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出處 美國的全球戰略就是維持老大地位,任何國家和國家集團挑戰美國老大的地位,美國一定會整他。有段時間美國防歐盟,他覺得歐盟團結起來不得了,他就整歐盟,特別是歐盟推出歐元之后。又有一段時間他又防范俄羅斯的復興,但是2010年以后,美國認為唯一的對手是中國,2010年我們的GDP超過日本,世界第二,最重要是制造業總量超過美國,世界第一。我們今天的文明是工業文明,工業文明的基礎就是制造業,有強大的制造業一定有強大的軍事,有強大的軍事你才有資格PK世界領導權,所以美國歷史上一直盯著他對手的制造業。20世紀美國經歷過三個對手,德國、蘇聯、日本,美國都盯他們的制造業,只要制造業達到他的70%,美國就會本能的進行全民總動員整他,把他整倒。2010年我們中國的制造業超過美國,所以美國戰略家后悔莫及,他們內部有討論怎么一不小心讓中國超過了。他們有幾個結論,第一,美國自己的錯誤,美國自己去工業化,美國原來也是搞鐵路,八十年代以后,美國就是高科技加金融,去工業化,還有一個美國驕傲了,看不起人才犯的錯誤。還有一個是怪中國韜光養晦,不讓我看。另外怪本拉登,2010年我本來盯住中國,結果本拉登從后面一板磚把我砸暈了,給中國贏得10年時間。
還有一個結論是中國太復雜,紐約時報駐北京的記者,在中國待了7年,最后走的時候總結了一個段子,中國是什么國家?中國是新聞記者的天堂,統計學家的惡夢。為什么?中國很大,14億人,發展不均衡,有前現代,有些地方打老婆,不喜歡女孩;有現代,拼命賺錢;還有后現代,同性戀都有。所以中國很復雜,世界上的什么問題中國都會有,所以作為新聞記者在中國坐在家里天天都有新聞,一賣就有錢,新聞記者的天堂。統計學家的惡夢,中國這個國家太復雜,所有的數據都是不對的,上帝看了都會哭,最后還怪中國的知識分子,天天跟美國人說中國人不行,確實不行,就把美國人給忽悠了。2010年按照匯率GDP超過日本,制造業超過美國,從這一天開始美國左右兩黨就認定,世界上只有中國有可能取代我做一把手,其他國家沒戲,日本已經被美國整下去,歐盟已經亂成一團,俄羅斯也一直被美國看不起。我們中國有一幫網民很崇拜普京,說普京是男人中的男人,但是美國人看不起普京、俄羅斯,他們認為俄國是一個擁有核武器的沙特阿拉伯。這個國家就是靠資源,不會玩市場經濟,而美國玩市場經濟最棒。對普京本人評價也不高,我們評價他是男人中的男人,在美國戰略家眼里普京是《水滸傳》中的牛二,打一般老百姓很厲害,真正碰到江湖中的高手——青面獸楊志一刀就解決問題。
美國真的怕中國,因為美國是經濟至上,商業文明,就看經濟,所以他認為俄國沒有任何經濟發展的能力,市場不會玩,就是資源,資源總是有賣完的一天,或者資源因為創新不要那一天,所以俄國是沒有前途的。美國說自己玩市場玩的很好,但是他怕中國,因為中國有兩個動力,一個市場玩的也不錯,玩的比美國好。我們還有一個地方政府,實際上地方政府都是企業,他一個引擎,我們兩個引擎,誰厲害?肯定是我們厲害。所以如果跟美國人深聊,他其實對中國挺恐懼的,而且他看不懂你,也無法影響你,所以美國不知道該怎么對付中國。他可以影響俄羅斯,因為他們都是基督教國家,他們有一些語言是相通的,可以影響他,但影響不了中國,他們講上帝,但是我們有玉皇大帝,所以美國看著中國很頭疼。反正2010年美國認定中國可以取代他,日本、歐洲、俄羅斯都沒戲,只有中國,就盯著我們。這樣我們就有一點難受,單位的一把手存心要整你,你暫時還調不走,你得多難受。所以美國的總目標就是永遠維持老大,誰挑戰就整誰。
