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益化的團隊高效協作

作者: 鄭立  來源: CSDN  發布時間: 2015-05-22 19:19  閱讀: 4423 次  推薦: 10   原文鏈接   [收藏]  

  時間都去哪了?  

  “不是在開會就是在去開會的路上”這是很多職業經理人工作的真實縮寫。然而事實往往是忙碌了一天,拖著疲憊的身軀回到家,回頭想想這一天雖然處理了不少事,但沒有一樣是真正完成的,所有的工作都是在進展中,而且越來越趨于復雜,依賴因素也越來越多。對于實現安排的完成日期也越來越沒有信心。

  為什么會這樣?我們的團隊是不是哪里出了問題,導致效能這么低?在項目初期就給團隊樹立了明確的目標,但團隊都把時間用到哪里去了?

  帶著這個問題,我們將一起探索團隊效能的問題癥結在哪,該如何提高團隊效能。

  很多人會把效率和績效作為一個概念來評價團隊,其實它們是兩個完全不同的概念。

  首先高效不是績效,也不應該是績效的考核指標。效率是用來評價一個人或團隊的工作效率,即完成每個任務的時間成本是多少。這是不會因為加班加點而提高的。

  績效如果排除其他考核因素,僅從工作任務完成情況來看,績效是通過統計員工完成任務的總量和預期目標比較所得到的結果。管理者往往會忽略團隊成員到底花了多少時間完成那些任務,甚至鼓勵員工付出額外勞動來按期按質地實現任務,因為績效完全是結果導向的(這樣的管理者也往往是效能提高的最大障礙)。因此我們可以得出如下兩個效率和績效的公式:

  效率 = 計劃完成的工作總量 / 實際時間成本

  績效 = 周期內實際完成的工作總量 / 周期內計劃完成的工作總量

  如果仔細比較,我們可以發現如果是在一個周期內,效率×績效=周期內實際完成的工作總量/實際時間成本,而這個值我們稱之為工作預估偏差。

  到這里,估計大家能想到我們其中一部分時間去哪了。那就是工作預估偏差值(計劃工作總量-實際時間成本),如果這個值為負值,說明我們在加班;如果為正值,說明我們團隊效率不錯,還有多余時間。

  看上去是這樣的道理,但上面這個公式不一定總是正確的。原因是當團隊面臨很多技術難題或者其他因素時,會增加任務緩沖值,從而讓估算偏差看上去總是正值。所以很多人會質疑這個值的可依據性。在敏捷開發模式里提出了一個很好的概念:故事點。

  高效實踐一:故事點

  故事點估算是敏捷項目任務的估算方法的一種,它是一種相對值,而且不是連續數也不和實際工作時間有直接關聯(具體可查看故事點介紹)。在敏捷開發模式中,特別是多團隊協作的情況下,項目經理可以把某個簡單任務設置為參照物,估算點為1。每個迭代周期之初,安排各團隊對所要開發的任務和參照物對比進行故事點估算。

  通常情況下各個團隊的故事點分配總數是接近的,因為它是相對值,對于任務估算中的緩沖時間被同步放大或者縮小。因此項目經理通過故事點的管理比工時管理更為可靠,而且宏觀。

  有了故事點,我們可以把團隊的績效用故事點來衡量。拋開這個不確定因素,我們的效率值或者估算偏差值就變得十分可靠。而讓估算偏差變為正值是我們建立高效團隊的目標。  

  如何改進估算偏差?

  看過《一分鐘經理人》這本書的人,一定記得管理大師布蘭佳關于“一分鐘目標”這個說法:只花一分鐘的時間,就往往決定了這一天80%的工作內容,這是一個多么神奇的計劃。于是很多人也去嘗試做一分鐘的目標,然而并沒有描述的那么奏效,隨之就放棄了。事實上,很多人忽略了這是一個持續性的計劃,其實80%也是個人計劃中需要去達成的一個目標。這種計劃方法對于一個團隊,即使是大型團隊,花很少的時間來做一個當天目標設置其實同樣十分有效。而關鍵在于計劃的持續性和長期、中期、短期計劃的關聯。

  這本書給我們另一個很好的概念:多短計劃。

  高效實踐二:多短計劃(站會)

  在我帶過的團隊里,都會采用多短計劃,每天早上或晚上進行15分鐘的短會。目的是讓每個團隊成員了解我們一天要進行的任務有哪些,有什么樣的問題需要相互協作解決,并確認是否存在計劃偏差。

  事實上,團隊管理者更多關注的是任務的依賴性和計劃偏差;團隊成員關注的是當天任務計劃和存在問題。當團隊較多或每個團隊中人數較多時,對于團隊的每日狀態管理就是難點了。如果每個團隊有7個人,每個人平均有5個任務在進行(包括需求分析中、開發中、測試中、交付待確認等),任務之間存在相互依賴關系。那么對于管理者來說要掌握35個任務的進展狀態和他們的問題在哪里,同時還要關注任務之間的優先級關系。如果每個任務需要10分鐘,那么管理者可能花費將近350分鐘(將近6小時)的時間來查看或處理所有的任務項。這是多么恐怖的現狀!

