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說Android令人沮喪

作者: mxwu  來源: mxwu  發布時間: 2010-05-31 11:57  閱讀: 3270 次  推薦: 0   原文鏈接   [收藏]  

  這一段時間,隨著Moto的一系列手機引爆了Android市場,移動市場所有的目光都集中在 Android這顆新星之上。一時之間,無論芯片企業、設備企業、軟件企業還是互聯網企業表示鼎立支持,連聯想也大張旗鼓的宣傳基于Android的 LePhone。然而,Android真的就能改變整個移動設備市場的格局么?

  1. 心不在焉

  為了推廣Android,Google成立了OHA (Open Handset Alliance)。在Google的號召力下,已有40多家覆蓋了從芯片、運營商到終端的合作伙伴加入到OHA之中。在OHA的官方網站上,不乏Intel、ARM、中國移動、華為、Acer、Dell、三星、LG等業界大腕。看見這些大腕,我不由得想起一個詞烏合之眾。成語“烏合之眾”的意思是:比喻臨時雜湊的、毫無組織紀律的一群人,這個詞來形容現在Android社區中這些心不在焉的的大腕再合適不過了。

  對于ARM、Intel這樣的芯片廠商來說,Android可有可無。因為它們本來就是面向所有平臺的,它們也不會特意為Android開發一款專門的芯片,不過是拿現有的產品進來充數。

  對于運營商來說,它們的重點不在終端,它們關心的是能否通過Android這個平臺集成自身的服務,從而把用戶綁定在自己的網上。

  對于三星、 LG這樣的終端廠商來說,Android只是多了一個手機操作系統的選擇。它們可不想處處受制于人,所以,大部分終端廠商都擁有多個操作系統的手機。

  2. 社區之道

  Google的開放政策,試圖建立一個健康的社區,讓更多的廠商加入到Android社區里來,一起把Android做大。而一個健康的社區必須滿足兩點:

  1.  有許多人為這個社區貢獻。
  2. 在社區內的所有人能夠獲利。

  IT業內也有很多為人所津津樂道的社區例子,無不滿足這兩點。比如Linux社區,無論是Redhat、Novell、Intel,還是IBM,主流Linux廠商一面使用Linux技術,一面也把自己開發的技術貢獻給Linux社區,最終,Linux占據了相當的服務器市場。又如,Wintel聯盟,一面微軟推出功能更強大的軟件,一面Intel推出更強大的處理器支持微軟的軟件,最后,兩個巨頭共同促進了整個PC行業的發展。

  沒有第三方貢獻!Android社區正處于 Google一家貢獻,其他家索取的畸形形態。瀏覽一下Android的源代碼,絕大部分是Google的員工編寫,鮮有看見其他社區成員貢獻代碼的影子。無論是中國移動的OMS還是HTC的Sense UI,都是閉源產品。當然,他們這么做是符合Android的軟件許可證,法律上是無可厚非的。但是過于保護自身利益的結果是傷害了整個社區。

  那么唯一的貢獻者Google又得到什么了呢?Google作為一家商業公司,絕對不可能傻呵呵砸這么多錢,做出一個好產品卻全讓其他人賺錢,Google必須要利用Android盈利。那么,怎么盈利呢?Google的目的在移動互聯網時代,把用戶綁定在自己的服務上,Android在各個方面都和Google自身的互聯網產品高度集成,只要用戶使用Google的產品,Google就能從中賺錢。

  Google已經足夠仁慈了。Android這樣創新的技術,已經免費給你們用了,Google也不指望HTC、中國移動能夠貢獻多少源代碼給社區,但是好歹不能斷了Google的財路吧?事實的情況是,HTC、中國移動瘋狂進行“去Google化”,挖空心思剪裁掉Google的服務,用自己的取而代之,這無疑觸動了Google的核心利益。他們一面從Android社區吸取了新鮮的血液,一面又妄圖把創新的帽子帶在自己頭上。Google會眼睜睜的看著他們這么做么?當然不會。

  3. 社區控制

  Android 是開源產品,這并不意味著Goolge會喪失對整個社區的控制力,它絕不會傻到某一天讓OMS/Sense UI這樣的Android的分支反過來在市場上擊敗Android的主干。Google會牢牢的控制住整個社區,使得社區按照它所期望的方向發展。在這里,我重新說明一次,開源不等于開放,看一個產品是否開放,要看是否有大量三方的源代碼進入主干。

  Google控制社區的核心手法就是頻繁升級Android的同時少量修改API,造成兼容性問題。毫無疑問,開發人員會緊跟Google的步伐使用上新的API開發出新的應用程序,消費者也樂于購買這些帶有新功能的設備。真正郁悶的,是HTC和中國移動這樣定制Android桌面環境的終端廠商。

