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出處

   中國有多少官員是被腐敗

        笑貧不笑娼的社會風尚和富裕光榮的大眾道德認可,讓許多官員勇敢地走上貪腐之路,而且意志彌堅,“義”無反顧,有時候真可以用“前尸未移,后尸繼之”來形容。那么,這些墮落的中國官員為什么會“死”不悔改,難道他們不怕囚室、手銬和慢慢無期的勞改之路嗎?非也,他們當中,有許多人其實是被變態的社會大眾道德氛圍裹挾著,被生存需要裹挾著,被虛榮裹挾著,一步步淪為腐敗官員的。

當前中國的基本政策是以經濟建設為中心,上級對一個地域的發展程度、一個部門的工作成績的檢查和考核,主要是以經濟發展的速度為基準的;組織部門對一名官員政績的評定,能力大小的認可,也是以經濟提升的幅度來確定的。不僅國家如此,部門如此,即使對一個家庭也同樣如此。社會對一個家庭,對一個人的評價主要是看其占有的資本、擁有的金錢的多寡來確定的。只有經濟發展了,家庭致富了,腰包鼓脹了,人們才會認可你,才會尊重你,才會高看你,你也才會有地位。富裕光榮,貧窮可恥,已經成為整個中國社會的普遍共識。甚至,笑貧不笑娼,笑貧不笑偷,笑貧不笑黑,笑貧不笑奸,笑貧不笑惡,笑貧不笑貪,已經被社會大眾認可,成為一種基本的社會道德。

一個官員生活在這樣一種社會氛圍中,一方面要求其屬下的人民盡快發家致富,并多方面樹立致富的典型和樣板;一方面要求下屬的官員,要清正廉潔,要不貪不占,要守住清貧,這是多么矛盾的人生說教啊,也是一種典型的人格分裂癥狀。有時候,他們連自己也說服不了,不得不于私下場合說,這是騙人的,可不這樣又能怎么樣呢!因為那些處于清水衙門的官員,不僅慢慢地會淪為孤家寡人,而且就是主管的上級領導也不愿意來這里處調查研究和指導工作,甚至自己的家人和親戚朋友也會疏遠自己,更有甚者會對自己嗤之以鼻,指指戳戳,在人們眼中慢慢地成為無能之輩。相反,那些位于熱門單位、熱門崗位的官員,財大氣粗,大家趨之若鶩,門庭若市,左右逢源,哥兒們遍地,好不威風。

官員工資標準普遍較低,難以維持其應用的人格尊嚴,為擺脫這種令人難堪的困境,許多官員不得不自己謀劃生錢之路。

不可否認,當今有許多官員把職務、崗位和權力視為做一種經營生意的資本。這些并非危言縱聽,而是事實如此。就在北京市周圍的Z縣,一名49周歲的正科級干部,月工資的總和為2828.9元。如果,其妻子下崗,再有兩個孩子上學,再繳納買房子的月供。其家庭困難可想而知,就連最基本的生活保障都難以維持,更不用說生活的體面、尊嚴、有滋有味。同樣是Z縣,國家規定最低月工資標準是960元,但有近80%的臨時工,工資標準達不到,最令人驚訝的是有許多臨時工,尤其是在行政部門的臨時工,工資僅僅為每月300元。這樣低廉的工資標準,不培養出一窩小腐敗分子才怪呢。

請看一則在全國各大新聞媒體的報道,“這么多年,劉金國的信仰沒有變,但他自己的日子卻過得像個‘苦行僧’,1995年劉金國調任河北省公安廳副廳長,全部家當是半卡車舊家具和一臺黑白電視機,甚至還有蜂窩煤、大白菜。廳里分給他一套住房,需要交4.6萬元集資款,可劉金國硬是拿不出這筆錢,最后只好從銀行貸款”。

一位副廳級的公安官員,因為自己清廉,尚且生活的這樣委屈和窩囊,那么,比他職務更低,崗位更清苦的官員呢?恐怕連最基本的自尊和體面都難以有了。仍然說Z縣吧,一個沒有任何手藝的農民工的日工資是100元——200元,而且每天只干八個小時,一分鐘也不多干。他們和那些沒有灰色收入的官員相比更有優越性。

 

當然,也有一部分腐敗官員,尤其是那些在權力部門和權力崗位的官員,貪念一旦打開,就再無回頭之路,直至被繩之以法。他們的腐敗不再是為了生計,為了尊嚴,為了體面,而是為了永遠無法滿足的欲壑。

 

                                                                 文/木蟲                                                     2012.12.10.


歡迎轉載:http://www.kanwencang.com/shehui/20161026/221.html

文章列表


不含病毒。www.avast.com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大師兄 的頭像
    大師兄

    IT工程師數位筆記本

    大師兄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