  對于每個團隊成員來說,除了自己關心的任務之外,還要關心對于別人的依賴任務和依賴別人的任務。如果每個人各有一項依賴和被依賴項,每天也至少花費20分鐘來處理。那對于團隊來說也存在至少140分鐘的溝通討論。

  是否管理者和團隊的這些時間是必不可少的呢?答案當然是否定的。在團隊中,我們可以用看板很好地管理這些任務,幾乎可以在站會中一起解決這些事情。

  高效實踐三:看板

  看板來源于日本,是豐田精益生產中的一個工具。其原理是只有當下游的任務發出原材料請求時,上游工序才開始生產該原材料。如此形成了拉動式的制造工序,并努力實現零庫存。引入軟件開發工程后,生產過程中的材料就被轉化為工作任務項。每個任務要經歷準備→開發中→開發完成→測試→測試完成→部署這幾個階段。每個人員或者每個任務會形成一條自己的“泳道”(任務需要通過的路徑)。通過看板我們可以解決以下一些問題。

  所有團隊成員的任務狀態清晰明了。

  哪個階段積攢任務過多,說明是瓶頸所在。

  集體更新的機制減少團隊1對1溝通次數。

  可以收集過程數據,進行團隊效率改善。

  看板所帶來的好處遠不止這些。但在看板使用過程中也要十分注意一個關鍵詞——WIP(Working inProgress)。它代表的是團隊在某個活動下同時進行的工作項的數量。從科學的角度,每個任務的完成周期(Cycle Time)越短,其從事這項工作的工作效率越高。而對于管理者注重的人員使用率(Utilization)來說,當一個任務較大時(Cycle較高),其Utilization也會降低。而無限細化任務會大大提高分析時間和溝通成本,因此作為統計值,每個人同時有2個任務時,其工作效率是最高的,如圖1所示。  

  影響效率的因素

  有了一些實踐方法,并不一定能馬上提高團隊的效率,因為影響因素是多方面的,需要綜合長期的情況來看待效率問題。研發團隊中,效率的主要障礙來自以下幾個方面:

  為快速交付積累的技術債;

  團隊人員T形技術能力;

  不穩定的開發節奏;

  管理者的微觀管理;

  低效的溝通成本,包括手工流程執行;

  代碼質量。

  此外還可能來自組織自身的因素,如部門壁壘、區域分布和文化差異等。對于任何影響效率的因素都值得重視。很多團隊就因為被其中一兩個因素羈絆住,而導致整體效率的下降。這種時候不能期待依賴于其他問題的改善來提升整體效率,這和木桶原理一樣。如果能夠正確快速地識別原因,那么剩下的就是如何解決問題了。

  建立高效團隊的目標是發現消極因素,針對性地提出改進措施。管理者需要不斷地思考這些因素給團隊帶來的影響,以及和交付目標之間的平衡。對于發現的問題,刺激我們的是發現問題的原因。這需要借助系統思考(System Thinking)的一些技巧,即把事務的邏輯關系和來龍去脈進行分析,打破影響因素的環路。例如圖2的技術債問題,可以在任何環節中引出分支,即可消除滾雪球效應。

圖2 借助系統思考分析邏輯關系

  通常,我們可以為此可以重點監控一些下面的過程數據,以便于對阻礙因素的改進:

  UAT缺陷率;

  缺陷周期長度;

  版本開發和維護投入比;

  各類會議所占開發時間比;

  周期內知識共享和代碼走查次數;

  自動化測試比例。

  收集數據的目的不是為了根據現狀去設定目標,否則就是本末倒置了。其真正目的是可以用來做改善方向的依據。例如發現缺陷周期超過一周,說明一個缺陷從代碼簽入開始一周以后才能被檢測到,這是多么糟糕的事情。管理者應該思考如何加強對新簽入代碼的功能的檢測,如何在還沒有被集成到系統代碼之前,讓這樣的缺陷可以被修復。這樣才能減少不必要的溝通和二次發布的浪費。

  管理者應該善于發現團隊浪費,但同時也要允許浪費。寧可讓團隊完成任務后打游戲來培養團隊協作能力,也不允許對于一個已經發現過的錯誤,再出現第二次。對此,一定要有個精神潔癖和偏執狂般的執著,才能給團隊帶來持續不斷的效率改進。

  鄭立

10
0
 
 
 

文章列表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大師兄 的頭像
    大師兄

    IT工程師數位筆記本

    大師兄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