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出處
央視315晚會為互金網絡安全敲警鐘,事實上,這類事件只是冰山一角。據了解,多類理財平臺均使用了類似登錄驗證手段。
在央視315晚會2號消費預警環節中,央視通過現場情景劇揭秘了電信詐騙新騙術內幕。比如說利用人在驚慌的時候進行詐騙,或者利用巨額誘惑受害者進入陷阱。
隨著移動互聯網的普及,手機的安全問題近年來成為媒體和大眾關注的焦點。越來越多的不法分子企圖趁虛而入實施詐騙,此次情景劇就示了“黑爪”通過網絡盜取消費者手機的隱私信息,用戶的卡號、交易記錄等。
央視展示了國家2016年打擊電信詐騙的成果,利用各種手段緊急挽回了51.2億元的經濟損失,電信詐騙、個人信息盜取等事件不容小視。
同時,央視發布了三號預警,央視指出,生活中通過密碼登錄我們個人的電子郵箱,使用我們的社交軟件,或者是完成支付等,并不能做到萬無一失。報道稱,處理過的照片去登錄人臉識別之后才可以登錄的一些系統,可以訪問社交媒體、銀行賬戶等。
央視提醒,希望研發者、使用部門,能夠在使用和研發的過程當中少一些概念,而能夠把真正的力氣花在腳踏實地的每一件實事當中,讓高科技真正的鑄起我們安全的銅墻鐵壁,當然對于我們所有的消費者來說,在今天,當我們的姓名、我們的電話、我們的住址這些個人信息已經沒有辦法成為百分之百的絕對隱私的時候,其實坦率地講,任何一種密碼的設定方式,也不能稱之為百分之百的安全,只有不斷的提高我們的防范意識,才能夠真正的把風險降到最低。
歡迎轉載:http://www.kanwencang.com/shehui/20170317/124212.html
文章列表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