中國現在目標很清楚,就是民族復興,民族復興就是孫中山先生100年前提的超英趕美。孫先生在1917年身體不好,讓他的秘書汪精衛去編文集,1917年開始編,1919年出版,《建國方略》,這是孫先生的文集。在文集里面孫先生明確提出我們中華民族的復興就是超英趕美,超英實現了,剩下就是趕美。我認為這就是習主席的目標。美國人知道這個,還問過習主席民族復興是什么意思,習主席說民族復興就是人們生活水平提高,幸福感提高。
大家以后也不用直接跟美國人說超英趕美,其實官方有一個標準答案,叫實現兩個百年目標。這是十八大定的民族復興目標,2021年中共100年的時候全面小康,全國人均要過一萬美元,廣州已經實現了,全國差一點,但是再過五六年應該可以,這是第一步。第二步是2049年共和國100年的時候人均要三萬美元,進入發達國家俱樂部,這應該是標準答案。以后老外問你什么是民族復興,你就用雙百年來回答。但是我相信對習總來說民族復興就是超英趕美,就是做一把手。
我個人有一個跟生活相關的民族復興指標,民族復興體現在三件事情上面,第一、中國人的護照全世界免簽,這是硬指標,拿個中國護照想走就走。第二,人民幣國際化,人民幣接受程度跟美國差不多,甚至超過美元,出去不用帶現金,帶個銀聯卡就行了。第三,漢語國際化,這個最困難,中國漢字最難學,除非有特別大的利益人家才學,否則真沒有必要學。如果要實現第三個應該有前提,中國的技術應該是世界最好的,世界上最好的技術都在我們中國,任何國家要想產業升級就要學中文,要想保衛自己,提高國防安全要學技術,就學我們。還有工業革命發生在我們家,我們技術最好,人家就會本能的來學你。另外就是國際地位很高,世界組織都是你掌握的,誰講中文誰能優先提拔。其實漢語國際化很難,但是如果中國能做到這兩點,我的國際地位很高,影響你的前途,我的技術很高,人家來學你,這個時候人家就會來學你,就可以實現漢語國際化,這樣就是民族復興。
下面講講現代國家發展的一些共性,一個現代國家的產生有三步曲,第一步要確保自己能活下去,生存,生存穩定了要發展,要賺錢,賺到一定程度要尋求尊嚴。美國就是這樣,美國1776年宣布獨立,英國就打他,他就跟英國對打,勉強贏得了獨立,然后英國發動了第二次英美戰爭,從1776年到1814年,第二次英美戰爭結束,40年時間,美國就是尋求生存。1815年,第二次英美戰爭結束,英國徹底尊重美國獨立性,1815年到1898年大半個世紀,北美大陸就發展經濟,到1898年美西戰爭,打西班牙,那就進入第三階段,通過顯示實力,獲得世界尊重,所以美國的發展就是這三步曲。到了1945年以后美國進入第四個階段,追求霸權,這不是一般國家可以玩,因為我現在講的是一般現代國家的三步曲,生存、發展、尊嚴。但是超級大國像中國、美國,其實有第四階段,在世界上要主導,一般國家沒有第四個階段。美國從宣布獨立,到第二次英美戰爭獲勝尋求生存,然后發展,然后通過打西班牙,獲得國際尊重。
