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出處

日本四大軍神:

TOP、1 源義經

中國四大軍神VS日本四大軍神,中國第四的軍神應該沒幾個人聽過

源義經一生為源氏而戰斗:

1184年1月與其兄長源賴朝一起統率5萬大軍征討木曾義仲,木曾義仲兵敗被殺。

1184年2月率領一萬軍隊在一之谷奇襲平家,平家損失大將十余名,損失慘重,平家勢力遭受莫大沈重的打擊。

1185年2月,源義經再度領軍進攻平家,此戰造成瀨戶內海拱手讓與源氏,河野通信等水軍勢力及中國、四國的武士集團也一一向源氏輸誠,平家已經面臨山窮水盡的局面。

中國四大軍神VS日本四大軍神,中國第四的軍神應該沒幾個人聽過

1185年3月,壇之浦決戰爆發,平家500艘戰船,源氏840艘戰船,此次海戰務必慘烈,年僅8歲的平家血脈安德天皇由祖母二位尼挾抱跳海身亡。最終此戰以源家獲勝,平家滅亡。

源義經一生幾乎都是在和平家作戰,其他的戰爭也打得很少,此人能上榜的原因主要是因為時間久遠,在當時的日本,源義經的戰法已經超脫了當時的日本人的思維了吧。

至于源義經的身高,因為在大山祇神社中供奉著源義經的甲胄,據說有人推估出其身高約131cm左右。

TOP、2 楠木正成

中國四大軍神VS日本四大軍神,中國第四的軍神應該沒幾個人聽過

1331年的元弘之變中,正成參加后醍醐天皇發動的倒幕運動,舉兵下赤坂。

1333年據守千早城,大破幕府征討軍,促進各地反幕軍的興起。

1336年,叛軍足利尊氏軍隊進攻京都失敗,撤至九州,四月卷土重來。五月楠木正成同新田義貞所部聯合迎擊于兵庫一帶,湊川之戰兵敗自殺,時年四十有三。

中國四大軍神VS日本四大軍神,中國第四的軍神應該沒幾個人聽過

楠木正成被日本人尊為軍神的最主要原因是因為楠木正成一生竭力效忠后醍醐天皇,后世以其為忠臣與軍人之典范。

贊之為“智仁勇兼備之良將”、“忠臣義士之龜鑒”,或譽之為“賢才”和“武略勇士”。后來在有心人手中,楠木正成更是成了二戰時期日本軍人的精神信仰。

TOP、3 上杉謙信

中國四大軍神VS日本四大軍神,中國第四的軍神應該沒幾個人聽過

十三歲成為城主,二十一歲成為家主,二十二歲統一越后,二十三歲謙信被授予從五位下彈正少弼的官位,堪稱日本戰國時期的奇跡。

上杉謙信是日本戰國時期最著名的一個諸侯之一,由于卓越的軍事才能而被后世稱為“軍神”或“越后之龍”。主要體現在出兵迅速及退兵的時機把握恰當使得生涯大多數戰爭多以勝利告終。而在天正4年甲斐的僧侶教賀給長福寺的空陀的信中提到,就算是宿敵的武田信玄也常常評價謙信為“日本無雙的名將”。

一生中和關東北條氏康、甲信武田信玄、畿內織田信長、越中神保長職、椎名康胤、一向一揆、能登畠山氏、會津蘆名盛氏、出羽莊內大寶寺氏、下野佐野昌綱、等均有合戰。晚年將領地擴大到越中國、能登國。

TOP、4 乃木希典

中國四大軍神VS日本四大軍神,中國第四的軍神應該沒幾個人聽過

日本陸軍大將,善寫漢詩,持身嚴謹,對外侵略擴張政策的忠實推行者。因日俄戰爭攻克旅順口成名,在二戰前被多數日本人奉為“軍神”。

1895年率第2師入侵臺灣。翌年任臺灣總督,1900—1904年退役。1904年日俄戰爭爆發后任第3軍司令,以“肉彈”戰術攻克旅順。次年參加奉天之戰。戰后任軍事參議官。是皇孫裕仁的導師,1912年明治天皇病逝后,同其妻剖腹殉節,成為日本武士道精神的典型代表。遺有《乃木希典日記》。

中國四大軍神VS日本四大軍神,中國第四的軍神應該沒幾個人聽過

這件事被知識分子批判,認為是過時的思維方式;但在另一方面卻被日本軍國主義者們大大利用,為日后的軍國主義思想泛濫提供了一個極好的素材。稱其為人間模范、國之忠臣,并為其搞國葬、造神社、塑鋼像,使之神格化。

中國四大軍神:

