錢,不到3000萬美元,但給創始人帶來的財富有限。我后來創建的公司有的失敗了,有的取得了一般的成功。但我從來沒想過要去找個“班”上上。那似乎是一個黑白世界,但我想要絢麗人生。并且,我討厭為別人工作,因為我不善于此道。

  當和那些非創業者接觸時,我常拿海盜打比方。倒不是我對海盜多么了解,而是這個比喻很恰當。

  過去為什么會有人愿意當海盜呢?我想他們的回報只有痛苦的深淵。你不大可能靠當海盜發財,并且你很有可能被淹死、被吊死、被槍斃,各種不得好死。和數百名海盜住在一艘小船上的日子肯定不好過,哪怕對船長來說也如此。

  但在我的海盜世界里,這些人完全不屑風險規避那套理論。和其他人不同,他們冒險之后依然渴望冒險。財富只是冒險的理由之一,真正的回報是海盜生活本身。

  此外,那個時代創業幾乎不可能。

  現在事實證明硅谷大部分人為風險規避者。他們精打細算利弊得失,然后才決定是否加入一家創業公司。除了考慮股票期權還要考慮工資,以及公司估值。

  我認識的巨富里面有的算不上真正的創業者。他們在惠普工作過,然后在Netscape火起來的時候跳槽到Netscape。他們賺得滿缽,然后加入Google繼續撈錢。現在,他們開始跳槽到Facebook。

  他們可能是很棒的工程師、銷售人員、營銷人員或高管。但他們不是創業者。他們和其他人沒什么不同。

  我不在乎你是否腰纏萬貫。如果你沒有創過業,沒有拿你的經歷、金錢、乃至婚姻去瘋狂地追求過自己的事業的話,那么你就不是海盜,你不屬于這個圈子。

  第一次聘請別人,當你說服幾個和你一樣瘋狂的人跟你一起走上一條注定坎坷的創業之路時的那種激動。從風投那里獲得投資、看到你的名字被媒體提及的那種快感。就在幾乎彈盡糧絕、走投無路的時候,公司啟動擁有客戶時的興奮,那種學到東西的感覺,你也說不準它到底是什么。

  他是一個有意思的人,一個有故事的人,一個在角斗場里戰斗過的男人。

  有些東西我可能一輩子都不會經歷。比如軍事戰斗。比如成為中美洲某個小國的獨裁者。比如扣籃。比如成為著名的搖滾歌星。再比如在火星上行走。

  但有一件事我經歷了,而且一直樂此不疲,那就是創業。這感覺真他媽好。因為如果我現在還是一個律師的話,哪怕是有錢的律師,我也會掂量一下自己這輩子是否有本事做點更刺激的事兒,而不是給別人打工。

  via TechCrunch

0
0
 
 
 
 

文章列表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大師兄 的頭像
    大師兄

    IT工程師數位筆記本

    大師兄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