1898年美國打西班牙是非常沒有道理的事情,西班牙當時是一個帝國,有很多殖民地,包括菲律賓,包括古巴,美國跑到古巴煽動NGO鬧事,西班牙派帝國軍隊去鎮壓,之后美軍沒有受到邀請就派了一個軍艦緬因號過去,待著也不走,待了將近一個月,有一天晚上緬因號突然爆炸了,爆炸以后美國說是你們做的,讓對方道歉、賠償。當時西班牙帝國的外交部長說了一句話,我們要調查以后才能下結論,還沒有調查怎么說是我們干的,沒準是事故。就因為這么一句很客觀的話,美國就讓他下臺,然后西班牙就讓他下臺,外交部長就解釋,解釋以后首相也有責任,也要解釋,于是首相就辭職,要賠錢,馬上就賠錢,實際上西班牙做到了所有能忍受的屈辱,但是沒有用,美國當時的總統麥金利說經過與上帝的交流,他命令我還是開戰吧。1978年美國海軍終于承認是操作不當造成軍艦爆炸事故,跟西班牙一點關系都沒有。美國是這么過來的,先生存,然后發展,然后求尊嚴,最后加了求霸權,但是一般的國家就這三個階段,沒有第四個階段。
新中國是現代國家的起點,1911年以前我們不是現代國家,我們是王朝,1911年到1949年我們不是正常的現代國家,內部不統一。1937年日本全面侵華,所謂的中央政府只能從五個省拿到稅收,江蘇、浙江、福建、安徽和江西,超出這五個省,一分錢也拿不到,包括廣東,廣東在那個時候的財政完全獨立,西藏十三世達賴也是獨立,咱們毛澤東在這個時候已經搞一國兩制。所以老蔣在那個時候挺慘的,名義上是元首,實際上管不了。這也是1937年日本人打我們的原因,因為我們內部分裂。所以老蔣管的中華民國不是標準意義上的現代國家,真正的現代國家是1949年以后的國家,因為1949年以后我們可以大陸主體完整的統一起來。
從1949年新的國家產生到現在,我們認為我們經歷了兩步曲,生存和發展。毛澤東是解決新中國活下去的問題,當時新中國外部有像美國這種國家要顛覆我們,內部老蔣要反攻,所以有生存問題。第二,國民黨特務在香港國泰航空的飛機上放了一個炸彈,炸周總理,后來周總理因為有會沒有去,但周總理的秘書還有隨從的記者死了幾十人,所以那時候新中國是有問題的。外面就是要打仗,里面就是要鎮壓,所以毛澤東是解決新中國生存問題,鄧小平解決發展,因為到毛澤東去世的時候生存問題肯定解決了,所以這個時間就可以發展。現在習主席要解決尊嚴的問題,尊嚴問題解決完了,我們學美國進入第四階段,但是那是我們下一代的事,我們這一代跟美國取得平等地位,下一代的任務就把美國也管起來,但是前提是我們這一代要干好。
網上還有一個說法,毛澤東解決新中國挨打的問題,鄧小平解決挨餓的問題,習主席解決挨罵的問題,其實跟我這個完全對應。因為有兩彈一星,原子彈、氫彈、導彈、核潛艇、衛星都有了,他剛上來的時候,還有國家琢磨要打新中國,他去世的時候沒有任何國家想打你,都是擔心你別打我,所以毛澤東在解決挨打的問題上肯定解決的很好。老鄧解決挨餓的問題肯定沒有問題,一開始改革開放,我們都是發糧票,女同志能吃的飽,男同事都吃不飽,現在很多人都吃出三高了,所以他們倆解決這兩個問題挺好的,習主席想解決挨罵的問題,不知道能不能解決好。
中美兩國能夠涉及全球戰略,因為有基礎,目前有全球戰略的就是兩個國家,一個是中國,一個是美國,中國是非常新的,美國一直有,美國在冷戰的時候就有全球戰略,但是那種戰略目標是跟蘇聯競爭霸權,冷戰結束以后,美國開始控制全球,真正的全球戰略是冷戰以后,就是1991年到現在,25年。美國學者把美國全球戰略戰定義為蝴蝶戰略。頭和心臟是北美,身子是南美,加起來就是南北美洲,兩個翅膀,一個是罩著亞洲,一個罩著歐洲。因為美國是工業基地,人類有三個工業基地,西歐、北美、東亞,美國自己是工業基地,再把剩下兩個工業基地東亞、西歐罩著就行了,然后爪子再把中東控制一下,這就是美國現在的全球戰略。但是里面有一個漏洞,非洲不怎么管。習主席上來以后提出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全球戰略,中國歷來認為自己是一個地區國家,習主席上來以后第一次把中國定義為全球大國,于是就有了全球戰略。