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ASP.NET MVC

作者: 飛林沙  來源: 博客園  發布時間: 2010-07-19 13:21  閱讀: 1571 次  推薦: 0   原文鏈接   [收藏]  

在正式的工作中使用ASP.NET MVC也有一陣子了,也看了聽了很多關于ASP.NET MVC別人的想法和代碼,我認為很多人對于它的理解是錯誤的。

在這里我只談談對ASP.NET MVC我的一些想法,希望大家多多討論。

1. ASP.NET MVC區別于ASP.NET在于設計理念

我聽過的關于ASP.NET  MVC的第一個看法是ASP.NET MVC最大的特點在于Controller和View的分離,當時我還不懂ASP.NET MVC是什么東西,但是當我第一眼看到這個框架時,我就認為這個觀點是錯誤的,我認為ASP.NET MVC最大的特點,也是最大的優點是由Controller來驅動整個項目的開發進展

我們知道,在一個項目的面向對象分析與設計過程中,我們一直都在圍繞著人,可能是角色,也可能是涉眾來分析和設計整個項目。人,全都是人!站在整個類設計結構最上層的就應該是人,然后我們接下來應該去分析這個人有什么特征,我們這個人要做什么(記住,而不是這個人可以做什么)。也就是說,除了人之外,接下來的層次就應該是這個人的行為,也就是整個系統中的Action

好,接下來我們可以回想一下我們最初的ASP.NET Webform時代,我們是如何開發一個系統的,我們寫出一堆設計文檔,然后美工給我們頁面,然后就是我們常說的“套頁面”。對于這個做法,也就是我在之前文章中調侃的“PDD”(頁面驅動開發)。缺點我就不說了,在前文中我想我已經說得很清楚了。

那么我們想想,其實我們會覺得Webform是個天然為了PDD而生的產物。當提及三層架構時,很多人都有一種看法是ASP.NET本身就是三層的,我們暫且不管這個說法對不對,至少可以說明,很多人都天然地把.aspx.cs當成了其中的一層,這就造成了aspx和aspx.cs這兩層的完全耦合性。

但是ASP.NET MVC好在哪里?一個用戶訪問,并不是在訪問某一個頁面,而是在訪問某一個功能(Action)。這就是面向對象分析的最基礎方法。

那么我們在開發ASP.NET MVC時就應該先考慮我們需要哪些功能塊,這就是我們的Controller,然后在這個功能塊下,我們都需要哪些功能,這就是我們的Action。至于頁面,應該是應該由功能來驅動我們的頁面開發,這才是Controller驅動整個項目開發的核心!

但是我想仍然有很多公司在用開發ASP.NET時的那一套PDD來開發整個項目,我想,這就是沒有掌握到ASP.NET MVC的精髓之所在吧。

ASP.NET MVC要點一:先開發Controller,頁面完全可是先束之高閣,由Controller而不是Page來驅動整個項目開發。

2. Controller的代碼組織

在整體的架構中,個人認為Controller更像一個Facade,他提供給用戶一個訪問接口,在這個接口背后是復雜的業務邏輯

但是我看到很多公司的代碼都在Controller摻雜進了復雜的業務邏輯,甚至會出現了幾百行,幾千行的Controller,這是我沒辦法理解的。

讓我們想想Facade,他的目的是這樣的:定義一個高層接口,這個接口使這一子系統更加容易使用

在我看來應該注意這樣幾點:

A. Controller中不應該包含任何private和protected方法,一個Facade類只應該由對外暴露的方法,他只是對其他類方法的整合

B. Action不應該處理任何細節方面的邏輯。個人認為,每個方法之中僅應包含他下一抽象層次的方法,而不應該出現抽象層次的雜糅以及抽象的層次跳躍

C. Action本身其實就是一個方法,正如代碼規范上所說的,方法應該只是動詞或者動賓短語,而不應該出現名詞作為方法名的情況。因為用戶是希望做某一項動作,而不是得到某一種東西

3. 最后

本來感覺有好多話想說,可是寫著寫著卻發現不知道該寫什么了,下次再說吧。

最后,個人建議,學習ASP.NET MVC可以參考一下Java界的一些成熟思路,有些其實和ASP.NET MVC非常像,比如Struts,還有Spring MVC。

打算接下來的時間看一下。歡迎大家共同討論學習。

0
0
 
 
 

文章列表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大師兄 的頭像
    大師兄

    IT工程師數位筆記本

    大師兄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