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前 他打響了中華民族武裝抗日的第一槍;他把東北挺進軍司令部和黑龍江省政府機關搬到了晉陜綏三省交界的哈拉寨,并在此駐防達8年之久;他堅守河防,英勇抵抗,屢出奇兵,使日軍始終未能突破黃河進入伊克昭盟,成為大西北、陜北、延安的安全屏障;他雖為國軍將領,卻與延安中共領袖交往默契,毛澤東曾設盛宴招待,當面稱贊他抗日精神值得敬佩;他是一個傳奇式的人物,更是中國抗日戰爭史上的民族英雄。
一
清光緒十一年(1885年)11月,馬占山出生于今吉林省公主嶺市一個農民家庭。他從小就給地主放馬,后因在放馬時跑丟了一匹馬,被人家告上官府,遭關押毒打,賠了錢他才被放了出來。后來,那匹馬跑回來了,可是地主卻不退錢,憤怒之下,他上山落草。馬占山精于射騎,他能在飛奔的戰馬上,將身子斜鉆到馬肚子底下舉槍射擊,且百發百中。因為講義氣,他被推為頭領。1908年,馬占山率弟兄接受清廷招安從軍。1911年,他投靠清軍奉天后路巡防營統領吳俊升,因作戰勇敢,他從四營中哨哨長、連長、營長、團長、旅長一路升任東北邊防軍騎兵師師長。1925年,馬占山任東北陸軍第17師騎兵第五旅旅長,日本侵略者在皇姑屯炸死張作霖和吳俊升后,他發誓“公仇私恨,必報復之”。
1929年,馬占山被張學良任命為黑龍江省騎兵總指揮兼黑河警備司令。因他屢立戰功,后官至東北軍騎兵第二軍軍長。“九一八”爆發后,日寇兵不血刃占領遼寧、吉林兩省后,又北上進犯黑龍江,馬占山臨危受命代理黑龍江省主席,率部血戰江橋,打響了抗戰第一槍,史稱“江橋抗戰”。江橋抗戰失利后,馬占山組織抗日義勇軍繼續戰斗在白山黑水間。1936年“西安事變”爆發,馬占山被“抗日聯軍臨時西北軍事委員會”任命為抗日援綏軍騎兵集團軍總指揮。后因張學良被蔣扣押,形勢突變而返回天津家中。
1937年,國內全面抗戰爆發后,馬占山從天津趕到南京,向蔣介石請纓抗戰。是年8月21日,國民政府命令馬占山赴山西大同組建東北挺進軍,兼管東北四省招撫事宜,做出收復東北態勢。24日,馬占山到達大同,即著手以劉桂五(東北軍悍將,西安事變時捉蔣主將)將軍的中央騎兵第六師和李大超的國民軍為骨干,編組挺進軍,成立挺進軍司令部。在大同時,馬占山還重視開展政治攻心戰,瓦解偽蒙軍,先后招撫和收編了大量偽蒙軍,壯大了挺進軍的力量。據說連蔣介石也曾感嘆道:“這個馬小個子,還挺有號召力。”
二
1937年9月中旬,日寇進據大同,直奔綏遠。挺進軍騎六師劉桂五部據守旗下營與敵對峙。馬占山則率騎一旅、蒙古軍獨立第一旅等部,聯合布防于綏遠城(今呼和浩特)東十余里的大黑河一線,保衛綏遠。9月28日,日寇進攻旗下營,劉桂五率部激戰一晝夜,斃敵甚多。日軍酒井旅團一部挾偽蒙軍一部及大炮10余門、裝甲車百余輛,向大黑河一線進攻。激戰一晝夜,敵我傷亡均重,挺進軍仍固守防線。次日,日寇以騎兵猛攻旗下營,所有防線也同時發生激戰,敵兵源源增加。戰至正午,騎一旅傷亡過多,已難支持。馬占山親臨陣地督戰,嚴令扼守。此時,挺進軍已陷入敵人三面包圍中,苦戰至午后6時,才利用黃昏撤離,向畢克齊轉進。10月3日,挺進軍沿鐵路退至包頭。騎六師劉桂五部轉進磴口布防。16日晨,日偽軍騎兵兩個師及炮20余門、裝甲車百余輛、飛機4架,進攻磴口防地,經一晝夜激戰,次日晨,挺進軍向包頭西山咀一帶轉進。由于敵我力量懸殊,察哈爾和綏遠大部失陷。
挺進軍到達五原前后,日寇正極力制造漢蒙分裂,公然策動伊盟背叛祖國。馬占山認為若伊盟失守,則陜北及寧夏均可危,這關系到西北大局。他乃一面將此情況報告中央政府,一面率部急行軍進駐伊盟的東勝縣。偽蒙軍第四師及達旗森蓋部隊,企圖襲取東勝,被我軍圍殲過半,殘余向偽蒙康王府逃竄。我軍跟追至康王府,俘獲康王及其以下百余人,斃敵200余人(后奉政府電令,將康王送西安行營處理)。