習主席的全球戰略是兩個支柱,一個是一帶一路,以陸地為主往西看,希望用物理的方式,鐵路部、公路、油管、氣管、光纜、港口、交通樞紐、機場等等,用物理方式把東亞、西亞、非洲、歐洲互聯互通,搞成一個經濟體。還有一個支柱是往東看,叫亞太自貿區,這是2014年11月APEC會議宣言里面提出的,我們以后要推進整個亞太的自貿區。一個是準備用貿易的方法和相適應的法律制度安排把南北美洲和澳洲跟我們連在一起,一個實一點,一個虛一點,陸上實一點,海洋虛一點,這兩個東西加起來就是習主席的全球戰略。
當今世界有全球戰略的只有兩家,其他都沒有,美國是蝴蝶戰略,中國是支柱戰略。為什么這兩家能玩?第一,超大規模,我們規模大,資源多;第二,帝國歷史,中國還是有帝國歷史,中國人內心總是覺得自己是大國,混的再不好也是大國。美國這一百多年橫掃天下,他的帝國心理很強。第三,工業能力,兩個國家工業能力都非常強,現在美國弱一點,但曾經非常強。
下面有一個基本事實,這只是我個人認為,我們過去100年對中國本身的認識都是錯的,全世界都錯了,首先是中國人錯,引導其他外國人錯,錯的源頭就是追溯到100年前的五四先賢那一代。中學的時候大家都讀過魯迅的課文,因為魯迅是標準的五四先賢,五四先賢這幫人作為個人我很尊敬,他們人格很偉大,能力非常強,學識很淵博,真的把他們當老師,但是我現在的態度是吾愛吾師,但是吾更愛真理,我認為他們對中國的判斷是徹底錯誤,一直誤導我們到今天。五四先賢分成左派、中間派和右派,左派就是陳獨秀、李大釗、魯迅,右派就是戴季陶、陳立夫、陳果夫,中間派就是胡適之,現在小清新都喜歡講胡適之的雞湯語言,其實胡適之的智力比魯迅差遠了,但是小清新都喜歡他。五四先賢最后分派了,但是他們的前提是一模一樣,所有的五四先賢都認定中國文化不行,中國人搞不了現代化。
魯迅的成名作叫《狂人日記》,《狂人日記》中說中國兩千年的歷史是吃人的歷史,因為西方人說我們歷史只有兩千年,他們都認定我們只有兩千年,前面的歷史都是假的,都是神話,不是歷史,現在考古學家徹底推翻他們,中國可信的歷史一定是五千年,但是那幫家伙徹底被西方打暈了,西方說你只有兩千年,你就說只有兩千年,而且還說是兩千年的內容是吃人的歷史,然后下了共同的結論,必須打倒孔家店。打倒以后怎么辦?引進德先生和賽先生,我描述的這一段是不是所有五四先賢的共識。他們后來怎么分?怎么引進德先生、賽先生,于是就開始鬧矛盾,左派說不光英美的引進,蘇俄也要引進。右派說蘇俄那個野蠻人怎么能引進,絕對不行,然后就開始鬧別扭,所以他們后來是在如何引進,如何打倒上分開,但是要打中華文化,引進西方文化這一點完全一致。但是恰恰這一點他們徹底錯了,因為事實勝于雄辯,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事實證明,中華文化是非常適合現代化,不是一般的適合,是非常適合。
這么多人類的古文明當中,只有兩個文明是適合現代化,一個是西方的新教,一個是中華文化,沒有第三家,再好的理論,再好的文言文,與事實不符合,一定是你錯了,不是事實錯了,事實是上帝所在,不可能錯,一定是你的理論錯了。今天你們就可以百度,所有權威的國際經濟機構都會告訴你,工業文明的核心制造業90%集中在三個地區,東亞、西歐、北美,這些數據是一模一樣的。在這三個后面就是兩個文明,因為西歐的工業中心是德國,德國是新教的發源地,北美是美國,美國的文化核心就是盎格魯撒克遜白人新教徒,他們兩個工業文明是一個文明,新教。東亞文化當然就是中國文化。
