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業務、市場

作者: 橫刀天笑  來源: 博客園  發布時間: 2010-03-22 11:37  閱讀: 516 次  推薦: 0   原文鏈接   [收藏]  

  也許我該給我所描述的公司定義一個范圍:領域軟件開發的公司,比如醫療、稅控、煙草、石油、煤炭等。

  我相信,技術、業務、市場這六個字在大家心里一點也不陌生,這六個字跟語言之爭、平臺之爭類似,是常常能冒出火藥味的幾個字。

爭議

  一般也是形成兩個流派:

  1、技術唯上:這派大多是進入行業不久,意氣風發,躊躇滿志的,覺得技術可以改變一切的技術人員。

  2、市場(業務)第一:這派大多是進入行業有些年頭,見過一些“市面(沒有用世面)”了,發現技術也就那么回事兒,很多東西還是改變不了。

現狀

  我也常常在思考這個問題,作為一個技術人員我非常希望技術能改變一切,但是公司也是要盈利的,不可能讓我醉心技術不能自拔,忘記了咋賺錢,所以我寫下下面的文字,說一下我的看法,也希望各位能留下寶貴的意見。

  縱觀國內有大部分小的軟件公司都是服務于某一領域內的,對于這樣的公司常常會面臨這樣的問題:技術、領域業務、市場孰輕孰重的問題。很顯然國內大部分公司都把市場放到第一、業務第二、而技術放到最后。這也可以理解,市場可以為公司帶來直接的利益,沒有相關領域的業務知識你也沒辦法做這行了,而貌似最不重要的就是計算機技術了,反正技術含量好像也不高,到招聘市場上招一下,一大把的,要價還不高。

穩定的金字塔

  實際上這種理論確實也沒有什么錯誤,我也非常尊崇這種市場為導向,業務作為支撐,技術墊底的說法,但我想說的是按照這樣說,并這樣做的公司必須是一個具有很深厚技術儲備,有很多技術積累的公司,這里的技術儲備和技術積累指的不是技術有多強,不是說你們公司有多少大牛的意思,說的是形成了自己的開發流程,自己的架構和許多可復用的組件,也就是形成了一個軟件工廠,你可以招一些初級的工程師,按照自己的流程的指導,然后利用自己的架構,配合可復用的組件來支撐業務的發展。

  如果這個要求達不到,我想不要再談什么一切向市場看,市場第一,業務第二,技術靠后的說法,為什么呢?我覺得技術、業務和市場形成的是一個金字塔的結構:

圖1 合理的技術、業務、市場結構

  在這個金字塔中,技術處于最底層,作為地基,上面是業務,然后是市場在前面沖鋒陷陣。從圖中也可以看到,要讓這個金字塔夠穩定,能建筑的更高,首先必須有技術在下面做支撐,技術可以不優秀,但絕對不能是沙,絕對要成熟。

不穩定的金字塔

  比如對于大多數信息類系統,首先你得有一個這樣系統的成熟架構基線,然后在上面有一些通用的組件,比如工作流、圖形、報表等等,然后再往上,就是根據業務的需要,利用這些通用的組件二次開發出與業務相關的產品來,然后由市場去推銷。但是很多公司并沒有發展到這一步,沒有形成自己的架構基線、也沒有通用組件庫,每一次開發都是重新再來,業務積累倒是很多,但是少有技術積累,然后就整天喊著市場第一,技術不過爾爾,靠技術是不行的等等。這樣實際上就形成了一個倒金字塔結構:

圖2 國內大部分公司的現狀

  雖然就眼前來看,公司的市場占有面非常大,鋪開的也很廣,但很顯然這種結構是很不穩定的,市場的發展沒有堅強的技術作為后盾,來支持市場的發展,最后必定乏力,最后整個結構頃刻倒塌。

  當然,如果老板并不想把公司做大,做的更好,只需要維系當前的銷售額和利潤率,那倒金字塔結構倒是很可以的,但是如果為未來五年乃至十年做準備,我想首先還是腳踏實地來扎實一下自己的技術儲備,梳理一下公司的技術架構,做統一的規劃,為未來五年做好準備。

  不過達到正向的金字塔結構是有困難的,小公司很難有這么大的吸引力吸引大大牛級的人才來效力,但是我想不管怎么樣,公司肯定要有一兩個人來為公司的技術體系等做一些整體規劃,這樣才有可能過了幾年后有所技術儲備。

建議

  企業內有一個技術領軍人物,此人技術強,但也不是沉醉技術型的人才,此人要能運籌帷幄的把握整個公司的技術體系,為公司技術儲備制定實施規劃,還要任職于公司管理層,能引導整個公司向穩定的金字塔的良性結構發展(哦,說的好像就是CTO)。

后記

  寫的比較凌亂,不知道能不能表達出我想說的話,我的意思其實也就是不要整天技術唯上,也不要整天叫著市場第一,要做的就是形成一個穩定的金字塔結構。

0
0
 
 
 
 

文章列表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大師兄 的頭像
    大師兄

    IT工程師數位筆記本

    大師兄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