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的手機版本是否值得去做?

來源: 譯言  發布時間: 2010-04-28 13:24  閱讀: 1224 次  推薦: 0   原文鏈接   [收藏]  

  近十年的互聯網行業有許多吸引眼球的發展變化:社交網站迅速崛起,其特性是根據每個人各自的興趣和個人需求來建立人與人的社交關系;服務導向的網絡公司和網頁形式的流程化應用軟件正在逐步發展和取代傳統的軟件。

  其結果是,雨后春筍般涌現的網絡公司盡其所能地在網上實現各類服務,只要用戶能上網即可使用--不管這是否是必須的。

  這其中也包括手機移動互聯網的發展,當然這并不完全是由Web2.0公司的野心和愿景所驅動。理論上我們還必須感謝移動網絡本身的流行。如果誰記得原始的黑白色(當然你也可以設置為黑綠色)的手機訪問網站,就不得不感謝軟件工程師們對于推動移動互聯網普及所作出的貢獻。

  但是伴隨這些,時下有一些關于移動互聯網的不那么恰當的觀點,特別是對于在線商務網站和商業利潤驅動型的互聯網公司。

  在Facebook的移動平臺、YouTube的iPhone移動應用、Twitter的手機用戶數等成功案例的刺激下,越來越多的網頁設計師、創業者開始相信,他們需要為自己的網站做手機專用界面。

  你的網站是否面向手機用戶?

  有一些網絡應用確實面向手機用戶,但更多的并非如此。Facebook和Twitter在手機用戶增長方面取得巨大成功,是由于他們天生就是用來幫助用戶聯系溝通的--這正是手機的最強項。

  各方面都表明,社交網站上手機用戶的數量增加并不意外。Twitter、Facebook、YouTube和眾多的社交媒介網站--從最小眾的到最大眾化的,都有大量手機用戶在定期訪問。

Facebook數據表明有超過25%的流量是來自手機用戶,而且這些用戶比傳統電腦上網的用戶要更活躍。

  對于主要通過廣告來取得收入的社交網站公司來說,吸引更多的手機用戶流量顯得有利可圖。

  隨著Apple的iAd平臺浮出水面,和Google兩年來將Adsense廣告系統部署到移動市場的舉措,用戶驅動的社會化網站正試圖最大化地增長他們所能得到的手機用戶數。

  然而問題在于,許多在線商務網站并不是由更多的訪問量、更活躍的用戶和更多的交互所驅動。

  以硅谷的許多初創公司為例,其中很多并沒有商務價值,也沒有盈利能力--這些依靠廣告支撐的網站通過移動平臺接入后提供的服務,只能收取非常低的費用。

  非社交網站手機版本的廣告效果

  Apple的iAd的demo演示令人激賞。毫無疑問這個公司已經對于如何主導手機廣告及其市場有了清晰的規劃。在Apple一直以來技術積累的支持下,可以想見喬布斯很有把握如何通過手機移動廣告獲取巨大收益。

  不過有趣的是,iAd的范例廣告都是我們已經在社交網站上慣常見到的大品牌廣告。Pixar、Nike、百思買等大品牌都具備進行集中品牌宣傳的分銷體系和經濟實力。

  中小企業的廣告應用--例如網站或博客上的文字、條幅廣告,是否有機會在手機平臺上獲得相似的成功呢?

  iAd、adMob(已為Google收購)等其他移動廣告平臺告訴網頁設計師的是,大多數手機用戶瀏覽網頁時并不是特意為了消費。(譯者注:而是像大品牌那樣,單純增加品牌關注度)

  點擊驅動的廣告(譯者注,一般稱直效廣告),特別是在獨立博客和網站上隨處可見的點擊即引導去購買服務或商品的廣告,當被轉移到較小的手機屏幕上后,效果將會不盡如人意。

  那么電子商務網站又如何呢?

  手機訪問頁面對于銷售驅動型(即電子商務)網站的價值究竟如何,是一個復雜糾結的判斷。大多數主流電子商務網站--包括業界巨人亞馬遜--以各種形式提供了手機訪問頁面。

  以亞馬遜為例,其手機頁面包括了幾乎所有功能。用戶可以下訂單,購買mp3等虛擬產品,以及將商品添加到關注列表等等--和他們用電腦訪問過來完全一樣。

  不過,亞馬遜的手機支付服務(MPS)是2009年10月才剛剛上線的。相比五年前就早已出現的手機專用瀏覽器,大多數網站開始時都沒有面向手機訪問用戶的專用支付服務。

  顯然,要對亞馬遜的手機訪問頁面和支付系統的價值做統計歸納是很難的,不過較為可靠的推測是,手機頁面和支付對亞馬遜的價值貢獻比不上傳統的、通過電腦或手提購物的形式。不管怎么說,有多少人會用手機如此急迫地購買一個重要商品?用更大的屏幕來仔細查看想購買商品的圖片難道不是人之常情么?

  手機訪問頁面對于小型銷售導向網站的價值更難判斷。大多數電子商務巨頭都在其手機訪問購物平臺的數據信息方面諱莫如深,通常這是為了由這個領域取得一定的競爭優勢。大多數電子商務網站設計都不便于手機訪問,可以近似地看出手機訪問帶來的銷售量占總體銷售量的比例不高。

  直效廣告,作為互聯網最有盈利能力的市場之一,在移動網絡領域也屢嘗苦果。以亞馬遜為例,他們遇到的窘境是如何在用戶使用并不舒適、也沒有在電腦上那種心理安全感的情況下,刺激用戶由訪問向消費轉化。

  直效廣告網站通常不像亞馬遜那些奢侈,擁有自己的手機在線支付系統。絕大多數點擊驅動的直效廣告網站鼓勵用戶打開錢包,掏出信用卡,立刻下訂單。

  你的網站需要手機版本頁面么?

  除非你的網站是一個主流社交網站,一個高人氣的娛樂主題博客,或者一個主要關注于大品牌廣告或純粹內容的網站,否則這個問題的回答很可能是“不需要”,至多是“或許需要”。

  很少數的手機用戶在外會用到超出社交網站的部分,在手機瀏覽器上看內容豐富或者銷售導向的頁面是不太可能的事情--在手機上看廣告或者買東西的興趣相比之下就更低了。

  網頁設計和相關技術領域可能是一個例外。如果你的業務拓展需要充分展示技術實力,一個手機版本的頁面將物有所值。如果你是一個經常參與手機移動網站項目開發的設計師,屬于你自己的手機友好網站將有助于快速展示你的能力,給你的潛在客戶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

  迄今,“不需要”的情況仍占據主流。高效的網站設計并不是沉溺于面向“每一個”有可能的訪客--特別那些自己認為應該會有的訪客。

  如果你需要的是一個有著清晰的商務目標的網站-一個廣告網站或促銷網站,將注意力集中在網站的主要訪客吧。

  到目前為止,那些主要訪客都不太可能是手機訪問的用戶。

  英文原文:Mobile Web Design: Is it Worth It?

0
0
 
 
 
 

文章列表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大師兄 的頭像
    大師兄

    IT工程師數位筆記本

    大師兄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