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說云計算
“云計算”這個詞在今年頗為流行,以至于我終于不能再繼續厚著臉皮當作沒看到了。最初,我以為云計算就是一堆客戶端計算機緊密的團結在一起,為一個共同的偉大的問題而獻出自己的業余時間。后來某男告訴我,那叫網格計算,和云計算是兩碼事。他還給我演示了一下微軟的Live Mesh。
Live Mesh總和“云計算”這個詞一起出現,那么它究竟是干什么用的?就目前來看,Live Mesh只是用來在多個設備之間同步文件。這里的設備包括PC、Mac和手機,當然日后還可能支持更多的設備,比如XBOX和接入網絡的電子相框等等。想象一下,你在遠游時拍了一張照片,幾秒鐘后,這張照片就出現在遠方母親的床頭相框中,這是多么神奇的事情。
但這就是云計算嗎?我覺得目前這種功能叫做“云存儲”更為恰當,因為它除了同步文件之外并沒有做任何有價值的事情。說到同步文件,除了Live Mesh之外,還有不少軟件可以選擇,比如Dropbox。Dropbox也支持PC和Mac,提供2G空間,雖說比Live Mesh的5G要小,不過我覺得個人用已經足夠了。在目前國內的網絡環境下,使用這些云存儲產品同步大文件是非常不現實的事情。
既然Live Mesh目前還不能叫做云計算,那么什么才是云計算?其實云存儲是為云計算服務的,所謂的云計算,必定要建立在信息同步的基礎上。這里的信息可能是一個文件,也可能是一條指令。繼續前面的想象,當遠游的你拍攝了照片之后,這張照片可以通過云計算平臺同步給許許多多的中端設備,而且這些終端設備在進行完處理之后還可以繼續同步,最后這張照片終于和一只老虎合成在了一起(開個玩笑,呵呵)。
其實先別被“云計算”這個陌生的詞給迷惑了,云計算歸根結底就是一種分布式的計算,只不過用了一個新的名詞,并且套上了互聯網的大帽子而已。說小一點兒,在公司里用Team Foundation Server協作開發也可以看做是一種小規模的“云計算”嘛。
既然“云計算”炒得這么兇,它來了嗎?別急,我看不會那么快,蓋茨也說了,相比云計算,云存儲更容易被接受。因為云存儲的受眾一般是個人用戶,而且這種單一的用途并不需要過多的考慮。但云計算的受眾一般是企業,企業想要使用云計算,會考慮許多因素,比如網絡速度,云服務的穩定性、可靠性以及價格等等。
這樣說來,Live Mesh明顯無法承擔這樣的使命,在PDC 2008上,微軟公布了真正的云計算平臺:Windows Azure,相信這才是微軟的云計算王牌。當然,Windows Azure將來會有如何的表現誰都說不準,但想象一下,Windows和云計算的結合還是挺有吸引力的。對于我等開發人員來說,這又意味著什么呢?新的契機?新的挑戰?還是新的麻煩?呵呵。
題外話:很少在博客園的blog上寫這類雜談,寫這篇文章的初衷是介紹一下Dropbox這款軟件,也順便和Live Mesh比較了一下,然后就順便比了比云計算和云存儲,結果……干脆就談了一下我對云計算的粗淺認識,可能過于膚淺,希望能和大家共同探討。
另外,Live Mesh也終于進入了Beta階段,Mac版和Windows Mobile版的客戶端也已經可以下載,有興趣的朋友請移步此處:http://www.mesh.com/
關于Live Mesh和Windows Azure有啥區別,請移步此處:http://dotnetaddict.dotnetdevelopersjournal.com/azure_or_livemesh.htm
想知道未來的Live Mesh是什么樣子請移步此處:http://on10.net/blogs/sarahintampa/Microsoftrsquos-Cloud-Part-3-Looking-At-Live-Mesh/以及此處: http://on10.net/blogs/sarahintampa/A-Big-Day-For-Live-Mesh-Herersquos-Whatrsquos-Ne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