因準格爾旗已伏敵,馬占山率部進至準旗沙圪堵,當即致電沙圪堵宣撫使謂“康王附逆,罪有應得,其余均不咎既往,望代為宣布以安人心。”并約準旗東協理齊文英(準旗分東西二部,各設協理一員管理旗務)到沙圪堵,曉以大義,令隨同國軍作戰。容許西協理齊鳳鳴改過自新,寬其既往。至此,伊盟紛亂之局一時粗定。挺進軍沿黃河一帶駐防,與敵對峙。馬占山總部駐扎在準格爾旗沙圪堵南50余里的哈拉寨,以游擊戰術縱橫伊克昭草原,并不斷率部翻越大青山,向日寇腹地攻擊,在幾次穿越大青山的作戰中,劉桂五將軍利用綏遠地廣人稀的特點,充分運用騎兵快速、兇狠的優點,打了就走,屢立戰功。
三
1938年3月初,日寇分三路包圍駐在準格爾大營盤一帶的挺進軍。馬占山率部突破敵人包圍圈,采取由內線作戰改為外線作戰的戰略方針,沿黃河一帶轉戰陰山山脈,不斷襲擊日偽軍。16日夜,他親率所部,以奇襲方式進占河口鎮。17日晚,收復托克托縣城,乘勝擊退三路來犯之敵,生擒偽蒙古軍騎四師團長門樹槐。劉桂五將軍率騎六師攻占薩拉齊火車站,切斷平綏鐵路。日寇因為平綏鐵路被切斷深感震驚,主力掉頭攻擊挺進軍。由于日寇汲取了和挺進軍騎兵作戰的教訓,組建了大編制的摩托化部隊,并在飛機配合下攻擊挺進軍,使主力是傳統騎兵的挺進軍陷入被動。于是,馬占山率部迅速轉移,使得日寇主力又撲了個空。
1938年4月1日,馬占山率部由高隆渡口過黃河,向敵軍后方歸化、武川及百靈廟挺進。10日,夜襲平綏線察素齊車站,俘虜眾多偽蒙官兵。15日,他率部逼近張北敵人老巢,日寇慌忙調晉甫、晉北4個師團兵力,從陰山山脈中段而來。兩軍相遇,連續激戰7晝夜后,馬占山率部退往固陽一帶。之后,又被追擊之敵四面包圍。敵人發起進攻,正在臥病中的馬占山聞訊立即翻身躍起,不顧警衛員攔阻,親率部隊奮勇沖殺。此時,敵機投彈如雨,他的警衛排長和身邊警衛人員全部犧牲,隨從指揮官蓋克敏也被炸彈震昏,馬占山仍然指揮部隊頑強拼殺。戰至下午5時,他終于突出敵人重圍。到大青山不久,他又遭到敵人重重包圍。馬占山指揮部隊與敵血戰8晝夜,最后才得以突圍。4月20日,后退中的挺進軍被日寇截擊戰敗。劉桂五將軍率部斷后,奮力阻擊,激戰兩天兩夜。22日,部隊在黃油干子(今包頭附近)渡河時,挺進軍司令部突遭日寇戰車襲擊,劉桂五將軍率部就地抵抗,掩護軍部撤離,不幸中彈殉國。突圍中的馬占山聽說劉桂五戰死,不顧危險返回。由于戰況緊急,他只能命部下暫時將劉桂五遺體倉促掩埋在河岸附近的亂石中。黃油干子一役,粉碎了日寇全殲挺進軍的企圖,東北挺進軍在伊盟站穩了腳跟,使保衛大西北、拒敵于黃河以北成為現實。
同年8月下旬,馬占山由重慶返回陜西府谷時,想到挺進軍的作戰和輜重運輸曾多次得到延安方面的援助,因而決定途經延安覲見中共領導人毛澤東。毛澤東代表黨中央和陜甘寧邊區政府致歡迎詞,熱烈歡迎馬占山的到來,并對他的抗日行動,給以高度評價,稱他的這種精神值得敬佩。直到9月下旬,馬占山才抱著十分感激的心情,惜別延安。回到府谷縣哈拉寨,他著手重新整編部隊,健全組織,繼續堅持抗日斗爭。
8年抗戰中,馬占山率領的東北挺進軍始終與八路軍協同作戰。挺進軍的有效堅守和伺機主動出擊,使日寇始終未能渡過黃河一步,為保衛大西北和陜甘寧作出了巨大貢獻,挺進軍也成為晉綏側翼的一支重要力量。
歡迎轉載:http://www.kanwencang.com/qiwen/20161130/62076.html
文章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