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腦海里的首要想法

作者: 保羅·格雷厄姆  發布時間: 2010-09-30 15:32  閱讀: 789 次  推薦: 0   原文鏈接   [收藏]  

  【本文作者:保羅·格雷厄姆,原文鏈接

  我最近意識到,當一個人早晨洗澡的時候想到的一些東西,其實比我想象的要重要的多。我知道,人在這個時候很容易產生好的想法或靈感。現在,我要更進一步:我想說的更絕一點,任何事情如果你在洗澡的時候不去想它,那么你也很難真正做好它。

  每個處理過困難問題的人可能都遇到過這種情況,你很努力地想把事情搞定,但還是失敗了,然后當你去做些其他事情的時候,突然間答案豁然開朗了。而這種思考并非你本身刻意為之。我現在越來越相信,這種思考不僅僅是有助于解決困難問題,而是解決困難問題所必須的。不過棘手的是,你只能間接地去控制這種思維。[1]

  我相信,絕大多數人在任何給定的時間里,腦海里都一個最首要(Top)的想法。也就是說,如果允許他們的思想自由漂流的話,思想就會朝著那個想法漂流而去。并且這個想法,也將因此占據思考的全部精力,盡管其他次要的想法事實上也很需要去思考。也就是說,如果一個錯誤的想法成為了你腦海里最首要的想法,那么將是一場災難。

  讓我明白這一點的是,有一個并非我想要的想法成了我腦海里的首要想法,并且持續的時間太長了。

  我之前曾注意到,當創業公司開始融資的時候他們的動作會變慢,但直到我自己去融資的時候我才明白這是為什么。問題并非見投資者要花很多實際的時間,而是,一旦你開始準備融資的時候,「融資」就成為你腦海里的首要想法。它成了你早上洗澡的時候腦海里會出現的想法。這也意味著,其他的問題都「不存在」了。

  我在創辦 Viaweb 的時候,確實非常討厭融資,但我不記得我為什么這么討厭。但當我在為 Y Combinator 融資的時候,我記得。因為關于錢的問題,很容易成為你腦海里的首要問題。原因很簡單,它們必須是。獲得資金并不容易,它不是那種你不作為就會發生的事情。除非你在洗澡的時候都會去想它,否則它是不會發生的。然后你會發現,那些你更想去做事情卻只取得了很少的進展。[2]

  (我也聽到過一些類似的抱怨,是來自我的教授朋友們。如今,教授們似乎已經成為職業的籌資人,只業余時間做些研究工作。或許是時候該改變了。)

  這個問題讓我很受沖擊的原因在于,過去 10 年的大多數時候我都能夠自由地去思考「我想要的是什么」。因此,當我無法自由控制自己的思考的時候,反差就變得非常尖銳。但我不認為,這個問題只有我才會遇到,因為我看到的幾乎每一個創業公司,當他們開始融資或考慮收購的時候,其他的事情就會慢慢停滯。

  你無法直接控制你的思維漂流的方向。如果你控制住了它們,事實上它們已經停止漂流了。不過,你可以間接地控制它們,方法是控制你將要進入的情況和局面。這對我來說是重要一課:要小心那些會將你帶入險境的事情;要努力讓自己置身于「最緊迫的問題正好就是你最想要做的事情」的狀況或局面。

  當然,你不可能百分之百地控制。一個緊急情況可能會擠出其他的思考,占據你的大腦。但除了緊急情況之外,你有很多辦法來間接地控制「讓什么成為你腦海里的首要想法」。

  我發現,有兩種類型的思考尤其應該避免——一種思考就好比尼羅河巨鱸(Nile Perch),它們會把其他更多有趣的想法都趕跑。比如,我前面提到的一點:對于錢的思考,就是如此。「想獲得錢」幾乎是最典型的注意力黑洞。另一種是爭議。它們以同樣錯誤的方式吸引注意:作為真誠有趣的想法,它們就像尼龍塔扣(velcro)一樣抓住人們,但卻缺乏實質的東西。所以,如果要把真正的事情做好,就應避開爭議。[3]

  即便是牛頓也掉進過這個圈套。1672 年,在他發表了關于色彩的理論之后,他發現自己因為爭議而無法專心工作好幾年。最終,結束這一切的辦法是停止發表論文:

我發現,我已經把自己變成了哲學的奴隸,但是如果我們能夠擺脫萊納斯先生(注:牛頓理論的反對者),那么,除去我為了自己的私人興趣或留待身后發表的東西,我將堅決地永遠告別哲學。因為我知道,一個人必須,要么下定決心不再做出什么新的東西,要么就成為一個奴隸拼死去保護它。[4]

  萊納斯和他在列日(Liege ,英國地名)的學生越來越執著于這場吹毛求疵的批評。牛頓傳記的作者韋斯特福爾似乎也感覺到了他的反應過度:

回憶起那段時間他寫道,牛頓的「奴役」是由 5 次對列日的回應構成,在一年多的時間里,他的回復總共用了 14 頁打印紙。

  我非常同情牛頓。問題不是那 14 頁紙的回復,而是這愚蠢的爭議持續地占據他腦海里首要想法的位置——他本來可以去思考自己更渴望的其他事情——所帶來的痛苦。

  寬容會給你帶來一些特別的好處。假如一個人傷害了你,你實際上受傷了兩次:第一次是傷害本身;第二次是,你事后花時間來回想這件事。如果你能夠學會忽視傷害,你至少可以避免第二次傷害。我發現,通過告訴自己「這不值得占用我腦海里的空間」,某種程度上我可以避免去想那些別人對我做過的不愉快的事情。我總是很高興地發現,我能夠忘記那些爭議的細節,這意味著我根本沒想過它們。我的妻子還覺得我比她更寬容,但我的動機,其實是很自私的。

  我猜,很多人都不確定在任何給定的時間里,他們腦海里的首要想法到底什么。我也經常搞錯。但我更傾向于是「我希望把它放在第一位」的那個想法,而不是「已經占據腦海第一位」的那個想法。其實要找出來也很容易:去洗個澡把。看看哪個想法會跑出來?如果跑出來的那個不是「你想要把它放在第一位」的想法,或許你也想去改變一些事情了。

  -

  注:

  [1] 毫無疑問,這種類型的思考已經有其名稱了,不過我叫它「外圍思考」。

  [2] 這一點在我們的例子中非常明顯,盡管我們的兩次融資其實都非常順利,但兩次融資的過程都還是拖延了幾個月的時間。面對大量資金的轉移,沒有人會隨意對待。并且所需的注意力,往往與資金的量成正比——或許并非完全呈線性,但肯定是單調遞增的。

  [3] 推論:避免成為管理人員,否則你的工作將會由「處理錢和爭議」構成。

  [4] 至奧登伯格(Oldenburg)的信,引自理查德·韋斯特福爾著《艾薩克·牛頓傳》(Life of Isaac Newton),P. 107 頁。

0
0
 
 
 
 

文章列表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大師兄 的頭像
    大師兄

    IT工程師數位筆記本

    大師兄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