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深HR八年招聘用人心得 給畢業生的實用求職建議
一、簡歷
許多剛從學校出來的畢業生,喜歡在個人特長或教育培訓一欄寫上在學校得過的獎,甚至包括初高中時的三好學生在內也寫在上面,其實用處不大,在我們日常查閱大量簡歷的工作中,看到這樣的簡歷,一般的印象都是學生,沒有什么工作經驗,也就直接刪除了。大家要知道,各個不同的公司所需要的都是各自行業里的專業人才,而學校教育里的那些獎、證書什么的,經過實際工作檢驗,一般都沒什么用。
不要在簡歷正文開始,加上大段的個人描述或個人苦難史、決心一類的內容,這樣做很幼稚。工作能否獲得,靠的是能力、人品,不是博得別人的同情心什么的,再說一天收到那么多簡歷,根本沒時間去看無關的內容。
不要按照招聘網站提供的簡歷模式填寫簡歷,首先是那些模式有很多缺陷,欄目設置很平均,每天看同樣模式的簡歷,看到頭大。按照你要應聘的職位,側重加多與工作相關的內容,減少不必要的內容。
簡歷的文風最好是客觀、描述性的語言,有些學生喜歡像寫散文一樣寫簡歷,或者寫上一些故意顯現個性的話,這樣我們沒有見到你本人,就知道你不夠成熟了。一些同學在投遞簡歷時,應聘職位一欄,寫著三、四種跨行、跨類的職位,一般我們不會面試這樣的人,這說明你還沒有很好的替自己定位,沒有什么工作經歷,還什么都想做,會被認為比較浮躁。
簡歷應該成為你和用人單位最先交流的工具,那么用人單位希望看到你的詳細工作經歷,你對你所應聘專業的看法和想法等。
一些工作職位要求有較好的英語水平,這樣我們就會比較注意你的英文簡歷,而很多人的英文簡歷都是按照招聘網站提供的模式填寫的,首先那些模式是有很多缺陷的,另外,大多數人的英文簡歷都是抄來的,從網上下載的,所以當我們筆試一個面試者時,發現他的英文水平和他簡歷上的英文水平有很大差異,這就給單位留下了很壞的印象。如果大家要按一種比較好的英文簡歷模式寫英文簡歷的話,建議大家按國外求職簡歷模式書寫,通過互聯網可以找到,或讓在國外的朋友發過來。但即使是這種模式,也不要抄襲。
二、面試
回答問題慎重,對自己評價謹慎。許多面試者,首先要克服緊張。當問到你可以做什么的時候,不要因為想得到一份工作,而承諾自己什么都會。理性的回答方式是:你擅長什么,熟悉什么,了解什么,不了解什么。我們曾經用過一些員工,在面試時,他表示這些他都會做,入職以后我們發現他不會做或做的很不好,這些都給人留下了很不好的印象。
對接待你的前臺禮貌,對接待你的普通員工保持禮貌。這一條主要針對應聘中層以上管理者職位的應聘者。一些應聘中層以上管理者的面試者,在踏入應聘單位大門的時候,就極力想確認誰是這家公司真正負責的人,而對接待他的前臺服務人員和普通員工的態度就不那么好了。面試的是中高層管理者職位的話,一般單位決定時都會比較謹慎。我們會注重你的親和力,雖然是一個小小舉動,我們基本就可以判定你就職以后,會很難和員工搞好關系,有時候我們會認為你是一個對上拍馬,對下欺壓的不好的管理者。一般公司面試中層管理者職位時,會有各部門負責人來和你談,最后可能是老總,或者先是老總,然后是各部門負責人。在決定用不用你的程序上,老總肯定要問問大家的意見。
如何對付人事部門負責人。人事部門負責人各個單位都有,有的時候你幸運的碰上一個比較公正,心態平和的人事部門負責人。但我發現,許多單位的人事部門負責人,心態多少都有些問題。他們并不是最終決定你工作的人,但他們可以在一開始刪除你,使你見不到真正的負責人。所以,對他們保持一定的禮貌,不要顯現出你不重視他(她)的一點傾向,不然后果很糟。一般來說,各公司的實際負責人,都是一心為工作的,當他坐在你對面時,他們一般都會從工作角度出發,決定是不是用你。而一些人事部門負責人,他們有時候會有一種略帶自卑又很自負的心態對待面試者。而有些人事部門負責人在單位里就是個逢迎拍馬的一個人。
