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出處


你還在為學英語而感到迷茫困惑嗎?阿舟今天就來總結一下英語學習的五大誤區,希望廣大英語學習者引以為戒。

誤區一:過度迷信“純正”發音。

相信很多英語學習者尤其是英語初學者都糾結過一個問題,那就是“學英音還是學美音?”,多數老師都會告訴你按照自己的喜好選擇,這是對的。不過學習美音的優質資源比學習英音的多的多,這些優質資源對語音的提高有很大的幫助。至于如何抉擇就看你個人了。

話說回來,現如今很多培訓機構及英語教師都打出“純正英音”或“純正美音”的旗號來吸引學員。那什么才是“純正發音”呢?其實“純正”這個概念很難定義,據說英國說純正RP的人只有3%,所以“純正”這個詞連native speakers都不敢隨便用來形容自己的發音。

RP(Received Prounciation)和GA(General American English)是目前國內語音教學的主流,我見過太多老師雖然號稱自己是“純正”RP或GA,但其實只是接近RP或GA,所謂的“純正”只是一種營銷方式。而那些嚴謹治學的老師,盡管在國外生活多年,也不敢把“純正發音”的帽子扣在自己頭上

語音是英語學習的重要一環,但我們要理性對待發音,作為成年人,在沒有語言環境的前提下,我們可以努力接近標準的英音或美音,但不要一開始就要求自己一點口音都沒有,這只會增加自己的挫敗感。

誤區二:忽視“語法”

除了應試外,多數英語學習者學習語言都是為了達到“實用”的目的。所以非常重視“口語”,但往往忽視了語法。更有人提出了“語法無用論”,認為不需要語法也可以順暢交流。native speakers不需要刻意學習語法,就像我們不需要學習中文語法,也可以準確講出中文。但做為把英語當作“第二語言”學習的人,我們必須學習語法,否則我們的口語也會錯誤百出。雖然口語中有些表達不符合語法規則,但是如果不學習語法知識,我們說出的英語就是所謂的“中式英語”。老外是很難聽懂的,這會影響表達與交流。

誤區三:“不重視聽力輸入”或“用錯誤的方法進行輸入聽力”

如今盲目練習口語的人很多,而這類人卻往往忽視了聽力,有些人意識到了“聽”的重要性,卻又不知道用什么方法練習聽力,很多人選擇把BBC和VOA之類的當做背景音樂,但聽了很久之后發現自己的聽力還是沒有提高,因為他們是一邊聽一邊做其他的事情,壓根就沒有“聽進去”,這樣又怎么能提高呢?無論是“精聽”還是“泛聽”都要集中精力,否則是不會有提高的。可以嘗試做一下聽寫,不過通篇的聽寫,花費的時間太長,又十分乏味,效果也不會很好。可以找一些比較簡短且具有趣味性的材料來做聽寫,不一定非要聽VOA之類的新聞。對初學者來說材料的長度最好不要超過五分鐘,每天專心致志地聽“五分鐘”,堅持幾個月,也要比你渾渾噩噩聽兩年有效。你也可以用“填空”的形式來聽,把聽力材料改成“填空題”,在聽得過程中把“空”填好。

誤區四:死背'單詞表'或'詞匯書'

這是在應試教育下廣大英語學習者培養出的一個“壞習慣”,新東方的俞敏洪老師也聲稱自己背過正本詞典,而有些老師還提出了“抄詞典”的方法,我不能說這種方法一點用處都沒有,但這種方法效果不佳且要花費大量的時間精力,讓學習者倍感折磨,損耗英語學習的積極性,所以這種方法明顯“弊大于利”。大家都知道搞定了一個單詞的“音形義”才能算是徹底掌握了這個單詞。對著詞表“死背”單詞的某個中文釋義不能算掌握一個單詞,有些人背了幾萬個單詞(如果你真能背下來幾萬個的話),可是還是不能把單詞的音和形對應起來,還是不能理解單詞在具體語境中的含義,那背了又有何用?

閱讀是公認的提高詞匯量最好的方式,選擇閱讀材料要選擇自己有興趣的,而且要符合自身的水平,千萬不要選擇過難的材料,要遵Krashen提出的“i+1”原則。這不僅試用與選擇閱讀材料,選擇其他英語學習材料,比如上面提到的“聽力材料”,也要遵守這個原則。說白了也就是選擇比自己水平稍高一點的材料學習,但不能過難,不能變成“i+4,i+5,甚至i+10”。

最好選擇一些有音頻的閱讀資料,在閱讀之余還可以仔細聽音頻,這樣最單詞的讀音也就不再陌生了,就可以把單詞的“音”和“形”對應起來,而且閱讀可以把單詞放在“語境”里理解記憶,總比死背“詞表”或“抄詞典”好得多。

誤區五:忽視語言學習的“客觀規律”,追求“速成”。

語言學習有三個客觀規律,“漸進率”、“遺忘率”、“不可替代率”。

“漸進率”是指語言學習是個漸進的過程,不可能一蹴而就,所以不存在“速成”。很多英語講師和培訓機構經常打著“速成”的旗號來吸引學員,比如“20天讓你看美劇不用字幕”之類的,好像你報個培訓班學習個十天半個月就能成為英語大牛一樣,這不符合語言學習的客觀規律,廣大英語學習者看到類似的廣告和宣傳要用心甄別。

“遺忘率”很好理解,就算是英語“大神”長時間不接觸英語,英語能力也會明顯退步,這也是為什么“雅思”和“托福”之類的考試有效期只有兩年。這條規律提醒我們學習英語要持之以恒,你一周不學,一月不學都會有退步,正所謂“學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

““不可替代率”簡而言之就是沒人能代替你學習英語,看到這里你可能會說:“那當然了,這個我知道啊!”但其實這是很多人在英語學習過程不知不覺中忽略的一點,忽略這一點導致很多英語學習者過分依賴老師,誠然,好的英語老師確實是你學習之路的“引路人”,但好的老師也不能代替你進行語言學習,學習是你個人的事,他可以“引導”你,“監督你”,但做出怎樣的行動還是取決于你自己。

當今英語培訓界魚龍混雜,以認真的態度傳授學員知識的機構和老師是極少的,很多機構和教師用各種“噱頭”吸引學員,如果過度依賴老師又缺少判斷力,很容易陷入種種“圈套”中。

我曾經在學習英語的過程中就曾聽信過某些機構和老師的“不實宣傳”,從而走上了英語學習的“彎路”,花費了很多時間、精力和金錢,可在英語方面卻沒用提高。后來經過不斷摸索,才終于走上了“正途”。所以,希望廣大英語學習者在選擇老師和培訓機構時不要聽信“夸大”的宣傳,不要盲目。

我根據自身英語學習的經歷,總結出這英語學習的“五大誤區”,希望能幫助大家更理性的對待英語學習。

道阻且長,望諸君在英語學習上早日取得突破和進步。

?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


歡迎轉載:http://www.kanwencang.com/xuexi/20170120/92526.html

文章列表




Avast logo

Avast 防毒軟體已檢查此封電子郵件的病毒。
www.avast.com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大師兄 的頭像
    大師兄

    IT工程師數位筆記本

    大師兄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