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根CEO:請把你們身上創業者的特質放大再放大
都說人民創造歷史,這顯然是忽悠,試問,沒有毛澤東,哪來的新中國?!
創業不也正是如此嗎?沒有馬云哪來的阿里巴巴?沒有柳傳志哪來的聯想?沒有比爾·蓋茨哪來的微軟?……不信走著瞧,就說蘋果吧,一旦喬布斯退休,大家且看蘋果無可奈何花落去,四萬員工群龍無首找不到北吧!
所以結論是:創業是一件非常“個人化”的事情,再大的企業也是因為那一兩個靈魂似的創始人:他們的個性、他們非常個人的思想和選擇,造就了大大小小形形色色的創業企業。公司之間的競爭,其實是創始者的人格魅力與思想力的競爭。
造就一個創業者,需要包含但不僅僅限于以下幾個方面的基本原料:
1) 原動力
創業必須有自發的原動力,不需要問別人:“什么是創業的最好行業?你看我能創業嗎?什么時候是創業最好的時機?沒錢能創業嗎?好的團隊如何找到?”對于真正的創業者來說,即使對以上所有問題都沒有一個肯定的答案,也照樣風風火火去創業,想攔都攔不住。創業的動力是自發的原動力。
2)樸素的價值觀
創業必須有“樸素的價值觀”:做比想更加重要,再大的事業也要從小做起——Just do it,堅持堅持再堅持,世界上沒有克服不了的困難,VC給再多錢也會燒光的,客戶最重要、速度很重要、現金流很重要,如果失敗了務必找出自身原因,以便東山再起時不再犯錯……就像在生活中,我們有做人的基本原則,創業的“樸素價值觀”給你以信念和勇氣,即使人人都往奶粉里加三聚氰胺,你也會甘守寂寞,絕對不做對不起顧客的事情。
3)領袖氣質
領袖氣質并不是那些習慣性的發號施令,而是在關鍵時刻能夠站起來、在大多數人神魂不定時沉著拍板、該出手時就果斷出手。創業者更應該做“開明的獨裁者”,追求超越自我的“大我”,自己立下的規矩對自己同樣有效,犯錯誤的時候勇敢站起來承擔責任,而不是推脫和指責別人,更重要的是,領袖懂得與團隊分享。
4)冒險精神
創業中風險與機會并存,創業公司要成功,一定得走險道、出奇制勝,即使沒有百分之百的把握,也應該果斷地開始嘗試。冒險不是人人都愿意碰的事情,需要有領袖素質的人來領頭,來挑戰困難戰勝困難。領袖往往誕生于困境,在冒險的困境中帶領團隊崛起,最終戰勝困難并獲得成功,這種精神是一個領袖最難得的無形資本。
5) 專注
什么叫“專注”?專注就是say“NO”,在100個決定中,對99個say“NO”,只允許一個“Yes”。更形象一些:伸出你的雙手,10個手指必須砍掉9個,你留哪一個?創業者應該用這方法來對待自己的產品,砍砍砍,只保留一個必不可少的,這樣你才可能做出一個iPod來。
6)現實主義者
創業始于幻想,但是成功的創業者能把握尺度:什么時候可以想入非非,什么時候要面對現實,腳踏實地去奮力苦干。創業是在夢想和現實之間的沖浪,必須順勢、順潮流、順機會,永遠有只說不做異想天開甚至在很多方面都比你更靈光的人,但是創業者判斷的標準是把事情做成,“成事為王”。
7)堅韌不拔
說它是使命感也好,說它是責任心也罷,總之,從不輕言放棄,堅信成敗并非命中注定而是全靠自己努力,堅信自己能戰勝一切困難。
8)學習能力,無師自通
創業是冒險,沒法先進行系統的學習,然后順順當當的去冒險;創業的學習必須在冒險中進行。待到創業成功時,你發現自己儼然成了一個“通才”:你掌握了領導力、理解了客戶和市場、精通了如何點將帶兵、也品嘗了財富的滋味。
9)溝通技巧
一切問題都是可以通過溝通解決的。成功的創業者都是長袖善舞的溝通者,總是善于與別人相處融洽,無論是員工、客戶、投資人、競爭對手,通過溝通能解決分歧、擺平關系,形成趨勢避害的聚合力,即使在談判桌上也總是出神入化的主導局面。
10)創造力
創業是以小博大,因此創業公司必須創新,找到新機會、新技術、新模式、新市場,并在大公司進入之前搶占制高點,異軍突起、出奇制勝,甚至顛覆大公司多年苦心經營的標準和模式,這樣創業公司方能后來者居上。創業無程式,創新更無方可循,成功靠的是Think Differently,創新是創業公司的活力與競爭力的源泉。
一只獅子領著一群羊,勝過一只羊領著一群獅子……草根的CEO們請聽好了,天降大任于斯人,請把你們身上創業者的特質放大再放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