回答你為什么離開以前單位問題時的注意事項。面試時,許多單位都要問你為什么離開上一家單位,這時候你最好不要說因為上一家單位壓力大,老加班,不發加班費等原因。因為任何單位都需要一個工作的人,而不是一個不能承受壓力,和單位討價還價的人。所以回答離職的原因時,盡量從工作角度出發,說的理由客觀、大家都能接受一點。
盡量不要在面試單位初次通知你面試的電話里,就問到工資待遇等問題,也盡量不要在初次面試時問到工資、待遇、三險一金、加班費等問題,因為單位還沒有確定用你,而大家討論的重心應該是工作。這樣做的效果很糟。如果單位非常想用你,這時候,你提出待遇問題,可能單位會超出原來待遇標準來爭取你來工作。我曾經接到過應聘者父母打來的電話,他們一開口就是工資、待遇,還有工作地點離家是不是方便等,感覺他們是為孩子找托兒所來了,接到這種電話會非常惱火。
在談到你曾經就職單位時,評價盡量客觀、平和,不要充滿怨恨、攻擊等,或者從來都是單位不好,所以你只能一個接一個的換工作。相信如果你這樣說的話,沒有一家單位會接納你,因為人無完人,單位也一樣,大家應該互相理解。
不要在面試結束后,向面試單位去電話問結果,這樣做沒有用,可能會引起反感。
面試結束后,如果你認為基本沒戲了,也請你保持基本的禮貌。而不是馬上換一種態度。會給人沒有風度的感覺,任何時候都要保持風度和禮貌,這是自信的表現,也會最終給你帶來機會。
評價自己要客觀。這句話簡單,但在我們多年的面試中卻較少看到這種表現。所謂評價自己要客觀,就是不要怕在面試單位面前談到自己的缺點,會失去工作的機會。事實上,如果你足夠自信,再談到自己的缺點,會給用人單位留下你成熟、上進、心胸開闊的印象。有個正確的擇業觀念,不要反復跨行跨業的就業。在幾年中不斷換工作,是應聘者忌諱的事情,如果還是跨行跨業,那很少會有單位用你。
不要盲目迷戀外企。事實上外企所謂工資高,是個不準確的說法,工資高只是一部分崗位。外企的晉升是比較難的,面臨的壓力也很大,這些并不是主要的,主要的是外企的管理模式和中國企業的管理模式是有根本的區別的,有的時候你要正確評價你適不適合這種環境。許多人在中小企業里學到東西,工作的經歷要遠比外企好的多。在外企里,每天我們打開郵箱,就是海量的簡歷。
一般正規公司約見面試會合理安排時間,會每隔半小時或一小時見一個人,如果是面試管理人員,會專門安排時間見面。而不正規的公司,多是在同一時間,打電話約來十幾個面試者,這種面試多是趕時間,每個面試者都沒有充足的時間,這樣的小節就反映了公司不尊重員工風氣。
再說一些常識,教大家如何判斷你去面試的這家公司。
如果你在公司的前臺看到那種員工簽到本,其中包括員工在一天當中離開都要注明原因,并要負責人簽字的東西,那么一般可以說明這家公司管理較糟,不信任員工,這種做法的公司一般都是小公司。
如果你去一家公司面試,負責人反復向你灌輸:你的收入來自于你的奮斗或提成之類的話,這說明他們只會給你個微薄的底薪或無底薪,此種情況要慎重,因為無底薪或底薪很少的公司,一般也都是不正規的公司,他們總是試圖壓縮成本,而不體諒一個求職者起碼的生活需求。事實上,正規公司在招聘銷售人員時,會很慎重。而不正規公司則多有騙人的嫌疑,是人他們就要了,正規公司給銷售人員的工資也多是行業的中上等水平,這種反差主要是不同公司對員工的觀念差異,正規公司要寬厚一些,他們的企業文化長遠一些。而不正規公司對員工則有殺雞取卵的短視的問題。
關于工資
公司一般給予較高工資的崗位要么是技術部門,要么是重要的崗位。所謂重要崗位一般在生產、研發、營銷等部門。那種可有可無的崗位:比如說行政、文秘一類的崗位,一般不會有什么高工資,那種許多人都能干的崗位,公司也很少會給予高工資。我們判斷一個員工的水平主要分教育水平、專業能力、職業履歷、個人的特點、人品等。在這些事項當中,人品是前提,常年從事招聘的公司負責人,一般眼睛都是很毒的,第一次見面就能大概看出你的性格、人品,當然這也是常年鍛煉的,而決定是否用你,和你的工資多少的核心因素,則是看你的個人職業特點或特長。有的時候當我們覺得你的某些職業特長、優點是別人很難具備或無法替代時,單位會超出你的崗位原工資標準來對待你。一個四平八穩、沒有顯著特長、優點的員工一般只能得到一個普通員工的崗位。
