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江男曲折的出國夢

來源: 小蒲的QQ空間  發布時間: 2013-09-22 21:23  閱讀: 21038 次  推薦: 98   [收藏]  

  聯系作者:dodohack@gmail.com

  伍童鞋耗時一個月寫作的,堪稱有生以來史上最長最詳細的長篇流水帳—面試經驗,跟大家分享。

  (上)

  拿到 offer 之后,就答應朋友把那些跨國得面試經驗給寫下來,和大家分享分享。時間已經過去幾個月,再不寫就該忘記了。

  2012 年 10 月 18 日,拿到 3 年期的英國 T2 工作簽證,將于 20 日飛往英國。

  回想起這幾個月的奮斗歷程,不得不說相對于留學來說,技術移民會困難得多。如果家里有資金充足,好好準備一下英語,雅思平均分考到 6.5,就可以申請到不錯得學校了。當然你大學的平均成績要過得去,美國英國每年都對工作簽證設有名額上限,2013 年美國普通 H1B 簽證上限為 6 萬 5 千,英國為 2 萬,不過這些數字當中不包括續簽和學生簽。

  2011 年 8 月底,從杭州輾轉到上海進入 S3 工作,原本是想在 S3 好好學習 2 年,慢慢尋找出國的渠道,畢竟上海是全球個大 IT 公司的集中地,AMD, ARM, Broadcom, Intel, Nvidia, Qualcomm 等等。 可是大概進入 S3 半年之后,就聽說公司要被國內一家投資公司收購。我想,那以后 S3 不就是國企了,而且聽說收購后會做其他產品。我原來可是沖著 GPU 這一塊才來 S3 的。

  終于,收購的謠言傳出后 1 個月,部門老大宣布了消息屬實。編譯器組的老大也被被調到新成立的語音識別組,而我選擇了毅然堅守編譯器組。后來,我選擇了這次 S3 被收購作為我下一跳的理由,于是為期 6 個月的準備工作默默的開始了。

  上海四五月就開始出現夏天的影子。我的住處離公司大概有 2.5 千米,騎著我自己改裝的自行車上下班已經有半年時間。大概就是夏天的苗頭剛出來的這個時候,每天騎車便都會戴上耳機,有時候嫌騎車太快,干脆跑步或者走路上班了。MP3 里面放著各種從網上下載的資料,BBC,專業演講錄音,紀錄片錄音。中午吃飯也故意選擇了更遠一點的食堂,這樣可以在前往吃飯的路上訓練一下聽力。大概也是從這個時候開始,我開始成為了 monster.com, myvisajobs.com 以及各大公司招聘頁面的常客。后來又發現了 glassdoor.com, 一個非常不錯的面經分享網站。當然我也不放過我訂閱的郵件列表,其中 pathscale 的工作就是通過郵件列表找到的.。給我帶來的大量面試機會的網站是 LinkedIn,已經記不清是什么時候發現它的了。

  五月,上海早上 7 點的太陽就非常熱了。我的起床時間也從原來的 8 點調到了 7 點,每天 1 個小時的晨讀從此開始,一直堅持到了九月份面試結束,對于一個愛睡懶覺的人來說早起是非常痛苦的。剛開始我主要訓練基本的英語表達能力,因為中國人一直學的都是啞巴英語;中期主要讀一些整理的招聘網站上面的文章, 除了繼續訓練口語以外還可以了解國外的招聘現狀;后期主要是朗讀自己寫的曾經的工作經歷和內容,足足有 10 多頁。

  每天晚上回家吃完飯,溜完狗狗,便開始忙活了。除了收集各種資料,準備晨讀的資料,準備自己的簡歷以外,還開始研究各種排序算法,編譯器的優化算法,和 GPU, OpenGL 相關的各種概念,開始練習一些 C/C++ 面試題,并且還把曾經做過的工作拿出來仔細的過了幾遍。

