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莊雅婷
愛情不應該是兩情相悅的嗎,怎么會有那么多人終日計算盈虧?從物質到精神,這世道好像已經進入全方面比價階段。你沒看征婚節目,跟拍賣也差不多,別管臺上站了二十多位還是臺下站了一位,誰條件好,誰就能盡情挑選。而身邊那些成雙入對的,也默默在心里衡量,誰對誰的愛意多一點少一點,對方有沒有做到“好男人要做到的十件事”或“好女人的十二個標準”。總會有人來衡量你們配不配,自己心里也在算和對方在一起算是上臺階還是走下坡路。
成年人的愛情,有兩項最基本要求:智商和情商足以支撐自己去談一場戀愛,對自己的言行負責。你既然和他在一起,都是你自己的判斷和選擇,那么戀情不成功,就應該承擔其后果,而不是痛哭流涕滿地打滾,覺得那人對不起你,覺得全世界都對不起你。就像粗暴的婦科醫生呵斥的那樣,“你爽的時候怎么不想今天?”
要知道大部分人不是特意來騙你上床的或騙你錢財的,就算有,如果你相處一段時間都不能發現,那也是你過于遲鈍,或者當時心甘情愿、甘之如飴,只不過分手之后要找后賬而已。所以,說什么被欺騙被背叛,說什么我愛你比你愛我多,說什么你沒有珍惜我,說什么你們女人都太虛榮勢利你們男人都好花心……這種話,聽起來就好弱勢,真像折翼的天使啊。
男人過于強調男人的壓力與勞累,女人過于強調生理的弱小和苦楚,這也是弱勢的表現。你們別把什么都搞成田忌賽馬嘛,總是用相對弱項的去跟人家拼感情,希望能額外加分得到諒解和照顧,這簡直就是耍賴。萬一沒拿到名次,立刻開始計算盈虧,看看這段感情是虧了還是賺了,看自己是掌控了局面還是被掌控的那個,看到底自己是Asshole還是對方是Bitch……
不由想起多年前的一段故事:有次,和朋友們去一家私人會所玩,帶我們去的是一個有錢姐姐。當時大家玩得開心,驚動了老板。正好有朋友認識他,于是他也加入玩耍的隊伍。有錢姐姐和老板就對上了眼,眉來眼去和動手動腳是難免的。這不過是夜場中常見場景不值得大驚小怪,但最后結賬時,老板堅持要請客,姐姐執意要買單。最后姐姐爆發了,扔下一捆錢轉身就走。大家追問緣由,她說:在我們這種人的邏輯里,出錢的那個才是占據主動權的。他請客就是他占我便宜,我買單就是我嫖了他。——這種盈虧邏輯,是那種“你喜歡我就要為我買單”的女人完全無法理解的吧。
所以,你看孰強孰弱也不過是心理戰,都是一念之差的事。這個案例當然不值得鼓勵,不過那種“每個手涼的女生上輩子都是天使理應被呵護”或“失去了我之后,你知道你失去了多么寶貴的東西嗎”這種折翼系的語錄,聽起來又是多么弱到難堪呢。我認識個姑娘成日在微博上轉發這些,乃至大家都暗暗尋思,她到底吃了多少虧啊!
你看,原來誰都忍不住要計算盈虧,無論自己的還是別人的。說到底,其實就是在判斷自己在一段感情中能掌控和駕馭的部分。你要總是在感慨、哀嘆、憤憤不平、憂傷惆悵、求呵護、被騙財騙色、再被始亂終棄,那么你就是那個折翼的天使。
歡迎轉載:http://www.kanwencang.com/xinli/20161107/41637.html
文章列表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