所以許多剛就業的人緊盯著工資是很短視的。剛就業時,一定要注意自身職業的學習,提升自己的能力,而選擇業內有實力、有特點的公司就業,對自己的職業學習、鍛煉,對將來的就業都是有益的。
員工和公司在就業這個問題上,說到底,是誰掌握主動權的問題,當你達到足夠專業優秀的時候,那么許多條件都是由你來提。
而從一開始就注重工資,而不注重學習的員工,他們可能混在一個大單位,工資收入還可以,但是他們絕對是哪個單位里可有可無的人,競爭力不強。多年以后還在那個水平,一旦失業,再就業的余地也很小。
不建議多寫在校期間得獎、證書等情況。
我們曾經想招英文編輯一職,應聘者多數簡歷上都寫著英語八級,可面試當中的筆試和口試時,水平相差很多,我們很納悶很多求職者的八級證書是怎么考來的,因為他們筆試和口試當中的真實水平讓人驚訝。另外我們曾經招聘設計一職,許多應聘者的簡歷上也是寫著各種證書,面試時有很多水平也是比較糟糕的,后來我才知道這是他們報班交費在培訓班等考的,而培訓班一般交了費后,多會給證書的。
所以在設計簡歷時,把你認為真正表現你實力的獲獎情況和獲得的證書寫上去,這個沒問題,只要在面試的筆試和口試中,證明你確有這個才能,而不是花錢或其他途徑得來的。例如,我們學校學生很多會photoshop,但是又有幾個掌握了呢,只是有一張證書而已。
記住,重要的不是證書這張紙,而是證書代表的實力和能力。
同樣又聯想到,很多人去考口譯證書,可是真的能現場口譯的人又有多少,頂多也就是陪同翻譯而已。當然這個證書也能從一定程度上證明你的能力,但千萬不要太過吹噓。自己幾斤幾兩自己最清楚了。每天早晨,我們打開郵箱,就必須處理簡歷郵件,因為郵箱已經滿了,所以每打開一個郵件,過眼的速度是很快的
剛畢業的學生,在求職時易受同學影響,同學找了個看起來不錯的工作,馬上會對自己形成一種壓力。所以不必盲目比較,選擇你喜歡做的行業,走自己的路,一直努力下去,總會有收獲的。這里要特別提醒大家,千萬要保持良好的心態,特別是在白宮招聘的時候,不要看到人家都簽了,自己也必須得找一家,那是不對的。其實,一,白宮的企業越來越差了,二,他們往往開價很低,一般不會高于2000元,三,過完年以后,才是真正的崗位招聘高峰,特別是3月和4月。大家只要抓住這兩個月就可以了,沒有必要指望學校組織的白宮的。
另外,許多單位首先篩選簡歷的是行政部的女職員,要經過一、兩道篩選,簡歷才會分送到真正負責人的郵箱里。所以,這里也存在一個偶然性的問題,因為行政部門的員工不太有經驗,他們篩選簡歷也存在一個工作偏差的問題。
在面試時,越是主要負責人,越好打交道,你就放輕松去吧,一般領導層的人說話會比較少,時間也不多,所以你就言簡意賅,表現的自信平和一點就可以了。我曾在國營單位做過幾年管理工作,后來選擇離開。我重視工作,但更在意生活,不會為什么利益、升遷搞的生活很復雜,我認為人應該靠雙手去生活。所以,我所講述的工作經驗與國營單位的氛圍和原則不太一致的。
許多人對將來、工作會有許多彷徨,我講講我們工作中曾碰到的事情,希望大家更有信心,路要靠自己走的。
如果你喜歡一個人,就應該無保留的去對待他,而不是思量如果失敗了怎么辦,如果沒結果怎么辦...。對待工作、對待自己的事業、愛好也是一樣,需要堅持去做。許多人有安排多條退路的習慣,在做一件事情的時候就想著不行的話還有其他什么路可以走,這樣精力就分散了,一般做成事情的人都是比較執著帶點傻氣的人,投機只是種小技巧。
我們在面試過程當中覺得現在的年輕人想法太多了,當然現在的機會、誘惑比以前也多了。但是做好事情做成事情的永遠都需要那幾樣品質,那就是專注、堅持、悟性等。另外就是放下所有的架子,以拼搏的態度對待工作。許多畢業生抱怨進不了好單位,甚至工作都很難找,我想說永遠從最低點入手,大家可能不能明確知道最低點的所指,如果你從最低點入手的魄力,你往高處走的時候才有堅實的基礎和強大的動力。十多年前我們工作時工資才幾百元,我因為喜歡自己的行業,也就沒在意,而且當時做了很多體力活。
