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o談“80后”程度員為什么找不到工作?(3)終結篇
入職即閃看對待困難的態度
下面說說最讓部門經理和HR感到瘋狂的事吧——入職即閃。
這也是最讓公司發瘋的事之一。
求職過程中,無論是公司,還是候選人都付出了時間成本、精力成本,雙方確定合作意向之后,候選人入職成為了公司正式員工。求職時信誓旦旦的候選人,只工作了1周(1天)就一聲不吭地離開了公司,當被問及理由時,多回答:“工作不適合自己”。
應該說這個理由是對公司和候選人自己的極大嘲弄——雙方都缺乏判斷力,公司不知道應該找什么樣的人加盟,候選人不知道真正來干什么、什么是適合自己的。
以上現象的原因可能有:
工作壓力大
社會競爭的加劇導致了每個公司必須全力做到最好,才有可能生存。公司面臨的壓力,在工作中被完全轉嫁給員工。但剛剛走出校門的80后沒有做好這方面的準備,巨大壓力撲面而來的時候感覺不知所措,比如:入職第一天簡單培訓之后就開始代碼的編寫或者對產品的支持,更多的東西要在工作中學。
很多人說,80后像草莓,表面看起來很光鮮,但不能碰、也不能壓。這也許是真的,但更重要的是處事的方法。
遇到壓力、困難,沒有正確解決方法
因為只要工作,都會有壓力,大小不同而已。逃避無疑是面對壓力時,成本最低的方法,但長遠來看也是代價最高的方法。
“入職即閃”的離開,不會令公司感到惋惜。試想公司是不愿意請不能正確面對和處理壓力的人加盟的。
當然,很多公司沒有完善的入司管理制度,培訓不到位,新人入職不安排專人帶領熟悉情況是絕大部分公司存在的問題。這導致了工作中遇到的困難比想向的大、遇事找不到或者沒有正確解決方法,于是造成了離職。這可能也是很多人原因進500強的原因,有完善的培訓、升職、薪酬體系。
關于處理壓力的方法我們先分享下面的故事。
某家長常教育孩子做事要竭盡全力,一天孩子與父母出門,發現路邊石頭很漂亮,想搬塊大石頭回家收藏,抱起之后走了一段路,因為石頭太重搬不動了。雖然舍不得,但已沒有力氣,孩子準備放棄。此時,父親到流淚的孩子身邊問:“做事不是要盡全力嗎?”孩子回答:“確實沒有力氣了。”“有啊!”父親邊說,邊抱起石頭大步走向家的方向,“!永遠不要忘記,我也是你力量的一部分!”
工作中,在我們盡力之后,還有無法處理的困難、無法面對的壓力,那么向更有經驗的同事、朋友請教是個好方法。相信我們的現在正是他們的昨天,我們正在經歷的他們都經歷過,在如果正確應對和處理方面,他們一定會特別愿意分享經驗、幫助我們。
無法處理時,救助可能是最好的方法。不要害怕說出“幫我一下!”這句話。
在成長型的公司里,大家互相幫助會成為一種習慣,成為一種企業文化。相信這種文化也是80后一代所期望的。大家一起面對壓力、處理問題會比一個人獨自解決問題用時更短、效率更高。
寫在最后的話
以上事件中出現的候選人均為80后。曾經有人說,不要以時間來劃分人,因為每個人的情況都有不同。與此同時,我們更應該承認:每一個時代的人都有自己的共同社會背景和大環境,這些東西造就了很多共同的特征。所以,60后、70后、80后這樣的劃分為我們的判斷提供了基礎。
在經歷了3000場面試之后,我可以肯定地說,與同齡人相比80后的技術人員給公司HR留下的印象是:更具可素性、擁有更高的可信度、更有潛力。他們正在(已經)成為技術隊伍中的生力軍!
面對壓力大、社會變化快,尤其是開發知識不斷更迭的新一代職場人,必然要磨礪出比上一代更有效的方法正確應對。這是社會發展的要求,應該也是我們自我提高的必由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