以后你們有機會去歐洲,歐洲不統一,歐洲分三大塊,北歐、南歐、東歐,北歐人是日耳曼人,是標準的白人,金發碧眼的人很多。南歐人是拉丁人,拉丁人的個子不高,跟中國人差不多,但比較黑,人種學叫暗白人。東歐是斯拉夫人,是北歐人種和亞洲人種混血的產物,一定要知道歐洲是多元的,北歐、南歐、東歐人種不一樣,關鍵是文明不一樣。北歐是新教地區,是經過改革的基督教,南歐是老基督教,叫天主教,東歐是東正教。你們去了以后會發現,真正能搞工業的就是北歐的新教地區,以德國為中心,再加9個小國家,荷蘭、比利時、盧森堡,再加一個瑞士,然后就是真正的北極圈里面的國家,芬蘭、瑞典、挪威、冰島和丹麥,一大九小,加起來就一億多人,像冰島32萬人,盧森堡24萬人,24萬人在中國相當于居委會主任。南歐的經濟不行。
這幾年歐洲很多國家有債務,我們把他們稱之為笨豬五國,笨豬五國都是天主教國家,除了希臘,希臘是東正教國家,其他都是天主教國家。東正教國家像塞爾維亞,經濟是一塌糊涂,根本不行。所以不是歐洲都行,只是新教行,為什么新教行?因為新教進行了改革,老宗教敵視財富,耶穌講你們富人要進天堂,相當于駱駝穿針眼,根本沒戲。怎么進去?有人就騙你,教皇是上帝的管家,他管收門票,所以你交稅,他幫你買票。東正教更土,仇視財富,所以他們都搞不好經濟。新教改革了,新教是一個德國人叫馬丁路德,他說上帝愛我們每一個人,所以上帝根本不需要賣票,上帝直接管我們。這一點跟佛家一樣,佛家說我佛即我心,我心即我佛,你心里有佛,你就是佛。這跟新教一樣,上帝直接關注我們每一個人,你以為上帝像你一樣,沒本事,上帝本事很大,每個人都知道。教皇就是黃牛黨,不需要中介,直接接觸上帝,但是上帝也不是亂選你進天堂,你必須做出成績,給上帝增添榮耀就可以,這里面包括傳教、征服也都可以。對于一般人來講讓上帝選你非常簡單,上帝喜不喜歡你就看你賺多少錢,所以宗教對財富的壓力就變成對財富的創造力。這個時候資本主義就起來了,德國有個很偉大的社會學家叫馬克斯·韋伯,寫了一本名著叫《新教倫理與資本主義》,就論證了這個重要改變。總的結論大家要清楚,不是西方都強,西方是這一支能搞現代化。
非西方只有我們中華文化能搞現代化,非洲肯定不行,怎么教都教不會。中東那幫傻子活回到中世紀,不許女孩子上學、工作,還不許上街。你到阿聯酋,白天看不到女孩子,只有晚上六點以后可以在商場看到當地女孩,但是只能看到一對眼睛,其他全部包上了,因為他們的規矩只有丈夫、父親或者兒子帶著才能逛商場,自己不能出去,那是違法的,所以那幫兄弟正在回到中世紀。剩下就是南亞,就是巴基斯坦、印度,這個地方的社會結構是前現代的,不具備自我工業化能力。上個禮拜巴基斯坦出了一個悲劇,一個24歲很漂亮的巴基斯坦女孩成了網紅,年輕人很喜歡,但是她的家族憤怒了,她弟弟把她殺了,這是榮譽謀殺。
去年4月,在印度新德里的商業中心又發生一個慘案,一個小伙子竟然大白天提著女孩子的頭穿過CBD到警察局自首,這個女孩是他的妹妹。這個人的家族是高種姓婆羅門,但家里很窮,他妹妹經過努力考上好大學,到CBD找了很不錯的工作,公司的老板是低種姓的人,但是很棒,開了這家公司,非常成功。這個女孩跟老板相愛了,本來是一個很好的事,但是她家族堅決反對,女孩不聽,結果她哥跑到辦公室把未來妹夫殺了,把妹妹的頭給砍了,而且估計想讓世界知道,所以大白天就在街上走,這就叫為了維護家族榮譽。這個社會是不是原始社會,說白了就是前現代社會,種姓制度法律上消除了,實際上沒有消除,所以這個社會不具備自我工業化的能力,印度現在全部的工業設備都是外來的,不是自己創造的,所以印度也沒戲了。