像我們這些三十多歲的人,是很難服輸的,因為我們起步時什么事情都經歷過了,后來碰到的困難根本無法和以前相比。套用范德彪同志的一句話:大不了從頭再來。你們看看文*史,鄧小平說如果他們不能把四人幫拉下臺,大不了他們再上山打游擊,說這話時,他都七十多歲了還要嚕蘇的一點,一定選擇自己喜愛的事情做,我總聽到別人談曲線人生路,喜歡什么就劃直線,直接走過去,別弄曲線救國的費時耗神的痛苦事。
大部分單位要么是制造性的單位,要么是銷售型單位,還有服務型的單位等,不管那種類型單位,行政部和人事部門都不是單位核心部門,對公司的主營事業了解程度不一,而他們面試的人當中有許多專業人士,他們對話的基礎是不一致的,尤其專業性較強的行業,但按照程序,面試的第一關篩選是他們的工作,我在許多單位都發現,他們篩選人的偏差,后來才發現他們一些自身的問題。我并未說所有,所以不知道要罵什么。至于說的過火的拍馬屁的話,這也是句實話,人事部門的人不是單位制造或銷售等核心的部門,而人事部門的負責人職位上卻也是個什么主任,他們把握不好就會自我膨脹或沒事定一些折騰人的制度,做這些事情的前提是要有領導支持,所以要和領導搞好關系。
對于剛畢業的同學,我希望大家能更有勇氣點。不要總是站在岸邊,害怕、彷徨。先邁出第一步再說,呆在岸邊的計劃、盤算只是內心活動。實際走到工作中去,可能會發現你原來的計劃、設想是不符合實際和需要做出修正的。許多人,都不是剛入職場就找到自己終其一生的愛好。先去做,在這個過程中你慢慢了解社會和自己內心的真正愛好。至于找工作所碰到的挫折,每個人都會碰到的。
每一份工作都去認真對待他,即使你后來發現你并不喜歡。剛到單位,可能承受壓力和受點委屈就受不了,一說就哭,鬧意見就辭職。需要擺脫從小在家和學校里養成的習慣,總希望別人多理解你,你的感受、委屈是第一位的,你不能接受什么事情等。在一個人想做一件事情的路上,這些只是些小節。工作幾年后,當你度過這種情緒的年齡,你就會慢慢被年長的同事接受,會被當作成人來看待。
大家常會有跳槽的想法,這里面分幾種情況:一是進入社會不適應癥,認為公司不好、管理糟糕、老板不好、工作無聊、同事關系緊張、自己沒有發展空間等,其實你再跳往的下一個公司也會有缺點,和人一樣,這時候你需要冷靜想想,自己這種看法里面有多少情緒化的東西在里面。另一種是工作了一段時間,有一定的工作經驗。如果是確實不喜歡自己現在的工作和行業,而要追求自己喜愛的事業,那我表示支持。我們在招聘公司中層以上職位和重要的崗位時,確實希望找到工作經驗豐富的員工,但是出于教訓,我們同時也關注他是不是還有踏踏實實做事的心態,而不是入職后老氣橫秋、牢騷滿腹等毛病。我們的一些同事,跳槽跳了十多年,始終沒有安定下來,而這時時間過去了,他們都三四十歲了。
最后說的大一點,工作是生活重要的一塊。如果你多年以來,都在工作中感到煩惱不斷,恐怕不是知曉點職場技巧所能解決的。可能和你的性格、觀念和所受到的影響有關。
如果你覺得自己很行,那就放手干吧,即使失敗了,你對自己也有個交代:我努力了。如果你奮斗多年,發覺自己只是個平凡人,更愛柴米的普通生活,那也算得到平和的解脫了。成功沒有標準。總之不要被自己的欲望、憤懣和社會各種熱潮搞得跑來跑去,一事無成。
關于剛畢業同學簡歷的書寫。舉英語專業畢業生為例,在簡歷上顯然要寫上六、八級證書獲得事宜,和英語培訓經歷等。其他專業類此。帖子當中本來要表達的本意是:突出主要和你認為有代表性的學習成果和證書等填寫,而未必要從小學到中學的各種證書、獎勵羅列(由于在日常收到簡歷當中常出現以上情況)。
在工作經歷問題上,許多單位每年也招收一定數量的應屆畢業生,部分單位也有從頭培養某些崗位新員工的計劃。當然用人比例和待就業比例仍有差距。
不過確實存在以下事實:
那就是單位需要有工作經歷,馬上可以投入工作的員工。
學生需要社會和單位給予他們一次工作實踐的機會。
希望同學們理性對待目前國內這種就業現狀,畢竟找到一份工作存在自身的、單位的和一些不可知的偶然因素,并非絕對道理可以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