  一份好的簡歷實在是太重要了,很多人覺得寫簡歷就是把自己做過的一一的列出來就行了。我工作這幾年,大概面試過 10 來個人,被面試過不下 20 輪,發現了以下幾個現象:一,能用一張 A4 紙寫完簡歷的人很少,即使是應屆生也不例外;二,使用從 51job 下載的簡歷的人不在少數;三,簡歷沒有針對性,沒有突出以前的工作和當前所應聘的職位的相關性;四,面試官幾乎不會看除了工作經歷以外的部分,甚至他們面試你的時候都不看簡歷。所以, 我花了大量時間來整理優化簡歷,并且幸運的找到了一個很好的模板(地址:http://www.careercup.com/resume), 按照這個模板打好草稿,仔細推敲了用詞,反復檢查了是否有語法錯誤,改了一遍又一遍,去掉了和編譯器無關的工作經驗。然后又分別制作了針對編譯器前端和后端的兩份簡歷。其實,簡歷不一定就是一五一十的反映你曾經所做的,適當的美化簡歷是必不可少的,這樣會你會得到更多的面試機會。有些工作你不一定親自參加過,或者只參加過其中很少一部分,卻又缺少足夠的工作經驗來填補簡歷的空白的時候,你可以把這些當成自己的經歷寫到簡歷上去,但要注意的是你一定要對你簡歷上寫的非常熟悉,包括其中遇到的問題是如何得到解決的。

  簡歷準備好后,我并沒有急著上傳到 linkedin 和 monster,因為我不想在沒有準備好的情況下收到面試機會。五月中旬,邦利建議我應該投一些不知名的公司,用來練習純英語的面試,但看看所收集 7, 8 個工作崗位,都是我向往的大公司,哪有小公司會招編譯器工程師? 當你決定不想在一個公司繼續做下去的時候,我就會變的急著想離開。所以,在沒有完全準備好的情況下,我更新了 linkedin 上面的狀態為找工作中,并且開始投簡歷了。心想如果這次失敗了,6 個月后可以再投,我完全不知道英國那邊的公司也在全球招人,所以這次一共投了 Apple, AMD, Intel, Nvidia, Qualcomm 這 5 家美國公司... 1 個星期過去了,沒有回音,2 個星期過去了,仍然沒有。五月末的時候,linkedin 上面的簡歷開始發揮作用,意外的收到了英國獵頭發來的工作機會,往來郵件之后,獵頭給了我 3 個候選公司: ARM, Broadcom, Imagination.

  不知道當我得知有面試機會的時候有多么興奮,完全不亞于最終拿到 offer 的興奮,原因很簡單,這是第一個讓我實現技術移民的機會,也是對我的簡歷的肯定。很快,第一面的時間就確定下來了:

  5 月 31 日,Imagination 電話面試

  6 月 13 日,Broadcom 電話面試

  6 月 20 日,ARM 電話面試

  我之所以把 ARM 排到最后,是因為當時我最想去的公司是 ARM,而且每次面試之間我都為下一面留出了很長的準備時間。參加歐美公司面試有個好處,他們會提前告訴你誰將會面試你,這樣你便可以通過社交網絡事先了解下面試官的專業背景。

 

  (中)

  很快,第一面來了。已經考慮到英國人的口音比較難懂,特意準備好了耳機,英語和技術都準備得不充分,所以 31 號那天晚上吃完飯就一直在看面試的資料。而且時差也算錯了,原本以為晚上 10 點的面試,9 點電話突然就響了,一看是 44 打頭的,心跳突然加速,措手不及。趕忙準備好耳機,接通電話,面試就這樣稀里糊涂的開始了。我一手緊緊按著耳塞,一手拿著手機,大腦飛速的運轉,努力的去辨別對方說的每一個單詞,可惜,大概聽懂了 50%,估計對方能聽懂 30% 我說的。后來對方沒辦法,叫了一個中國人來做翻譯。面試持續了大概半個小時,問了一些我在 S3 做了些什么以及 S3 是做什么的,我當時在想你做這一行的,連 S3 都不知道? 面試最后大概說了一下是否可以去英國那邊面對面的面試。掛斷電話那瞬間,緊繃的我一下子癱倒在椅子上。后來才知道,面試時我太過緊張,以至回答問題的時候還夾雜著一點點中文,哦,天了,我面試時完全沒有察覺。

  6 月 2 日早上 7 點,突然接到 Apple 打來的面試電話...