  做過軟件開發的都知道,底層一個API的變動,會造成大量兼容性問題,極端情況下甚至會導致整個應用程序重寫,HTC、OMS正是處于這種情況之下,這就是Hero 2.2的ROM一再推遲,OMS甚至還在1.5版的原因。HTC和中國移動天真的以為自己大量修改了Android的UI就叫創新,就能贏得消費者。實際上,只要他們不把那些自作聰明的修改貢獻給Android社區進入Android的代碼主干,那么Android的升級之日,就是他們的痛苦之時。

  就讓我們看看,到底是Google改一個API容易,還是HTC/中國移動重寫一次UI容易;Android到底是Goolge的,還是HTC/中國移動的。

  4. 混亂分支

  Android的開放帶來了大量三方開發小組,每個小組都開發自己的ROM,都想打響自己的品牌,卻都又不曾有計劃把自己的修改貢獻回社區。再加上水貨手機必須要破解,整個Android社區三方ROM亂飛。

如下情節的對話在各大Android BBS屢見不鮮:

  小白:為什么xxx功能不能使用。

  高手:刷xxx ROM就可以解決這個問題。

  當年Windows Mobile就是死在三方ROM之上,Android不過是在重復Windows Mobile的老路。Android一面強調用戶體驗,一面還需要用戶掌握刷機的知識才能夠正常使用,簡直就是自己扇自己耳光。

那些三方 ROM根本沒有經過嚴格的測試,不出問題反而不正常了,用戶不會把這筆帳算在三方ROM小組上,怨恨自然累積在Android上。

  5. 品牌之惑

  HTC就是一個扶不起的阿斗。在手機行業摸爬滾打這么多年,排名還是在10名開外。雖然HTC在手機玩家圈里口碑不錯,但是普通大眾從來就沒有認可過。這時Google急了,遲遲沒有一個重量級手機廠商支持,Android的推廣舉步維艱,于是Google和HTC聯合推出了自有品牌的手機。

  這是一個博弈。Google不會讓其他人基于Android開發一個擊敗Android的系統,同理,HTC也不會傻到讓 Google在手機終端市場樹立起品牌擊敗自己。這樣兩個各懷鬼胎的廠商生產出的Nexus One注定就是一個失敗的產品。從上市以后,無論是漂移還是信號,Nexus One的各種硬件小瑕疵層出不窮,這是在HTC其他手機上不曾有過的。

而社區中其他的三星、索愛、LG都是墻頭草,每個手機操作系統都插一腳,寄希望于它們全力支持Android就是癡人說夢。

  6. 希望之星

  生死存亡之際,Moto鼎力支持為整個垂死的Android社區帶來了一絲光明。憑借Moto在北美市場的良好口碑,忠實的品牌支持者,積累多年手機研發經驗,廣泛的營銷渠道,Droid一出世,就萬眾矚目,果然不負眾望取得良好的銷售成績。

在開發策略上,Moto顯得十分老道,Droid直接搭載標準Android,沒有過多的修改。而緊接著的ME600使用的Blur界面也被評價為“更像一個應用程序而不是一個UI”,這其實是保證了在Android的升級時的兼容性,最大程度上減少了代碼維護。Google的服務悉數保留,新添加的服務只是錦上添花。這是一個強強的聯合,Moto賣出去了手機,Google得到了用戶。

  Moto拆分手機部門的消息傳出,Moto和Google之間的關系更為微妙。既然Google出了Nexus One,鐵定要進入終端市場了,那么Moto的硬件設計、品牌、渠道都是不差錢的Google渴望的。剝離掉基站部門的Moto簡直就是為Google量身打造的,倘若Google能夠并購Moto,那么無疑是Android社區的一個大利好,而那個時候,Android才具有了和iPhone一爭高下的實力。

  7. 總結

  • Android社區里的廠商到了考慮如何貢獻而不是一味索取的時候了。
  • 一個健康社區,必須是互惠的。
  • Android開源但不開放。進入Android社區就等于被Google牢牢控制。
  • Google的核心利益在于使用Android綁定用戶到它的服務上。去Google化會傷害整個社區,必然遭到Google的報復。
  • OMS、Sense UI、LePhone的UI這樣獨立于Android主干之外又不貢獻回社區的UI會在社區強大的力量面前被碾得粉身碎骨。
  • 一臺需要不停刷機才能正常使用的手機只是Geek們的玩具,而非普通用戶的工具。
  • HTC知名度的問題不是一天兩天了。這次痛下決心放棄多普達,統一成HTC可以看成一個變革。
  • 如果不想貢獻,那么就不要改動Android本身。多學習一下Moto,它深刻的理解了Android的游戲規則。
0
0
 
標簽:Android
 
 

文章列表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大師兄 的頭像
    大師兄

    IT工程師數位筆記本

    大師兄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