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一峰:Unix版權史

作者: 阮一峰  發布時間: 2010-03-19 12:17  閱讀: 605 次  推薦: 0   原文鏈接   [收藏]  

  1. 這幾天,我在讀《Unix編程藝術》。

  書中介紹了Unix的發展歷史。我發現,這是一個很好的例子,說明現行版權制度具有阻礙社會發展的負面作用。

  2. Unix誕生于1969年,是貝爾實驗室員工Ken Thompson的個人項目。由于貝爾實驗室是ATT(美國電話電報公司)的下屬機構,所以Unix的版權歸ATT所有。

  ATT壟斷了美國長途電話業務,所以美國司法部在1958年與它簽了一個和解協議。ATT同意不進入計算機業,不銷售任何與計算機有關的產品,以避免司法部起訴它違反《反壟斷法》。Unix是計算機的操作系統,所以ATT不能銷售它,任何要求得到源碼的機構,都能免費得到。

  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得到源碼后,為Unix添加了許多功能。然后在1979年,推出了一個自家的Unix版本,取名為Berkeley Software Distribution(伯克利軟件套件),簡稱BSD。

  3. 正當Unix蓬勃發展之際,發生了一件誰也沒有想到的事情。

  1974年,美國司法部再次起訴ATT違反《反壟斷法》。1982年,哥倫比亞地區法庭判決ATT敗訴,必須被拆成8家小公司。但是,這個判決也意味著1958年的和解協議失效,ATT從此可以進入計算機業。

  1983年,ATT發布了Unix最新版system V,這是一個商業化版本,付費才能使用,并且不得傳播源碼。這個決定對BSD構成了限制,為了減少糾紛,伯克利分校規定,BSD本身依然保持免費,但是只能提供給持有ATT源碼許可的公司。不過,與此同時,伯克利的師生也開始著手另一項工作:將ATT的專有代碼從BSD中逐漸去除。

  80年代后期,幾個伯克利畢業的學生,成立了一家Berkeley Software Design Inc.公司,簡稱BSDi,專門銷售BSD的一個商業版本。他們在廣告中宣稱,自己的產品不包含任何ATT代碼。這句話惹惱了ATT,1990年BSDi被告上法庭,稍后伯克利分校也被追加為被告。ATT起訴BSD侵犯了Unix的版權。

  這場訴訟對BSD打擊極大,所有的開發活動都被迫停止,用戶人心惶惶,擔心自己也遭到ATT的追究,因此BSD的使用急劇減少。最后在1994年,雙方達到和解,BSD才恢復開發。

  4. ATT與BSD之間的訴訟,是當代版權制度最惡劣的應用之一。

  為什么這么說?

  首先,起訴者其實與Unix毫無關系。這是ATT經理層的決定,而不是開發者的決定。事實上,包括Ken Thompson在內的技術人員一直希望,公司能夠公開源碼。他們完全有理由這么要求,因為Unix從來不是ATT的業務重點,最初是個人項目,后來也沒有占用公司太多資源。銷售Unix的利潤,在公司全部業務中,幾乎可以忽略不計。為了一點點錢,去打擊一個使許多人受益的產品,何必這樣做呢。

  其次,ATT根本不關心Unix的發展。它真正關心的是金錢和削弱對手。1994年,官司還沒有結束,它就把Unix賣給了Novell公司,從此不再與Unix發生關系,官司也因此不了了之。既然你不想要這個產品,為什么要提起訴訟呢?真是不可理解。

  最后,所謂的侵權幾乎是不存在的。因為Novell從ATT買下Unix版權后,檢查了BSD的源碼,在18000個組成文件中刪除了3個,并對其他文件做了一些小修改,然后BSD就重新獲得了自由發布源碼的許可。這意味著,至多只有千分之一的BSD代碼有版權問題,但是就因為這千分之一的問題,導致百分之百的產品被迫中斷,完全不符合比例原則。

  所以,這場版權官司就是一家利益至上的公司,以微不足道的理由,為了一個自己根本不在乎的產品,悍然發動一場損人不利己的戰爭。

  5. 這場戰爭給Unix和BSD帶來毀滅性的打擊。

  從八十年代中后期開始,ATT固執地捍衛Unix版權,完全不顧它的創造者和開發者的愿望,導致Unix喪失活力、一蹶不振,大量開發者無法參與,只好離開了這個平臺。

  而BSD在1992~1994年期間,開發處于停滯,錯過了發展的黃金時機。官司結束以后,又不幸發生分裂,變成了FreeBSD、NetBSD和OpenBSD三個版本。這些原因導致BSD直到今天,都還在操作系統的競爭中處在落后地位。

  如果換個時間,官司的損失也許還沒這么大。偏偏90年代初是計算機工業決定性的年代,錯過了那幾年,從此你就不要想翻身了。因為從80年代末期開始,Intel的80x86芯片有巨大的發展,性能快速上升,而成本快速下降,個人電腦的年代就要到來了。市場迫切需要能夠運行在386芯片上的操作系統,但是Unix和BSD忙于打官司,都沒有去做移植操作系統這件事。其他兩個這樣做的人,改變了人類歷史。

  一個是比爾蓋茨,他推出了Windows,占領了個人電腦市場,后來賺了幾百億美元。另一個是芬蘭大學生Linus Torvalds,他想學習Unix,但是買不起工作站,就自己寫了一個能在386上運行的Linux操作系統,現在全世界超過一半的網絡服務器都在使用這個系統。Linus Torvalds后來說,如果他早知道BSD沒有法律問題,并且可以被移植到386,他就會加入BSD的開發,而不是自己寫一個。

  我們不禁要問,如果ATT不打版權官司、不對Unix收費的話,會發生什么事?人類的歷史、市場的格局也許都會被改寫。

  6. Novell買到Unix版權后,也沒在手里放多久,1995年又轉手賣給了別人。從此,Unix原始版本的開發正式結束。

  以后的發展集中在兩個方向,一個是各個商業公司自己修改的Unix版本,比如Sun的Solaris,HP的HP-UX,IBM的AIX,另一個則是開源項目的開發,比如BSD和Linux。

0
0
 
標簽:Unix
 
 

文章列表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大師兄 的頭像
    大師兄

    IT工程師數位筆記本

    大師兄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