  剛要起床,手機鈴聲便響起。一看號碼,很陌生,既不是英國那邊打過來的,也不是國內的號碼。接通后,從對方的英語口音就一下子能辨別出是美國打過來的,待電話那頭自我介紹完之后,方知對方是蘋果總部 HR,那英語,通過電話都能聽得清清楚楚,我就納悶為什么英國人說話那么難聽懂呢?蘋果的 HR 主動提出第二天早上就進行技術面試,我嘗試著推后面試時間,好讓我有針對性的準備準備,但沒有成功。掛斷電話后,那股興奮勁簡直無法用語言表達,要知道,能讓蘋果看上你就已經說明你具有全球頂尖人才的潛質了。

  那天注定就不能安心的工作,蘋果,我夢寐以求的公司。本來打算請假在家準備面試,但最終還是去公司了。從 S3 的辦公室布局來看,就會覺得 S3 對個人隱私保護的很好,每個人有 4 平米的空間,其中 3.5 面都是 1.6 米高的隔板,所以,在自己的格子里面開小差別人也不會發現。那天白天,我偷偷在公司把所有做過的東西幾乎復習了一遍,晚上又了解了一些蘋果公司的信息以及深入復習一些可能會被問到的問題。然后帶著興奮與不安的心睡去。

  6 月 3 號早上 6:45 點,提前了 15 分鐘起床。7 點接到面試電話,感覺這次口語和聽力都進步不少,對方說的基本上都聽懂了,我說的對方也沒有疑問。面試大概持續了 30 分鐘,其中有兩個問題導致了我這次的失敗。一,關于循環展開的實現問題沒有很清晰的回答出來,這也是因為以前做這個優化的時候只在一些前提條件和參數上面進行了優化,而自己沒有實現過這個算法。二,關于 OpenGL 頂點著色器的默認輸入參數的含義,當時我腦海里全是高版本的 OpenGL,而低版本的 OpenGL 才會用到默認的輸入參數,當時我想表達一些對此問題疑問,但又沒有很好的表達出來。蘋果的人做事真的很果斷,當我在這兩個問題上面暴露出問題后,對方就沒有給我太多機會,連安排好的第二個面試官的電話面試也被取消了。

  蘋果的面試就這樣在不幸中結束,看來這次與蘋果無緣了,與美國無緣了。

  心里像打倒了五味瓶,但生活還得繼續。

  有過這次失敗的教訓之后,接下來的幾天便著重深入研究了各種算法,并且在網上做了大量的 C/C++ 在線測試題,以應對 6 月 6 號的 Imagination 的在線測試。參加 Imagination 在線測試之前,我已經從 glassdoor 了解到了一些關于這次測試的基本信息,比如說平均每道題只有 3 分鐘時間,做過的題不能返回復查,沒有時間寫程序測試編程題的輸出等等。6 號晚上下班回家吃完飯,調整好狀態,便開始做題,邦利為了不打擾我,選擇了去同濟跳舞,我想那只是去跳舞的借口罷了。總共 30 道題,從 8 點一直持續到 9 點半。我想設計題目的人一定是拿著一本C語言標準,專門找那些不常用的知識出題,比如說,printf (“%lc%ld%li%lo%ln%ls%hx%hhx”, .....) 的輸出是什么,lvalue 和 rvalue 的概念等等; 和我之前在網上找的 C/C++ 編程題類型有不小的差距。由于我沒有想到這些題會有一定的難度,所以從我一剛開始看到這些題的時候就有點心跳加速。剛開始不會的題還會 google 一下,但一般都很難找到答案,后來就干脆完全靠自己的記憶和對知識的綜合運用了。這次測試還有一個顯著的特點就是所有題目都是以圖片的形式呈現出來的,并且字體非常奇怪,我一看便知道這樣做的目的是避免測試者用 OCR 取詞。其實我便用了 OCR 取詞過幾個編程題,但是效果非常差,粘貼取詞的內容到文本編輯器之后還得手動修改取詞錯誤,然后還要編譯,調試,測試輸出,評估輸出是否合理;要知道 3 分鐘的時間做這么多事情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情,所以這樣做了幾個題之后就干脆丟開了 OCR,完全靠自己的大腦。不過后來回想起其實有一些通過寫程序測試過的題卻做錯的,原因是這些題的結果本來就是不確定的,但是我卻選擇了程序在我電腦上運行出的結果,出題的人真是費了不少心思呀。題目做完提交后,估計了一下自己的正確率,80% 左右,接著又寫郵件告訴獵頭我這邊的進展情況,Imagination 的第二面就這樣結束了。

