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教父”季琦 創業的三大難關

來源: 哈弗商業評論  發布時間: 2010-03-29 15:02  閱讀: 625 次  推薦: 0   [收藏]  

  IDG資本的創始合伙人熊曉鴿最近很興奮,因為他投資的一家公司又上市了。更讓他興奮的是,他還幫助這家公司的創始人創造了一個世界記錄:10年內先后締造了3家公司,這3家公司都在美國納斯達克上市。

  這3家公司分別是攜程、如家和漢庭。這三家公司都和旅游有關,而且至少有兩點是相同的:季琦是這三家公司的創始人,而IDG資本則是這三家公司的投資方。

  因為這樣的輝煌記錄,季琦被媒體稱之為“創業教父”。按照投資公司經常說的“投資就是投人”的觀點,IDG可謂在季琦身上壓對了寶。那么季琦又是如何打造這個傳奇的呢?

  創業的三大矛盾

  作為大家心目中的“創業教父”,季琦并不覺得創業是一件很容易、很浪漫的事情。在他看來,創業路上充滿了矛盾和難關,他總結為“三大矛盾”和“三大難關”。

  在很多人看來,季琦是一個挺能“折騰”,很有激情的人。在季琦看來,激情是創業者的必備素質,沒有激情的人,支撐時間不會太久。不過,在季琦看來,光有激情是遠遠不夠的,激情總會過去,這之后就會有一種疲憊、松懈的狀態。面對困難時,如果沒有激情了,是不是還能堅持往前走,是決定成敗的重要因素之一。關鍵在于將激情轉換為持久的執行能力。

  在很多人看來,季琦還是一個有創意和個人魅力的人,比較能說會道。在中國的創業環境中,創業者需要是一個全才,不光懂技術,還得會銷售、管理、處理政府關系等,還得是的一個有魅力的人。這個時候,創業者往往會忘記自己曾經是一個普通的人,覺得自己成了無所不能的超人,風險也就隨之降臨了。季琦說:“我覺得,即使有個人魅力,創業者也千萬不能覺得自己是東方不敗了,要注重整體的團隊精神。”

  在季琦看來,創業需要面臨的第三個矛盾是得和失的矛盾。一個創業者,得到的可能是財富,以及價值觀、財富、地位、名聲、修養等方面的大副提升。失去的則是機會,兩次創業失敗所耽誤的時間就足以毀了一個人的一生。還可能會失去高官厚祿,這可以解釋為什么職業越成功的人,比如在政府里做到局長或在外企做到技術總監等這樣的人創業越難,成功的概率越低,因為他們太擔心失去了,擔心創業很有可能使生活質量變差。

  創業的三大難關

  季琦認為,和創業相伴隨的三大難關:感情關、財富關和自我關。

  創業過程中面臨的第一大難關是“感情關”。在季琦創立漢庭的時候,有些創業伙伴是以前的同事,還有些則是外企的高管。有人認為,創業一定不能用自己的朋友、同學做員工,但季倒認為不一定要這樣,朋友也可以做創業伙伴。不過,在處理夫妻關系、親情、友情時,季琦的原則一直是“組織第一,個人第二”。在決策時不摻雜感情,如果涉及到人事升遷、去留問題,這個“情”字就應該拿掉。

  創業過程中面臨的第二大難關是“財富關”。如果創業者沒有遠大的理想,只是小富即安的話,那么公司很難有大的發展。還有領導者必須具備犧牲精神,“財散人聚,人聚財散”,領導著如果什么都想抓在手里的話,是不可能聚攏人心的,更不可能成為成功的領導者。季琦創辦攜程的時候,正好趕上互聯網泡沫,創辦如家的時候,正好趕上非典,創辦漢庭的時候,則趕上了金融危機。正是因為對財富的正確觀念,讓季琦度過了一個又一個難關。

  雖然季琦是一個很有魅力的領導著,但他對于“自我”卻有一種天然的警惕。在他看來,“自我”關也是創業者要面對的最難的一關,“‘自我’這一關如果過不去的話,不僅企業會受影響,創業者‘做大事、成大仁’這個目的也是達不成的。”在最初創辦漢庭時,季琦也是抱著全部清零的態度,“不管是財富還是名氣全部清零,過去跟現在沒有關系。”而在經營漢庭的時間里,他也是每天“如履薄冰”。

0
0
 
標簽:季琦
 
 

文章列表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大師兄 的頭像
    大師兄

    IT工程師數位筆記本

    大師兄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