TOP、1 孫武

中國四大軍神VS日本四大軍神,中國第四的軍神應該沒幾個人聽過

中國春秋時期著名的軍事家、政治家,尊稱兵圣或孫子,被譽為“百世兵家之師”、“東方兵學的鼻祖”。

公元前506年,吳楚大戰開始,孫武指揮吳國軍隊以三萬之師,千里遠襲,深入大國,五戰五捷,直搗楚都,創造了中國軍事史上以少勝多的奇跡,為吳國立下了卓著戰功。

其著有巨作《孫子兵法》十三篇,為后世兵法家所推崇,被譽為“兵學圣典”,置于《武經七書》之首。他撰著的《孫子兵法》在中國乃至世界軍事史、軍事學術史和哲學思想史上都占有極為重要的地位,并在政治、經濟、軍事、文化、哲學等領域被廣泛運用。

TOP、2 白起

中國四大軍神VS日本四大軍神,中國第四的軍神應該沒幾個人聽過

白起指揮許多重要戰役,平生大小70余戰,沒有敗績。伊闕之戰殲滅韓魏24萬聯軍,徹底掃平秦軍東進之路。

大破楚軍,攻入郢都,迫使楚國遷都,楚國從此一蹶不振。長平一戰一舉殲滅趙軍45萬人,開創了中國歷史上最早、規模最大的包圍殲敵戰先例,奠定了自己被后世尊為一代名將的基礎。

回顧大大小小的戰役,在本來就強大的秦國的基礎上,白起奮勇抗敵,為自己國家立下汗馬功勞,讓韓國、魏國、楚國、趙國等再也無法抗衡秦國,奠定秦國統一六國的戰略大勢。一位如此有勇有謀的大將,在他之前并沒有出現比他還厲害的,所以稱他為千古第一戰神比不為過!

TOP、3 韓信

中國四大軍神VS日本四大軍神,中國第四的軍神應該沒幾個人聽過

西漢開國功臣,中國歷史上杰出軍事家,兵家四圣之一,同時也是中國軍事思想“兵權謀家”代表人物,被后人奉為“兵仙”、“神帥”。

劉邦彭城之戰失敗后,韓信先破楚軍于京、索之間,后又平定了魏國。隨后請命北伐拿下代國,又背水一戰擊敗了趙國。之后,他又北上降服了燕國。漢四年,韓信被拜為相國,率兵擊齊,攻下臨淄,并在濰水全殲龍且率領援齊的二十萬楚軍。漢五年,韓信會師垓下,圍殲楚軍,迫使項羽自刎。

中國四大軍神VS日本四大軍神,中國第四的軍神應該沒幾個人聽過

蕭何譽他為“國士無雙”,劉邦評價曰:“戰必勝,攻必取,吾不如韓信。”“國士無雙”、“功高無二,略不世出”是楚漢之時人們對其的評價。作為統帥,他擒魏、取代、破趙、脅燕、東擊齊,南滅楚垓下,名聞海內,威震天下;作為軍事理論家,他與張良整理兵書,并著有《韓信》兵法三篇 。

TOP、4 郭侃

中國四大軍神VS日本四大軍神,中國第四的軍神應該沒幾個人聽過

蒙古帝國將領。郭侃是唐代汾陽王郭子儀的后裔,其祖父郭寶玉,父親郭德海,皆成吉思汗手下大將。公元1252年跟隨旭烈兀遠征西亞,獨自在西亞屢破伊斯蘭軍隊百二十余城、破十字軍百八十余城,討伐了諸多國家其足跡越過喀什米爾,為其征服之地的人們所畏懼,乃至對手驚呼“東天將軍,神人也”。

郭侃有勇有謀,擅長使用火炮。郭侃大半生跟隨蒙古軍隊西征,一生攻下了約七百座城,其中有中國式的城、伊斯蘭式的城和西歐式的城,郭侃行軍有紀律,常于野外露宿,暴風雨時也不入民舍,軍隊所至皆興課農,吏民畏服。

中國四大軍神VS日本四大軍神,中國第四的軍神應該沒幾個人聽過

除了向即位的忽必烈獻策建國號與置國都之外,也曾進言制壓南宋之事。累積戰功而達萬戶之位,并因制壓江南之功而被任命為海寧知州,于在職一年余之后去世。

對于中國四大戰神和日本四大戰神的比拼,還需要比么?



歡迎轉載:http://www.kanwencang.com/lishi/20170308/114348.html

文章列表




Avast logo

Avast 防毒軟體已檢查此封電子郵件的病毒。
www.avast.com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大師兄 的頭像
    大師兄

    IT工程師數位筆記本

    大師兄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