  在線測試做的不夠好,自然開始擔心會不會被刷掉。所以頻繁的和獵頭互發 email,兩三天后,Imagination 便給出了第三面的安排。

  6 月 12 日,Imagination 第三面,電話那頭是 HR,持續了大概 45 分鐘,全部聊的非技術問題。HR 的口音非常容易聽懂,并且由于準備得充分,終于在這次面試中表現不錯,并且理所當然的拿到了第四面的機會。和 HR 面試的內容無非就是自我介紹,以前做過什么,為什么離開當前公司,為什么想來英國,為什么想來 Imagination,對我們公司有什么了解,和以前同事關系如何等等。當然這一面也有測試英語能力的目的。

  第二天晚上,接著便是 Broadcom 的電話面試,第一面的面試官當然是部門老大了。有了前幾次的面試經驗過后,我對英語的信心也逐漸建立起來,和老大聊了以前我做過的東西以及里面用到的一些算法,便大致確定還會進行更進一步的面試。

  ARM 的電話面試安排在 15 號晚上,這次對方是兩個面試官,從電話那頭互相談話的聲音推測,便知道對方是在會議室打的電話,而且還開的免提。這兩個面試官輪流問我一些和我簡歷相關的問題,這次面試也很順利,快結束的時候對方便表示很想讓我去劍橋和他們面對面的面試,而此時的我,已經信心滿滿。

  這些公司在邀請你面對面面試之前,都會想法測試一下你的實際編程能力,這是和國內公司面試區別最大的地方。

  原本在第一面的時候,ARM 和 Broadcom 就已經邀請我進行下一步的面對面的面試,但是后來兩家公司都提出讓我做一個編程挑戰題,當時我想的是難道他們老外在懷疑我們的實干能力。Broadcom 給的題目是在幾個小時以內利用開源的編譯器架構搭建一個簡單的編譯器, 并且用 git 版本管理器記錄所有開發過程。ARM 給的題大概是寫程序解決多重生產者消費者之間的并發問題,兩個小時完成。我花了 8 個多小時才基本上做完 Broadcom 給的題目,美好的周六就這樣去了。而 ARM 的編程題則耗掉了我第二周周末上午半天的時間,因為提交了兩個版本,每個版本兩個小時。

  自從 6 月 22 日做完 Broadcom 給的編程題,到 7 月 16 日,就一直沒有得到 Broadcom 的反饋,期間我還給獵頭發郵件詢問面試的進展,但沒有得到回復,所以我當時想到的結果便是自己已經被 Broadcom 從候選者中除名了。

  7 月份的日程試安排得滿滿的。

  7 月 1 日做完 ARM 劍橋給的編程題,7 月 2 日又開始面 ARM 瑞典的一個崗位。第一次聽瑞典人講英語,我想你講的那是英語還是瑞典語,幾乎每句話我都要 pardon 好幾次。這次通話感覺是稀里糊涂完成的,但對方居然還要求進行下一步的面試,我算是知道我所在這個崗位是多么缺人了。

  (下)

  7 月 7 日,收到 ARM 劍橋的 visa 邀請函,結果發現 Mr.Wu 被寫成了 Mrs.Wu, 9 日收到更正的版本,10 日前往英國簽證中心,隨身除了那封邀請函就沒有帶其他資料,結果被簽證中心守門的笑話了一番。11 日準備好各種資料后,花了 800 多大洋,搞定。值得慶幸的是提前 2 個多月去杭州把護照辦好了。上海簽證中心效率就是高,兩天后拿到了簽證,180 天的商務訪問簽,可多次進出英國。又是人生當中的第一個,在回公司的地鐵上翻來覆去的看這個簽證,想到馬上就可以去劍橋,興奮得不行。

  Imagination 的最后一面終于來了。原來 HR 說好安排去英國面試,不過可能考慮到成本問題,最終選擇了去深圳的一個子公司(Pure)面試。經過幾番通話后,深圳公司的 HR 幫忙定好了 7 月 3 號的機票和酒店。

