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聘經驗-面試vs筆試
直到現在,還有很多軟件公司在招聘程序員時,僅僅搞面試,而沒有搞筆試。其實,面試和筆試都很重要。兩者各具優缺點,互相不可替代。下面俺大致總結一下,面試與筆試,都有哪些優缺點。
面試的優點(筆試的缺點)
面試有如下幾個明顯的好處,是筆試所沒有的:
可以察言觀色
所謂察言觀色,就是面試官通過對應聘者的談吐、表情、神態的觀察,從而加深對應聘者的了解。有經驗的面試官,可以在幾句話之內,就大致了解對方的性格、心態、自信度、等各種信息。(本系列后面的帖子,會具體介紹一下此技巧)
可以隨機應變
有經驗的面試官在提問時,會隨機應變,根據應聘者的回答,動態調整要問的下一個問題。這樣一來,面試的效率會高很多。而且,由于問題是動態變化的,沒有固定的套路,應聘者較難作弊。
可以制造壓力
還可以通過面試,制造壓力,從而考察應聘者對壓力的承受度。有時,俺會找1-2個同事一起去面談某個應聘者首先在人數上制造某種壓力。然后在交談的過程中,有人唱紅臉,有人唱黑臉。這樣一來,就能看出抗壓能力了。
筆試的優點(面試的缺點)
說完面試的優點,再來對比一下筆試的。
可以節省面試官的時間
筆試和面試有一個顯著的差別,就是無需單獨溝通。所以筆試能為招聘者節省不少時間精力。
假如你招聘的職位比較吃香,可能一下子來了好幾個應聘者。如果每一個都單獨面談,會忙不過來。而筆試不需要一對一面談,可以同時進行,在并發性方面優于面試。
可以考察動手能力
在面試中,經常會碰到夸夸其談的程序員。這些人說起某個技術領域,那是口若懸河、滔滔不絕。咋一看好像很牛X。但如果給他/她一個具體的問題,讓他/她寫個程序出來,那些沒有真本事的家伙,一下就露餡了。
舉例:眼下有些計算機系的應屆生,問他/她冒泡排序或者二分查找,都能說出個一二三。但是讓其寫出具體程序(無論是紙筆或上機),很多人就歇菜了。
筆試和面試如何搭配
既然面試和筆試,都不可或缺,那兩者該如何搭配捏?俺的做法是分為如下幾輪(人事部門的面談通常放在最后,本文不提及)。
第1輪 - 純粹筆試
如果每個來公司應聘的人,都一一面談,面試官會被累壞的。所以,頭一輪要利用筆試來過濾掉80%的應聘者。為了達到這個目的,筆試題必須很有講究。好的筆試題,才能夠把不同能力的人,明顯地區分出來。而且,好的筆試題,還可以避免應聘者作弊。
肯定有同學會問:怎樣才算是好的筆試題捏?其實在招聘的誤區中,俺已經稍微談到了(參見只注重死問題,不注重活問題)。本系列的后續帖子,會更詳細地分析這個話題。
第2輪 - 面談為主(偶爾夾帶筆試)
筆試過關的人,會安排進行第2輪面談。
在此,有必要說明一下。所謂的面試,不是純粹動嘴皮子,偶爾還是要動手的。比如面談中聊到了設計模式,應聘者號稱對XX模式很熟悉,那俺會順手把簡歷的背面翻過來,讓對方在上面畫出XX模式的類圖(結合具體的使用場景)。
還有,面談中該問哪些技術問題,與出筆試題目一樣,是有講究的。要盡量問好的問題。道理前面已經說過,不再啰嗦。
第3輪 - 上機實戰
并非所有人都需要進行第三輪。通常,如果俺要招聘的是一個高成本的開發人員,并且此人順利通過了頭兩關,那就會安排進行第三輪機試。 上機實戰相對于紙筆寫程序,會更加真實,更加能看出一個人的實力。關于上機實戰的注意事項,俺后面單獨寫個帖來介紹。俺猜測,會有同學質疑上機實戰的必要性,俺會在那個帖子里一并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