所以排出了三個,非洲、中東、印度,然后是南太,就是南太平洋那幫人肯定沒戲,剩下就是拉美,拉美的精英層很謙虛,拉美給人類現代化的貢獻就是提供各種各樣的教訓,什么貢獻都沒有。所以就是我們可以,只要是中華文化的后代,都是現代化的優秀學生。日本在文化上就是我們家的養子,646年大化改新,日本才有第一個王朝,在那個之前日本島上都是很野蠻的部落,很落后。所以日本歷史比我們晚了很多,我們公元前22世紀夏朝,他公元后7世紀中葉才進入王朝,比我們晚了將近3000年。而且有史料證明,幫助京都這個部落成為王朝的45%的功臣,最早的名字都是漢人的名字,都是隋唐之際天下打亂,跑過去的一幫漢人,是文官、武士幫他們建立的,后來他們成為日本功臣以后就改了日本名。
日本是歷史很短的一個民族,他們一成立,政府就從朝鮮半島引進五經博士,這不是儒家的東西,所以他是我們家的養子。至于說四小龍,就是我們家的孩子,但是四小龍在我們家的地位比較低,屬于廚子、馬夫、看門的那些人,也是不太忠誠的一幫人。但是反過來想我們家一幫看家護院的去打天下,三分天下有其一,挺厲害的,現在我們親自動手是什么概念?大概全世界212個經濟體,有完全的工業化能力的不到20個,四五個儒家國家,十幾個新教國家,不超過20個,1/10都不到,非常了不得。在不到20個國家當中,中國的塊頭是最大的,所以工業化的巔峰是在中國,不是在美國。英國引領世界進入第一個工業化的時期是一千萬人,美國引領了第二個工業化是1億人,今天中國是10億人,大家可以想象最后爆發的能量是什么,確實很偉大,而且我們正在見證這個東西。人類歷史上10億人的工業化就在這里發生,以后不會再有,因為以后有一個可能會超過我們的,那就是印度,印度唯一能超過我們的就是人口。但是因為我的總判斷是印度不具備自我工業化能力,所以不會再有10億人的工業化。
現在網上很喜歡講印度有可能超過中國,西方總是說龍象之爭,就是中印之爭,印度會贏,印度有三大優勢,第一,印度懂英文;第二,印度有民主;第三,印度人口多。這三個都不成立,因為英文是一個重要的因素,但是不那么重要,日本公認英文不好。一戰以后,中國和日本都到巴黎去參加巴黎和會,咱們發言的是顧維鈞,是法學和商學雙博士,一口漂亮的英文講完下面都鼓掌。日本發言人的地位比較高,講完以后沒有任何反應,為什么?大家聽不懂,因為那是美國大使主持,他很尷尬,上去跟日本發言人握手說你的日文講的非常像英文。所以日本英文不好是大家公認的事實,但是日本工業化的技術很好。津巴布韋也是英屬殖民地,津巴布韋的英文比印度好,但是津巴布韋的經濟很差,津巴布韋創造了一個人類通貨膨脹史的奇跡,現在已經沒有自己的貨幣,用別的貨幣,包括用人民幣,有5種貨幣。因為津巴布韋幣徹底破產,廢除以前一美元等于當地的貨幣3000萬億。所以英文不好的日本干的挺好,英文好的津巴布韋干的這么爛,英文不是必要的。另外印度的英文好也是相對的,印度精英層的英語非常好,但是印度的老百姓很多還是不會講英文。這是現在西方講印度超過中國第一個理由不成立。