  3 日早上 6 點,坐上提前預定好的出租車,從張江出發,1 個小時便到達了浦東國際機場。時間很早,機場人不多,很快就辦理好了登機手續。八點半的航班,離登機還有幾十分鐘的時間,拿出 9.7 寸的山寨電紙書,打算再看一遍準備的各種面試資料,但是心卻已經不在面試上面了,而是想著去深圳后如何安排和朋友見面吃飯以及面試完后去哪里逛逛的事情。

  不到上午 11 點,到達深圳寶安機場,打個車就直奔南山區南海大道,各種過路費加燃油費加出租車費,花了我 70 左右,心想要不要找公司報銷。約好的面試時間是上午 12 點。我趕在 12 點前到達 Pure 的辦公室。辦公室不大,大概一共就十幾個人,連前臺都沒有,不過一進門就被各種 Pure 的產品吸引了,各種收音機,音箱成列在進門就能看到的位置。據面試官說最便宜的也要人民幣 500 大洋,而且大陸沒有賣。我還以為要一起吃完午飯之后再開始面試,結果被 HR 帶到會議室休息了一會兒,就進來一個法國人,簡單的做了一下自我介紹之后,面試便開始了。他首先是讓我在白板上做題,一共出了五個編程題,有兩三道常見的,有兩道第一次碰到。每次編程完之后,面試官都會問 “Do you have a better solution?”, “Can you improve the performance?” 等等之類的問題,導致我每道題都給出了至少兩種解決方案。這樣還不算完,面試還要針對我寫的每一行代碼,讓我一行一行的解釋是什么意思;有時候問到關鍵部位,會問為什么要這樣實現,這樣實現有什么好處等等。我們的英語交流非常順利,我唯一碰到的問題是不知道質數用英語怎么說,然后我就直接問他啦, ”It’s a number that can only be divided by one and itself.”。估計這 5 編程題的面試持續了 1 個小時。然后喝了口水,休息了幾分鐘,面試官又拿著足足有 10 多張 A4 紙回到會議室,開始理論面試。理論面試分為兩部分,第一部分是編譯器專業領域的知識,第二類是計算機科學涵蓋的基本算法和基礎知識。每張紙上都有一些問題,每個問題下面都有一大片空白,他一邊問,一邊在空白處記錄著我回答的。問題也是從最基本的排序算法,CPU 緩存,流水線,到高階的編譯器領域的寄存器分配算法,循環優化算法都有。如果沒有準備,直接用中文回答這些問題,可能都會有點困難,更不要說用英語回答了。不過幸好的是我已經準備得非常充分,問到的大部分問題我都有用英語寫下來并且晨讀過。

  不知不覺,面試持續了 3 個小時后結束了,原來面試的時間也可以過得這么快。之后和面試官下樓去泰國餐廳吃了個不算午飯的午飯,結果我卻點了一個非常難吃的粉絲,里面有一些生的蔬菜,粉絲一點味道都沒有,但我還是強迫自己把它吃完了,不想給對方留下任何不好的印象。當被問到好不好吃的時候,我一個勁的說 good。 7 月的下午,深圳的太陽毒辣辣的,從泰國飯館出來互相寒暄了一下我就直奔坐落在南山大道的 somerset 花園酒店,環境真不錯,有生以來第一次住這么好的酒店。在房間拍了幾張照片之后,便冒著火熱的太陽去找多年未見的李勇,小葉和娟娟吃飯。

  這次深圳面試當中出了一個插曲,這個插曲成了我的心結。面試之前,我特地把手機電源關掉了,但是面試進行到一半的時候,手機卻響了,當時我心里一沉,連忙一邊說 sorry,一邊打開書包,關掉手機鬧鈴,并且著急向面試官解釋,但我想他最終還是沒能聽懂我說的什么。這次面試只有一個題回答得不是很好,雖然給出了解決方案,但不是面試官心目中想的那個,所以我當時想,如果我被拒了,原因很可能就是這兩個。

  Imagination 的最后一面結束了,但不知道什么時候能得到反饋。參加國外的公司面試有一個好處就是,即使他們不要你,你也會接到他們的通知。第二天回到上海之后就開始忙簽證和在英國的吃住行的事情。10 號提交簽證申請,12 號簽證就下來了,速度真是快。拿到商務訪問簽后,各種興奮,由于假期不多,所以打算把婚假請了。ARM 劍橋的面試被安排在 7 月 31 日,所以提前把假期請在 7 月 29 到 8 月 5 日。