第二個理由,印度有民主,因此前景比我們好,這也不對。從英國的歷史來講,先有工業化,有大機器生產,原來在工業化以前,都是一家一戶的生產,所以英文叫工廠,你做這個,你做這個,各家承包。但是瓦特發明蒸汽機以后,生產跑到一個集中的地方,這個時候出現另外一個工廠,人就開始離開鄉村,到大的工廠去了,人聚集到一定程度就出現城市化。人離開了固定的鄉村到了城市,這個時候沒有保護,就要求參與政府管理,就有了民主化。民主化一開始亂來,人多欺負人少,沒有規矩,于是就要法制化,所以英國的歷史是工業化、城市化、民主化、法制化。印度還沒有工業化,還沒有城市化就民主化了,所以是一個負擔,不是一個正面的東西。唯一說印度超過我們的就是印度人口多,年輕人口多,但是這個能不能轉成優勢是有一個前提,印度能不能把新出生的優秀年輕人變成優秀勞動力,這個概念不一樣。從經濟學角度來講,普通的年輕人變成優秀的勞動力有三個條件,第一,這個人有工作的欲望;第二,你要有工作的技能,現代化很復雜,不是會搬磚就能搞現代化;第三,要有工作的紀律,現代化是生產效率不斷增進的過程,增進是兩個技術路徑,一個是科學創新提高效率,還有一個科學分工提高效率。為什么要不斷的改進管理?因為管理會帶來科學分工提高效率,但是科學分工要求參加分工的人要守紀律,所以這三個東西是優秀勞動力的關鍵,工作愿望,工作技巧,工作紀律。
不是每個國家的年輕人都能做到,我現在很肯定的講,只要儒家的后代都是優秀的勞動力。儒家的后代有什么特點?家族感特別強,小寶寶一出生,小姨,二姨、三姨天天來看他,其實是給他施加壓力,小孩子圍繞在大人的期待當中,我們對他的期待當中,望女成鳳,望子成龍,做點好事就表揚,做點壞事就訓他,小孩子從小就非常強,中國小孩子從小就會當班干部,那就是工作愿望。第二就是工作技巧,中國特別重視教育,受中國影響,所有東亞文化的年輕父母都是重視教育,像越南、韓國、日本,只要是好學區房都貴的不得了,年輕父母都是沒有休息,周六上午英語,下午美術,周日上午鋼琴,下午數學,都是一個德行,沒有一個例外。在中華文明以外,同樣重視教育的只有一個民族就是猶太人,所以我們的孩子就算再笨,數學還可以。你去美國碰到黑人給他100塊錢,讓他找79塊錢,他肯定暈了,他一定用計算機。最后是工作紀律,雖然中國人本質上是個人主義者,但是中國人還是接受權威。你們有機會去中東、非洲、拉美,年輕人很多,但是你看年輕人的眼神不對,眼神是茫然的,不知道這一輩子要干什么,也都不好好上學,笨的要死,上一半就輟學了,而且脾氣很大,所以導致的后果,全世界是資本過剩的世界,可是資本就不到他們那里。資本到哪里?首先是發達國家,美歐日,然后就是東亞。資本是沒有意識形態的束縛,政治家、學者都有意識形態,資本往哪跑,哪個地方就適合經濟發展,為什么資本在三個發達地區和東亞?因為條件好,所以印度這些問題解決不好,他以后有麻煩,不斷新出生的年輕人如果不能變成優秀勞動力,是一個負擔,而不是財富。
我們中華文化的表現到今天為止,我們是適合現代化,因此五四先賢那一代對我們的判斷是錯誤的,但是這個錯誤陰錯陽差,學術判斷是錯誤的,但政治效果可能是好的。為什么好?第一,大家罵中國文化,要改變,于是共產黨革命,有了新中國。我認為新中國的成立是中國工業化必要的一步,是對的,民國那一套搞不了工業化,共產黨可以搞。所以一個錯誤的結論導出一場正確的運動,這就是歷史吊詭。還有一個原因,因為對中國真的看不起,誤導了全世界,人家真的小看了我們,給我們發展的空間。歷史很有意思,上帝是一個智慧,非常人所及。好的,這就是關于中美戰略比較的幾個比較關鍵的方面。
歡迎轉載:http://www.kanwencang.com/shehui/20161110/45316.html
文章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