  7 月 17 日,開始了 Broadcom 的最后一面,上海張江 Broadcom 辦公室下午 4 點,英國時間上午 11 點,通過 1080p 的攝像頭和 2 個至少 60 寸的 LED 顯示器視頻面試。我當時心想,搞網絡的公司就是好,視頻會議室設備就是更先進,S3 簡直沒法比。這次面試一共有 3 個技術面官和 HR,部門老大首先介紹了自家圖形方面的產品以及當下的狀態,然后問了很多和我簡歷相關的問題,之后就讓做題,有編程題,也有智力題。還是第一次碰到智力題,想了好久才做出來,回答完關于沙漏的智力題,對方居然沒有聽懂,讓我重講一遍,搞得本來緊張的我已經開始冒虛汗了。第二個面試官主要關注在圖形算法上面考我;第三個面試官是德國人,口音很重,我想這個面試官也很無賴,每次他問一個問題我都要 sorry 好幾次,所以他問了幾個問題之后干脆就直接讓 HR 進來了。HR 和部門老大都進了辦公室,把語音關掉了,相互討論了幾分鐘,我努力嘗試著從他們的口型去猜他們說的什么。Mission impossible! 還好 HR 給的反饋非常好,表示一個星期之內就給我答復,我也直接向他們說明了聽不懂第三個面試官的英語。面試結束后,對方打電話給這邊的辦公室讓人帶我出去,結果這邊中國辦公室已經沒有人了,看看時間,原來已經快 7 點了,還是我自己走出去吧,不會丟東西的。

  之后的一段時間便是各種等待,同時獵頭又推薦了 Samsung 和 Cambridge Silicon Radio 兩家公司的職位,看來我做這一行缺的人不少。完成第一面之后,獵頭已經把我這次劍橋之行的日常安排得滿滿的,除了 ARM 劍橋,還要在 ARM 劍橋通過視頻面 ARM 瑞典,之后要面 CSR,然后還要造訪 Broadcom,最后給我留了兩三天時間可以讓我去倫敦玩玩。

  大概還有 2,3 天就要出發去英國了,已經面試完的兩家公司也沒有一點消息,心總是懸著,在 ARM 馬上就要確認給我定機票的時候,突然收到獵頭發來的郵件, 內容如下:

“ARM have had a review and have subsequently decided that they now no longer wish to interview you. I’m tryingto find out what has changed but sounds like one of the senior managers has decided against it. Also Broadcom now have a hiring freeze, this is a yearly occurrence and will usually only last a couple of weeks. However in the meantime they feel it unfair to bring you over and waste your valuable time.

I’ll follow up with Samsung and CSR now and see what we can do to move things along with them. 

Also that good news I spoke of at Imagination looks likely to come either today or tomorrow, so all this may become academic!

ARM and Broadcom apologies for getting to this stage but decisions made higher up in the organization have been out of the hands of the managers we have been speaking with.”

  天啦!怎么能這樣!大腦一下子空白了。

  傷心,失望,各種不爽,這幾個月的努力就這樣白費了?我是怎么想也想不通!這時,那個心結更是讓我不安,最后的一點點希望不要因為我面試的時候手機響了而破滅呀。

  下班回到家,把消息告訴了蒲(伍夫人),她嘗試著安慰我,但是越想越覺得不公平,浪費我這么多時間不說,還浪費我辦簽證的錢!那天晚上躺下了怎么也睡不著,心里各種不甘。突然電話響了,接通之后,獵頭很興奮的告訴我,Imagination 給我 offer 了,工資多少,股票多少等等。掛斷電話,已經一點過了。天啦,這不是玩我嗎?這個時候更是睡不著了,我們倆感慨,真是風雨過后見彩虹!黎明前的黑暗總是讓人沮喪,想到放棄。

  我把這些跨國面試看得太重太重,心里承受了各種壓抑和喜悅。站在上海青桐路 618 號 8 幢 701 的陽臺上,望著遠方,腦海里浮現出對未來的各種憧憬。

98
1
 
 
 

文章列表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大師兄 的頭像
    大師兄

    IT工程師數位筆記本

    大師兄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